决战黄五井



1969年11月22日,辽河油田黄金带地区黄5井在求产作业过程中发生了强烈井喷。井口喷出的气柱高达50多米,响声震耳欲聋,方圆15公里内都能听到,4公里内住房的窗户震得直颤,井架也被强大的气流吹得直响,气雾更四处扩散近10千米。

决战黄五井

这是辽河油田开展石油大会战以来遇到的第一次强烈井喷。井喷就是命令,在井场附近作业的试油二队员工听到井喷的声音,就像听到冲锋号一样,飞快地向出事地点奔去。大家心里明白,井口犹如埋着千吨炸药,不及时压住后果不堪设想。试油二队班长郑春发冲上去抢关总阀门,其他4名同志也冲了上去;由于天然气流将放入井下射孔用的电缆冲成了卷,总闸门扳不动,随时有爆炸起火的危险。郑春发飞身一跃,扑过去打开了放喷闸门,减轻高压气流对总闸门的冲击力。气浪将他冲出去3米远,碰在井架上,两腿受伤,昏迷过去,同志们把他架出井口。试油二队队长薛文德带领工人顶险冲了上去,摸清了井口装置损坏的情况,是总闸门上的4个压帽螺栓被气流拧断失去了控制。

会战指挥部领导林治开将抢险指挥部设在了离井口百米远的雪地上,大庆“铁人”的战友丁尚保紧急主持召开“诸葛亮会”,确定新的抢险方案。由于井喷的声音冲击耳膜大家站在对面相互说话都听不到,现场抢险指挥部采取了特殊的指挥方式:用打手势和写大字的方法指挥抢险。抢险队员临时找些棉花把耳朵塞上,还是被震得头昏眼花、疼痛难忍。

决战黄五井

机修工高连轩冒着生命危险用手摸清井口螺栓尺寸,连夜加工返回现场。刘佃学带领试油一队几名有经验的同志也赶到现场参加抢险。同志们轮番上阵,手冻麻了不知道疼,脚泡在油里不觉冷,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赶快把闸门关上,控制井喷!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军民的配合下,干部员工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冲得上,顶得住,经过26小时的奋勇拼搏,总闸门被强行关住,3台水泥车压井一次成功,终于制服了这次国内外罕见的井喷,保护了国家财产和油气资源,避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这一英雄群体被载入史册。

遵照周恩来总理对黄5井抢险英雄群体要“大力宣传”的指示,黄五井井喷抢险英雄事迹报告团分别赴全国石油系统和盘锦、营口、鞍山等地宣讲英雄群体的抢险事迹,历时一个月,引起各行各业的强烈反响。

决战黄五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