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T72真的很不堪吗?

张文瑶


如果非要拿60年代的T-72去跟90年代的M1A1比,那T-72很显然逊色不少。但是这样比较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就T-72问世的70年代,还是非常先进的。

说到T-72,很多人一看前卫的外形,很多人总是以为它是80年代90年代的坦克。但是实际上它是一款正儿八经的70年代的坦克。在T-64的基础上换装常规柴油机并减配的结果就是T-72。而如果拿T-64换装燃气轮机并进行少许升级就可以得到T-80。所以要说T-72很多地方是绕不开T-64的。

T-64的炮塔复合装甲非常牛逼,制造的时候把陶瓷球用金属丝穿好并固定位置,浇筑后的炮塔正面装甲里就有这么一个一个的陶瓷球,无论是对于穿甲弹还是破甲弹都有很好的防护效果。

而T-72A和后来的T-72M1(出口用)上,这个炮塔复合装甲就糊弄人了。在钢装甲中间填充一层石英砂材料(也有说是氧化铝的,你高兴的话理解成沙子也行)

这玩意除了减重意义比较大以外,对抗破提升是有限的,但是面对穿甲弹就绝对是减分了。

后来在T-72B上俄国人把复合结构装甲竖直布置在坦克炮塔前装甲里,这个设计非常好,所以T-72B的防护非常优秀(T-72B1基本跟96B同水平)但是鉴于丢人的T-72M已经远销海外,这玩意好用估计也没多少人知道。

T-72的火炮采用了125mm2A46滑膛炮,也就是T-64用的那个。中国的99系列,96系列的主炮也是来源于它。在60,70年代,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炮。

T-64是第一款采用自动装弹机的坦克,但是T-64的自动装弹机有一个小缺点,就是会把驾驶员与车长炮手完全隔开。而T-72的装弹机则改进了这个问题。在任何情况下,T-72能够保证每分钟8发以上的射速,而使用黑叔叔装弹机的M1则只有4-6发。

总的来说,对于一款70年代初服役的坦克来说,T-72其实是非常优秀的。可是面对90年代的M1也是打不过的。


贞观防务


很多人对于俄罗斯t-72坦克的看法大多是防护能力薄弱,攻击能力也并不出众,在和西方坦克的对决中往往处于劣势甚至一败涂地的印象。那么这款诞生于苏联时期的坦克,是否就真的如此不堪呢?下面让我们来进行一番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把结论摆在前面,那就是t-72坦克非但没有传言中那般不堪,反而是一款综合性能非常优秀的坦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那是因为在之前的言论里大家都只看到了t-72坦克失败的画面却没有看到它真正的威力。

很多人都觉得坦克的数据说明了一切,真实的案例更是可以佐证t-72比较弱的说法。事实上在和今天的坦克比起来t-72并没有什么优势,甚至由于型号过于老旧往往会出师不利,遭受很大的危险。这一点在海湾战争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佐证,当年装备了大量t-72坦克的伊拉克军队在和美军对决的过程中已经不能用一败涂地来形容,简直是一溃千里。很多网友也喜欢拿这个例子来说明t-72性能并不怎么样,但是事实就真的是如此的吗?

事实上拿海湾战争当作例子来反映t-72实力的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t-72本身就不是海湾战争时期的产物,真正属于t-72的年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第五次中东战争,这时的t-72坦克已经装备了有一段时间,但是即使如此以色列还是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和损失。

为了有效的对抗这款坦克,以色列不惜花重金加速了自己最新型号坦克的研发速度,并在战争开始之前就装备了最新一代的主战坦克梅卡瓦一型坦克,即便如此,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两方坦克的战损比也接近1:1,这已经足够从侧面衬托出当年的t-72有多么的风光无限。

后来t-72的战绩确实不容乐观,这主要是在第五次中东战争过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针对苏联坦克的狂潮,在之后t-72所面临的对手几乎都是专门为克制自己而生的。先天性的克制,再加上几十年的科技差距使得t-72虽然风光一时,但终究走下了冠军的舞台。


利刃巨透社


也不全是,捷克陆军改进T-72坦克,捷克与以色列的尼姆达柴油机工程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2.5亿美元的合同,拟采用该公司研制的动力传动装置来更新该国的250多辆T-72主战坦克的动力传动装置。

尼姆达公司的动力传动装置由一台功率为1000制动马力的珀金斯CV12柴油机、阿里逊XTG411-6自动传动装置和以色列奥马特公司生产的冷却系统与发电机组成。

据称,这种新型动力传动装置可提高功率40% ,提高加速能力,提高最大速度;该动力传动

装置可在野外更换,时间不足1小时。

这种新型动力传动装置的研制合同是1996年1月签订的,到1997年4月,尼姆达公司交付了头两个样机。1997年晚些时候将进行装有这种新型动力传动装置的改进型T-72坦克的厂家试验和野外试验。人们预计,这种改进型T-72坦克将在1998年服役。

据称, T-72坦克的改进工作是捷克进入北约所作的准备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在欧洲、亚洲和中东地区T-72坦克改2进工作有广阔的市场,但以色列不想让改进型

T-72坦克进到诸如叙利亚那样的敌对国,因此,,以色列要求捷克签订了一项不许出售其改进型T-72主战坦克的协议。

经1995年国际竞争后,捷克选定4冢外国公司和数家本国公司为改进捷克陆军用T-72主& 战坦克提供各种子系统。


总说装甲


第一次实战

T-72刚刚开始大量生产,苏联就开始出口给一些国家。

1983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为了消除巴解组织对其威胁,出动主力部队进攻黎巴嫩。期间,以军装甲部队和叙利亚,巴解组织的坦克部队有过多次交手。

当时叙利亚已经装备了一些当时最先进的T-72主战坦克,而以色列方面也有当时最先进的自产坦克梅卡瓦1型。

梅卡瓦1型在1979年刚刚进入以军现役,是以军结合多年实战经验和美国高超的坦克科技,苦心研究近10年的产物。梅卡瓦1型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的坦克,其主要性能都全面超过美军当时主力坦克M60,尤其防御能力上,更是比M60强出一倍有余,还有相当先进的火控系统。

以军本来并不需要使用这种刚刚加入现役的坦克,但是得知叙军有相当数量的T-72坦克,以军现役的所有坦克没有战胜它的把握,所以只能将近200辆刚刚出厂的梅卡瓦1型加入战斗。

双方的交手中,梅卡瓦1型有几十辆被击中,由于防护能力出色,很多坦克被击穿以后并没有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坏,完全损坏不能修复的有7辆。T-72坦克的损失和梅卡瓦1型基本相当,数量稍微多一些,有9辆被完全击毁无法修复。

战后西方宣布梅卡瓦1型可以对付T-72,但是苏联方面不以为然。因为黎巴嫩的地形比较特殊,多是山地和丘陵,双方交战多是山地战。山地战和城市战一样,对于坦克属于“特种作战”。

双方坦克发现对方普遍在1000到1500米以内,这么近的距离,梅卡瓦1型的M68型105毫米线膛炮还是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的。

苏联专家认为梅卡瓦1型在正常平坦地形下,很难有机会在这么近的距离开火,2000米上穿甲能力不到250mm的105毫米线膛跑,也不可能击穿T-72的350mm正面装甲。所以T-72还是大大强于西方现役主力坦克,无须担心。

苏联官方在冷战期间一再通过媒体申明:西方没有一辆坦克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也没有一辆坦克可以抵御T-72火炮的打击!

不过西方专家并没有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T-72相对梅卡瓦1型没有绝对的优势,尤其在火控上较差。双方在山地近距离遭遇,也让T-72比较容易瞄准射击,没有发挥出梅卡瓦1型火控系统的威力。

但是西方专家认为T-72的打击能力还是很强的,梅卡瓦1型是特别重视装甲防护的坦克(坦克有60吨,超过T-72近20吨,重量增加主要是增加的 装甲防护。由于以色列有钱有武器,但是小国寡民,人口很少,士兵更少,他们所有的武器装备都以保护战斗人员为第一位。武器损失了可以再造,但是有经验的老 兵损失了,他们无法弥补),有西方专家苦心研究的复杂防御措施。就是这样也被技术差劲的叙利亚坦克手轻松击穿了数十辆,确实是不能容忍的。

-----T-72对乘员保护很不好,一旦被击中往往引起弹药的殉爆,就像这样。

西方的迎头赶上

西方开始对自己坦克的变革,也促进了西方第三代坦克的出现和改革。可以说,西方第三代坦克本身就有一个固有的口号:超越T-72!

美国第三代坦克就是大名鼎鼎的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它早在1963年就开始研究,但是由于和T-64一样使用很多新概念且不成熟的技术,直到1984年才开始定型和大量生产。

很多人把M1和T-72作为比较,其实他们单单从生产时间来说,他们就差了10年之久。10年对于坦克技术的发展是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它们几乎不算是同一个时代的坦克,应该让T-64后一代的全新改进型号T-80和其相比才比较相称。

M1主战坦克相对T-72来说,各方面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其实它本来就是为了克制T-72研究出来的产物。

它采用极为先进的指挥仪式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有划时代的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比T-72高出一大截。M1A1主战坦克使用德国 莱茵公司的Rh120式120mm滑膛炮,无论射程还是精度都超过了T-72的125毫米主炮。还有包括燃气轮机,乔巴姆装甲,在内的很多新技术。

当时西方认为M1基本型的战斗力已经超过T-64坦克,相对T-72坦克则有相当的优势,但是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整个80年代后期,世界上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这两种坦克并没有较量。

直到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这两种坦克才第一交手了。

海湾的大败

但是,此时双方实力却此消彼涨了。当时美国由于担心传统的M1A1主战坦克没有对T-72百分之一百的取胜把握,所以使用了当时最新科技成果,也就是最新的使用贫铀装甲和贫油穿甲弹的M1A1HA(Heavy Armour)主战坦克。

可以说,贫铀材料美国已经秘密研究很几十年,从50年代末开始苦苦研究,到了1985年形成战斗力,足足花费了两代美国科学家的心血。直到今天,美国在贫铀材料方面还遥遥领先世界所有其他国家。

由于使用的贫铀合金材料远比钢密度大(是优质钢的2.5倍),柔韧性强,所以使用这种材料的M1A1主战坦克主战坦克的装甲防御能力是原先M1A1基本型的两倍,大约相当约700mm均质装甲厚度。至于打击能力更是提高到穿甲厚度2000米距离内650mm均质装甲。

可以说,此时的M1A1主战坦克,无论打击力,防御力,火控系统都远远超过T-72。尤其M1A1的贫铀装甲,穿甲能力仅仅350mm的T-72主 炮根本无法击穿,其实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主炮可以击穿它,连M1自己的贫铀弹也不行。而M1A1的120mm火炮发射的贫铀穿甲弹和先进的火控技术, 可以在T-72射程之外1000米的距离上将其准确击毁。

美国的坦克脱胎换骨了,就算是当时苏联最先进的T-64终极改进型的T-80主战坦克也很难对付M1A1(T-80主炮穿甲能力不过500mm),更不要

说是简化T-64的T-72了。在况且,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装备的500辆T-72坦克还是苏联的出口型号,在很多方面比苏联自己用的T-72还进行了简化,比如装甲防御能力仅仅为320mm。这场战斗几乎没有悬念!

结果海湾战争100个小时的地面站果然是完完全全的一边倒。

-------M1A1依靠巨炮和坚甲几乎毫发无伤的击溃T-72,也创造了世界坦克战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美军此时发挥数字化信息化战争,和空地一体化的特点。在之前38天的战略和战术空袭中,出动飞机11万架次,发射巡航导弹288枚,投弹量达20万 吨以上。美军依靠空军的绝对优势,利用精确指导武器把伊拉克作战部队被炸的不成人形。陆军一线部队战斗力被削弱近60%,二线部队战斗力也削弱了40%。 伊拉克还没有看到美国地面部队的样子,就在空袭中损失坦克1685辆,火炮1485门,装甲车950辆,飞机120架。大部分空军基地和防空网络被摧毁, 依靠地面雷达和指挥中心才能作战的少数残余飞机失去抵抗能力,根本不敢上天,上天也是成为活靶子,空军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通讯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总统 府,国防部,空军司令部及共和国卫队指挥部等指挥中心遭到严重破坏,伊军基层部队无法接受到上级的作战命令,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另外后勤补给能力已减少 90%以上,道路也被破坏,很多伊拉克士兵忍饥挨饿,弹药也很缺乏,基本失去作战能力。

所以伊军部属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的41个师54万人(配备坦克3000多辆、装甲车2800辆和火炮2000门),没有遭受盟国地面部队打击,就几乎崩溃了。后期被盟国地面部队一碰,就大批大批的投降。

还有战斗力的部队主要是在巴士拉附近最后防线的7个伊军精锐师,其中包括5个师是伊军中最为精锐的共和国卫队装甲机械化师。

实战中,普通伊拉克军队的装备的大量T-54,T-55,T-62还有从中国购买的59式,69式坦克,自然根本不是美军的对手。实战中,美军的 M1A1,M60和英军装备的挑战者2型坦克都所向无敌,在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几乎毫发无伤的轻松收拾了这些伊拉克坦克。连美军的M2布雷德利 步兵战车的25mm机关炮也可以击毁伊军这类老坦克。

100小时地面战中的硬仗,还是和装备T-72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决战。

在巴士拉南部美军470辆M1A1主战坦克和300辆M2步兵战车的3个精锐装甲师,向合围圈子中的装备300辆T-72坦克和另外数百辆老式苏制坦克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3个师开战。

这是伊军残余的主力部队,负责拱卫伊拉克本土的南部门户港口城市巴士拉,也是萨达姆的最后希望。

由于盟国白天空中优势过大,伊军部队根本无法有效行军作战(仅仅美军众多空中打击机型中的一种-A10攻击机以损失6架的微弱代价,击毁伊军坦克和 装甲车2087辆,消灭了伊军总装甲力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一个2架A10攻击的小组,一天之内摧毁23辆伊军坦克和数十辆装甲车卡车。而美军另外还有数 量众多的武装直升机,F16等先进飞机),伊军地面部队和盟军的决战主要还是在晚上。

众多战例中,最典型的还是1月26日巴士拉附近美军两个装甲师和一个骑兵师,同伊军共和卫队麦地那装甲师,汉谟拉比师以及光辉装甲师的激战。

美军3个师共装备M1A1坦克470辆,330辆M2步兵战车,而伊军共和国卫队3个师装备300辆先进的T-72坦克和大量老式苏制和中国制坦克。

伊军由于没有有效的夜视仪器,夜战中只能发现800百米内的目标,且无法准确瞄准射击。而美军主战坦克使用高效的夜视装备,可以在2000米到2500米距离上准确射中伊军坦克,伊军在战斗中没有办法有效发现美军坦克,完全成为瞎子,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另外,伊军T-72坦克的125mm主炮根本无法击穿美军M1A1主战坦克的前部装甲,曾经有一辆M1A1坦克因为机械故障无法动弹后掉队,后又遭 遇伊军3辆T-72坦克的突击偷袭。伊军坦克首先在1000米近距离内连续射中美军坦克数炮,都无法击穿其正面装甲,只打出几个小坑。M1A1随即还 击,2炮就击毁2辆T-72,剩下1辆赶快逃走隐蔽,最后也在2500米距离上被一炮击毁。

------------T-72是伊拉克最为先进的坦克,它在战斗中至少还击毁了盟军一些坦克和装甲车。而从中国进口的59式,69式坦克几乎是活动的棺材。

实战中,伊军坦克作战中仅仅造成M1A1坦克4辆被击中完全摧毁。但是这4辆被击毁的坦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身火控系统出现故障,无法在探 测到伊军坦克(由于伊拉克沙漠温度过高,很容易造成M1A1精密的火控系统过热而自动关机),结果被躲藏在沙丘或者工事后面的T-72坦克在很近距离伏击 击毁的。可以说,只要美军不发生战术错误,伊军的T-72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

同时,伊军坦克根本无力防御美军坦克贫铀穿甲弹和高效火控系统的打击。

实战中,美军火控系统具有极为惊人的准确度,他们在运动中射击低速敌军装甲目标的首发命中率高达90%。如美海军陆战2师4营B连的12辆M1A1 坦克遭遇伊军共和国卫队塔瓦卡第三机械化师的35辆坦克(其中30辆T-72)。美军12辆坦克第一次齐射就全部命中目标,摧毁1500米外伊

军12辆坦克。此时伊军由于夜视仪器差,还没有发现美军坦克位置,被打的措手不及。

但是共和国卫队毕竟是精锐部队,他们随即根据炮声的方向冲锋上去。双方激战,美军凭借高效的火控设备,在伊军射程之外攻击,10分钟内击毁伊军大部 分坦克。伊军残余装甲见势不好逃走,美军随后追击,30分钟内将35辆坦克全部击毁,又击毁了7辆装甲车。自己只有1辆M1A1在混战中被伊军在摸进到 1000米内击中,受了轻伤。

而伊军的T-72坦克的火控系统比对手差了一个时代,只有简单的光学测距仪和落后的早期弹道计算机,只能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射击静止或者低速运动目标的能力。而美军坦克可以在运动中击中对手。大家都知道,打运动目标比打击静止目标要难十倍。

除了火控以外,由于贫铀穿甲弹十分惊人。伊军很多坦克藏身在所谓的萨达姆防线的沙丘和水泥工事后面伏击美军。但是美军往往在2000米外一炮击穿 1.5米后的沙丘和牢固的钢筋水泥工事,将其击毁。战后分析战果,发现很多贫铀弹从T-72的车头射穿从车尾射穿,穿过了整个车身,实在让人惊奇。

由于打击能力的巨大差距,26日一夜战斗中,共和国卫队的光辉师很快被全歼,麦地那装甲师和汉谟拉比师被美军包围重创,装甲装甲车几乎全被击毁,仅有少量步兵和卡车逃走,完全失去战斗能力。

实战中,美军第二骑兵团E连一个连十几辆坦克,23分钟内摧毁伊军T-72坦克28辆和55辆其他坦克装甲车。而美军第一装甲师第二装甲旅45分钟 内全歼麦地那师1个装甲旅,摧毁55辆T-72和近百辆其他坦克装甲车,混战中美军自己只损失3辆M1A1坦克(基本都是轻伤),这种打击效率极为惊人!

残余的另外两个伊军共和国卫队师 塔瓦卡尔那机械化师和阿德南摩托化师赶忙向后撤退,但是又被美军攻击机和直升机和地面部队追上一顿痛打,击毁了他们大部分的坦克装甲车辆。

伊军共和国卫队5个装甲机械化师全军覆没,同时伊拉克部署抵御盟军的41个师中,有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 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海军作战舰艇被全歼,萨达姆很快决定承认失败的现实,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

其实整个海湾战争中,美军仅仅有9辆M1A1被伊军坦克击中后或毁或伤,其他都是毫发无伤。这些坦克中,仅仅有4辆无被完全击毁无法被修 复。分析这4辆坦克被击毁的原因,全部都是在混战或者伊军伏击战中,让伊军接近1000米甚至数百米内击中坦克薄弱的侧面或者后方装甲而毁坏。在这个距离 内,伊军125mm火炮的威力还是很大,足以击穿厚度不到坦克300mm的侧后装甲。可惜实战中,坦克一般都是正面对者敌人,用侧面和后部对着敌军几乎不 可能。

-------------被炸的粉碎的T-72坦克,它对坦克乘员保护太差。后面的T-90和T-80都一定程度改善了这点。

而伊军T-72的防御能力成为美军嗤笑的根源,一旦被美军击中,往往造成弹药殉爆,掀翻炮塔,炸碎车体。有时候T-72的炮塔炸飞到10多米的高空,里面乘员自然全部粉身碎骨,没有全尸。

总之,实战中T-72根本不是美军M1A1的对手。

失败的原因

当然,我们可以用所谓苏联买给伊拉克是简化后的T-72M型坦克作为借口来搪塞。但是老萨实事求是的说,就算是当时已经解体的苏联自己的全新T-72来和美军的M1A1对战,一样不怎么样。


改进和淘汰

T-72的问题苏联方面看的很明显,他们在T-72的基础上做了几次重大的改进。

比如比较先进的T-72M1M型,根据西方专家评估,战斗力已经是T-72型号的二倍。主要是增强了装甲防御,炮塔正面装甲厚度增加到530mm, 加装了坦克其他部位装甲,而且可以附加先进的反应装甲。火控系统有大幅度提高,采用了激光测距仪,炮长主动红外夜瞄镜,比较先进的数字弹道计算机,虚拟射 击传感器。。。同时增大了火炮的打击力,2000米穿甲厚度达到600mm。改进型的还装配竞技场Э主动防护系统,从而使便携式反坦克火箭筒和各种类型反 坦克导弹对坦克的杀伤概率急剧降低。

不过,由于T-72是苏联60年代设计的产物,很多基本设计技术已经老化,再改进也很难达到世界第四代坦克的能力。

在90年代车臣战争中,上千辆T-72和T-80一起上阵,但是战绩都很差。他们面对仅有步兵轻型反坦克武器的车臣军人,俄军最精锐的T-80坦克被击毁击伤了280多辆,T-72的损失也差不多。

有些人以俄军战术部队作为借口,说明T-72的坦克力还可以。不错,近战中坦克确实很容易被地方轻型反坦克武器击毁,但是苏联损失数百辆T-72就显然不能单单用一个战术问题来解释。

实战中,T-72防御能力差的问题暴露的非常明显,一旦中弹坦克往往被炸的四分五裂。著名的巴萨耶夫有一段战地录像,就是站在被击毁的T-72坦克边上发表演讲的,周围还有烧死的俄军坦克兵的尸体。

以俄军精锐131迈科普旅为例,在攻打格洛兹尼的前3天中就损失了近800人和20辆T-72坦克和102辆装甲车,这些然不能用简单的战术问题解答。

其中一个典型的战例:乌拉尔军区摩步团第436号T-72B坦克侧面被隐藏在房屋中的车臣非法武装人员SPG-9反坦克火箭弹击中,穿透了装甲,引爆了坦克内部的弹药,坦克几乎被炸成碎片,坦克乘员被当场炸死。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主要是T-72的防御能力差,面对敌人的反应也慢。在车臣战争中,它的对手没有装备什么重武器,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也只

有少量反坦克导弹,主力仍然是苏联60,70年代研制的老式RPG-7火箭筒,SPG-9无坐力炮火箭筒等。

面对此中武器还有如此差的战绩,显然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实战中,T-72众多设计问题暴露明显,当然车臣山地高原等低温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确实也是对坦克的大考验。

一辆T-72坦克在1200米的山地上突然抛锚,这里的山地非常湿滑,坦克随时可能滑落到山谷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T-72坦克发动机在这种海拔很容易会过热,引起发动机无法使用。结果还不错,这几个坦克兵满头大汗的熬到发动机降温,然后把坦克开走。

还有一辆T-72坦克在连续射击5个小时以后,自动供弹机发生故障,无法继续射击。而且由于是自动供弹机,坦克手无法手动装填。车臣武装发现这个情 况以后,立即用RPG火箭筒向其射击。俄军坦克兵相当勇敢,在这种情况下,一边用机枪扫射压制住敌人,一边全力退走。回到后方维修站一检查,俄军机械师说 是根本没有问题。因为T-72的自动供弹机设计时候就有这种固有问题,就是不可以连续射击这么长的时间。

除了这些问题以外,很多T-72坦克手反应,坦克的观瞄设备有问题,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很容易失效,无法发现目标。而且坦克里面的电台太简单,没有加 密没有区分。因为车臣人使用的也是俄军设计的通讯设备,所以经常俄军和车臣武装的通讯夹杂在一起。双方互相干扰,甚至相互破口大骂。车臣人毫不费力的窃听 俄军每辆坦克的各项命令,俄军坦克的命令很难传达。

还有个战例:1995年1月,在格罗兹尼市,乌拉尔军区摩步团某坦克营营长格切良少校驾驶的T-72B坦克,遭到敌方袭击,RPG-7火箭弹命中了 坦克右侧没有防护屏的部位,聚合射流穿透装甲和右油箱,造成坦克内部着火,坦克停车,此时发动机仍在工作。少校命令其他乘员离开坦克,自己把坦克开回营 地,使用应急设备和水扑灭了坦克内部的火势。坦克内部的弹药被大火烤得赤热,炮弹火药都变黑了,却没有爆炸。

这个少校显然非常幸运,这种情况在实战中是极少出现的。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车臣方面宣布他们击毁了13辆俄军最为精良的T-72BM坦克。这些坦克都装备了最为先进的防御设备,包括俄军最先进的反应装甲。

-------在车臣,无论是T-72也好,T-80也好,都被车臣武装修理的很惨。

苏联军方对T-72改进型的性能还是非常不满意,在军方的要求下,鄂木斯克设计局在T-64的基础上,研究出更为先进的T-80坦克,各方 面性能都有大幅度提升,火炮发射贫铀弹可以在1000米内击穿660mm装甲,火控系统也几乎和西方同类坦克类似,还有先进的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

新式燃气轮机,新式镶嵌装甲和被动式装甲板,还可以发射威力更大的炮射导弹。从1984开始,T-80坦克共生产了7500辆。

而哈尔科夫设计局由于各方面对T-72口碑很差,也开始对T-72的改造,研发了新式的T-90坦克。从1993年开始生产,数量不多,使用了许多先进技术,战斗力基本和西方先进坦克相当。

由于一系列先进坦克的诞生,T-72逐步失去了在俄军中的位置。它在1987年以后基本只是小规模生产,到了2006年俄罗斯宣布停止国内最后一条T-72的生产流水线,由此T-72成为一个曾经的名字。


萨沙


来,小板凳搬过来,都坐好喽,何老师给大家讲讲T72的来龙去脉。

苏联是靠陆军靠坦克赢得的二战,陆军和坦克是苏联的骄傲,得到更大的依赖和重视。由于这样的历史惯性,苏联的陆军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苏联的坦克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冷战期间面对北约,苏联的打算也是在未来的战争中,依靠陆军依靠坦克,用地面的装甲洪流去击败对方。

苏联当时对战争是这样理解的:毕竟在爆发战前有很长的时间做准备,这样,可以装备一款最顶尖最先进最昂贵的坦克,用这种高端坦克打前期。战争爆发的初期,强度应该是极高的,就用这种高端坦克进行突击,与敌人消耗。当战争进行到了中期,双方都已经受到很大的伤害,国家的工业制造能力会遭到破坏,无力再生产那种全面高精尖的坦克。这时候就需要一款简单实用、可以大量生产、性能缩水的简装版坦克来继续战争。最后靠生产几万辆这种简装版坦克来赢得战争。

这里面苏联是吸收了二战的经验。他的T34坦克设计简单、方便生产,拖拉机厂生产出来直接上战场。正是用数以万计的T34,苏联打败了威力强大、装甲坚固、精美复杂的虎式豹式坦克。T34威力差一些、装甲差一些,但机动性更强,故障率更低,成本更低,最后就是十几辆T34围殴你虎式。敲掉了虎式坦克,收割你步兵就毫无压力了。

在这种思想下,苏联先是开发了打前期的高端坦克:T64。T64是苏联不计成本打造的精品,装备了1万多辆,全部部署在与北约对抗的最前沿,而且一辆也不出口,全是苏军自用。

然后又开发了一款缩水坦克,也就是常说的猴版坦克:T72。T72利用了一些T64的成熟技术,在性能上有所取舍,价格比较便宜,便于大量的生产。

所以说T72的落后并不是真正的落后,是人家苏联就那么设计的,就像咱们不能说T34比虎式坦克落后一样,思路不同而已。你追求的是质量,我追求的是数量,最后还是数量战胜了质量。在理念上,那还得说T34更先进。

按照苏联的设计,T72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战争开始,大家互相扔点核弹,然后1万辆精良的T64打前锋,向西欧突击,头上还有米格29掩护。当敌人已经半残的时候,自己的T64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再来2万辆猴版的T72,冲上去。

实际上我们看苏联的这种思路、对战争的理解,以及打法和对T72的定位,绝对是没毛病的。如果当年真的爆发苏联对北约的大战,那么T72就会成为新一代的T34经典明星。

T72不堪的恶名是哪来的呢?海湾战争。

确实,伊拉克的T72在美军面前是毫无还手之力。但问题是T72从设计之初就不是这么用的。T72本来是为残血的美军准备的,结果海湾战争中直接面对了满血的美军。而且,在苏军的作战体系内,T72的头顶是有米格29掩护的,身边还应该跟着履带式防空导弹和自行高炮。

如果是T72有防空导弹和自行高炮的伴随,并有米格29的掩护,面对遭受很大损失的美军,那绝对不是海湾战争这效果。在伊拉克的手里,T72就是孤家寡人,没有任何掩护和支援,就是死挺在那里挨炸。

而且T72在苏联属于猴版坦克,他出口的时候又做了缩水,伊拉克那个T72实际上是猴版坦克的猴版。被打成渣也不稀奇。

T72在海湾战争中遭到巨大损失,但这属于把T72从它的作战体系里单独摘出来,这样他就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价值和威力。正常的T72是应该在核武器、T64、装甲车、防空导弹、自行高炮、战斗机......这样一个体系里战斗的。结果你把他单独拿出去,那就是作死。

海湾战争后,苏式坦克的神话破灭,声名狼藉。但在今年中,在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这些地方,西方的M1、豹式坦克也纷纷折戟沉沙,被反对派的导弹、土地雷炸得满地零件。大家惊奇的发现,西方那些被广告渲染的神乎其神的坦克跟T72也没啥区别。

道理是一样的,这些被摧毁的西方坦克也都是脱离了自己的体系出去作战,没有战机、步战车、步兵的掩护,单打独斗。

脱离了体系,不论是T72还是M1A1、豹2A6,全都是脆弱的。


锐度何老师


客观的说,T-72并不是一款不堪的坦克,甚至可以说是一款十分优秀的坦克。任何脱离任务需求和使用环境来谈论武器优劣都是毫无意义的。首先我们来看优异的T-72坦克设计是用来做什么的,这款自重只有40吨,设计极端紧凑、造价低廉的主战坦克设计就是用作大规模装甲集团突击的,辅之以天上茫茫多的武直和歼击机、轰炸机,按照一天50-80公里的速度,一周内可以平推整个西欧。也就是说作为廉价消耗品的T-72坦克只是用来撕开北约等国的防御缺口,后续坦克决战是T-64这类高端坦克的事,至于T-72只要小车不坏就拼命往前推,整个战役推进也就一个星期而已。因而对于T-72而言,设计上就是用来进攻、进攻、再进攻的,压根就没有考虑用它进行什么防御。

当然,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关于T-72被击毁的战例都不是在其设计场景和作战模式下获得的。这就好比设计用来打鸟的散弹枪非要用来狙击,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任务。同样,脱离前苏联的作战体系,也一样很难让T-72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坦克的三大指标里,前苏联军方更为看重的是T-72的机动与火力。要知道西方当时的主战坦克比T-72重了20吨,防御和火控方面都大大优于T-72,但是需要明确的是,真正需要和西方主战坦克一较高下的其实是T-64,问题是T-64压根就没有出口过。

所以,T-72坦克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堪,关键看是谁来用、怎么用,只有让前苏联用几千辆T-72坦克带着一群T-64坦克平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T-72坦克的设计用途。


诸葛小彻


脱离时代背景看武器就是耍流氓。

当年苏军的主要作战方向是西欧,T72以前已经有了T64这款相对高端的坦克,而欧美的三代坦克是80年以后才开始陆续装备部队的,也就是说80年代以前T64对于欧美坦克绝对是无敌般的存在。既然是无敌了,那是不是可以一边搞升级版,以应对对手的升级;一边搞简配版降低些成本,反正一样揍你。

到了80年代,西方的第三代坦克陆续开始装备部队,但是苏联也有了T64的升级版T80,两者产量加起来差不多有一万五千辆,估计当年西欧各国坦克加起来都没这么多吧。即使到了今天,西方那些第三代坦克的产量加起来恐怕也赶不上一万五吧。所以即便是80年代中后期,西欧那些三代坦克能加起来跟T64和T80同归于尽就很不错了。所以当年对付三代车根本用不着T72出手,能安心揍揍酋长、M60和豹1之类的就不错了,事实上T72对付这几个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说海湾战争,就是抛开美军的体系,T72依然不是M1的对手,因为T72当年任务就不是打三代车,而对方的任务是打你的大哥,你说能不被打的屁滚尿流吗?就像西天取经一样,人家妖怪是依照孙猴子的战斗力准备的宝物,你非让猪八戒上去PK,唐僧岂有不被抓走的道理?

再说后期的销路不畅,其实很好理解,因为苏联解体了,大规模的陆战基本上不会发生了。同时经过海湾战争一仗,大家已经意识到T72这种二代半已经跟不上时代需求了。毛子心里不是不清楚这一点,但是无奈缺钱,再加上当年的军工体系已经四分五裂,所以新一代坦克一直等到前几年才下线。


专门消遣杠傻黑喷


T-72的表现让整个苏式坦克家族都背负骂名,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中的糟糕表现,伊军装甲部队遭遇北约的“挑战者”、“艾布拉姆斯”以及早期的“梅卡瓦”坦克时确实不堪一击,苏联人很多糟糕的“二战”习惯致使出现在伊拉克的T-72就像古董一样。小编从两个方面概括。


装甲防护:苏式坦克设计思路吸收在二战中的经验教训,走向和法国AXM-30一样的道路,苏联和法国认为单纯的装甲防护在机械化战争面前毫无作用(马奇诺防线的教训),装甲部队的生命在于机动性。因为纳粹德军的装甲部队并没有配备身披重甲的重型坦克,而是利用一群轻型坦克就取得了闪电战的胜利,因此T-72的体重仅有41吨还不如二战中的豹式坦克重。有限的体重应用于防护的更是有限,也因此获得了65公里/小时的最大时速和45公里/小时的越野时速,它几乎就是现代化的谢尔曼,谢尔曼最高时速也就70公里/小时。

它的装甲防护十分简单,主装甲依靠多层铝板与橡胶交叠而成的夹层配合钢板组成的复合装甲,早期的型号甚至只是在钢板空腔里填入玻璃纤维或者石英砂充当复合材料。但是,借助高速度优势T-72非常适合远距离、大集群突袭,使用环境类似纳粹德军的四号坦克是闪电战的产物,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装甲部队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大量T-72只适用于阵地阻击战和北约身披重甲的坦克硬碰硬,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弹药:苏式坦克使用的都是口径稍大的125mm孔径主炮,火炮口径巨大就需要使用分装式弹药,这样炮弹的爆炸药暴露在车体内部,尤其是炮塔装弹机里的弹药,尤其缺乏装甲保护非常容易中弹殉爆,这也是哦大部分T-72战损的原因。但是总体上看T-72的弹药储存方式相比它的前辈T-80/T62还是先进不少,T-72的炮弹摆放位置较低出于负重轮遮蔽保护的范围,还有装甲板覆盖保护从而减少殉爆机会。但是由于空间狭小很多弹药裸露的储存在炮塔内壁的炮弹架、吊舱底板上和战斗室与发动机之间的炮弹架上,这些紧挨着成员的弹药很容易爆炸或起火。

最后,T-72并没有与时俱进的实用很多新技术武装自己,它没有先进的光学瞄准仪器,导致探测距离十分有限纵使火力强大也无法抢先开火,往往在第一轮接触战斗中就被击毁了;它还没有任何“贫铀装甲和贫铀穿甲弹”,在美制M1A2的贫油装备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一言以蔽之T-72在北约装甲武器面前就是一款过时的古董装备。当然伊拉克可怜的防御纵深无法发起纵深作战也是T-72窝囊着死去的原因。


利刃号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喜欢的可以关注哦!

说T72坦克很不堪,主要是海湾战争以来中东强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中,欧美坦克对T72碾压式的打击造成的普遍印象。

但平心而论,T72坦克作为苏联研制的第二代主战坦克中的低端存在,技术性能完全能够与同期欧美坦克相媲美,甚至在火力和续航能力方面超过欧美同代坦克水平。之所以弄得如此声名狼藉,个人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T72面对比自身先进一代的主战坦克全面落后。海湾战争中号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军队面对国际联军不堪一击,尤其是最后100小时的沙漠风暴行动,面对强大的欧美第三代坦克,伊拉克重金组建的机械化集团被一边倒式屠杀,直接成就了T72坦克的恶名。但如果反思一下,T72作为苏联第二代坦克高低搭配的低端装备与欧美主战的第三代坦克之间的搏杀本就存在着代差。美国M1主战坦克、英国挑战者主战坦克、德国豹2主战坦克和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都是欧美三代坦克的当家王者,各项性能都与苏联T80这样的三代主战坦克相当,远超岀T72这样的二代坦克中的低端廉价商品,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碾压式效果。

第二,联军对包括T72在内的伊拉克装备战技术性能了若指掌。89年华约解体,欧美国家获得大量苏联原装坦克,对苏系坦克的战技术性能有了充分的了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国通过联合国决议促使苏联将伊拉克历年购买苏联武器装备性能、参数、武器射程、火控系统技术指标和电子设备频率等重要信息全部向联军开放。联军根据这些情况制定了针锋相对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武器装备射程、夜视器材和火控系统方面的先进优势,大量采取远战和夜战手段,在伊军坦克射程之外大量消灭伊拉克装甲力量。

第三,军事强国军售存在人版和猴版之间的区别,大量被摧毁的T72坦克是苏联出售的猴版坦克。军售大国在出售武器时,往往采用不同的配置来获取最大的利润,因此有人版和猴版的区别。就拿T72来说,苏联同时期最少存在三个以上的T72版本,分别为自用版、盟友版和对其他国家外贸版,这些坦克虽然外貌区别不大,但内部配置千差万别。自用版和盟友版的T72采用的是复合装甲炮塔,外贸版采用的是铸钢炮塔;出口版的复合装甲填充料为石英砂,而自用版的是玻璃纤维;火炮口径一致但型号不同,性能也有差距;据说外贸型穿甲弹有大量采用钢芯弹丸,而自用型采用的是钨芯弹丸;外贸版火控系统和夜视器材都是一代主战坦克使用型号的改进型,自用版使用的是专门研制的火控系统和夜视设备。可以说同样是T72坦克,但性能上差距极大,战斗能力和生存能力都不可同日而语。伊拉克的T72虽有二代坦克之名,但火炮威力只能达到二代坦克最低标准,装甲防护能力和火控系统甚至不如苏联自用的一代坦克。如果只用猴板的战场表现来否定T72所有型号,显然是以偏概全的。




第四,苏联坦克设计思路和制造缺陷也对T72的恶名起到了一些影响。苏联自二战后总结二战经验,认为武器装备最重要的指标是能够大量生产,以数量优势压倒敌人。因此,苏联坦克和飞机等主战装备都沿袭这个思路,力争在性能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对敌人形成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T72就是这一思路的产物。T72作为T62的有效补充,从设计之初就围绕低价格和易生产两个重要指标来开展,生产总数超过2万辆。这样的坦克虽然在单项性能上与欧美坦克差距不大,但在实际作战中往往会造成战损率较高的问题,尤其是在敌我之间数量差距不大的情况下。T72主战坦克设计上采用三人配置,使用自动装弹机代替了二炮手的工作,但由于设计上追求较为低矮的车身,使炮弹在自动装填机中成水平方向放置,引信漏于炮塔空间内,一旦炮塔被穿甲弹击穿,瞬间爆发的金属射流极易引爆在炮塔内存放的坦克炮弹,进而形成殉爆。

第五,伊拉克装甲兵战技术水平落后和联军绝对的空中优势,加大了T72战损比。伊拉克装甲兵团虽然装备先进,但文盲率较高,对相对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操作比较困难,经常将先进的坦克埋置于沙坑内作为固定火力点,坦步炮协同脱节,行进间射击和射击行进目标都命中率极低。联军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庞大的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集群反复搜索攻击沙漠中的伊拉克装甲部队,利用坦克车身与沙地散热比的差距,在日落时分使用红外夜视仪发现埋于沙土中的坦克,而后使用反坦克导弹和贫铀穿甲弹实施攻击。由于伊拉克防空力量完全被摧毁,庞大的空中反坦克力量加速了伊拉克装甲部队的灭亡,也提高了T72坦克的战损数量。

T72作为苏联70年代初研制的第二代主战坦克,性能上绝不逊色于美国M60和德国豹1等欧美第二代主战坦克,但由于苏联不太厚道的军售方式(美国军售实际也是这种方式,当年意图向兔子出售的F16/79型就是重度阉割版。),加上不太会使的军队和强的离谱的对手,最终成就了T72声名狼藉的名声。苏联解体后由于T72的名声太臭,俄罗斯对T72进行了深度改进并更名为T90,重新推向了国际军售市场,经叙利亚战场取得较好的成绩,也成为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军购的选项,说明T72本身还是相当不错的,只不过遇到了错误的对手和蠢笨的操作人员才落得今天下场。


汪淳浩瀚


T72恐怕是现代坦克中生产数量最多的了吧,当年的T72曝光之时可是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本来前苏联的装甲集群就足够让整个西欧天天睡不着觉了,结果又这么不声不响地多出一个全新的武器。先进且更成熟了的自动装填机、复合装甲、威力强大的125mm主炮。

然而当年的全新武器和最高机密已经成了过去,现在的T72却是已经是有些跟不上时代了。已经几十年过去了,连一直魔改着59的中国都已经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了,而且还频频在与俄罗斯等国的比赛上用国产货啪啪打苏制武器或者现在该叫俄制武器的脸。

世界都在变化,越来越多的新东西开始出现,新的技术制造出了新的设备用于作战,新的设备迫使人们重新设计出更好的装备来使用他们。而T72却很少能得到更新换代的机会,俄罗斯还好些,虽然没什么新东西一直吃老本但还是能做到对T72进行一番改进的,毕竟技术底子还是很厚。而当年输送出去的T72就惨了,无论是卖的还是援助的,他们自身都少有能对其进行改进的,俄罗斯恐怕也很难帮什么忙,所以这就导致我们经常会看到T72在世界各地花式飞炮塔。

然而T-72实际上仍是一种很好的武器,只是其设计之初的使用方向已经跟现代不是很搭了。苏联人想要的数万铁骑朝西欧平原快速突击的场景在现代几乎不可能了,反倒是小队作战成了主流。说到底,不是T72不堪,只是你还能要求一个垂垂老矣的廉颇做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