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诸葛亮精心挑选的姜维最后为何不堪一击?是看错人了吗?

小褝仙


认为姜维是诸葛亮的继承人,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实际上诸葛亮只是认为姜维很有才干,是个好苗子,进行了培养而已。诸葛亮精心选的继承人是蒋琬。

蒋琬画像

蒋琬是荆州零陵人,可以说天然就属于诸葛亮的荆州外来集团,虽然诸葛亮也提拔了很多益州土著官员,但他深知益州人更在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对用益州的人力物力支撑北伐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不少抵触情绪,所以诸葛亮选继承人只能从荆州集团里面选。

蒋琬卓有才干,被诸葛亮称为社稷之器。他担任丞相长史,诸葛亮每次征伐,蒋琬常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诸葛亮常说:“蒋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宽和,应该与我一起复兴汉室。”诸葛亮于是密表刘禅:“臣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军国大事可以全部交给蒋琬。”也就是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诸葛亮死后,刘禅按照其遗愿,让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四年后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

诸葛亮给蒋琬写信,称姜维是凉州上士,有胆略,并让姜维统领五六千虎步军。后迁升姜维为中监军征西将军。实际上就是给不懂军事的蒋琬找一个军事上的助手。

蒋琬最大的缺点是身体不好(和诸葛亮一样),所以很早就去世了,继承蒋琬的费祎虽然也是荆州人,但少年时代就入蜀定居,感情上倾向益州派,不认同北伐战略,开始打压姜维。每当姜维想兴兵前往,却遭费祎制裁,使姜维率领的军队不超过万人。

姜维画像

不过乱世军功最重,姜维虽然没有什么大功劳,也有一些小胜利,加上原来诸葛亮留下的元老重将相继凋零,姜维逐渐成为武将之首,并取得了与费祎共同执政的权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

所以费祎死后,姜维顺理成章成为蜀汉大臣之首,这时候距离诸葛亮去世已经快二十年了。

后世普遍认为姜维是诸葛亮的继承人 主要还是因为其积极北伐的作为,和忠于蜀汉的品格。

至于说姜维不堪一击,未免贬低过甚。蜀汉北伐本来就是以弱击强,姜维与曹魏互有胜败,已经足见其指挥水平。而且能够击败其的邓艾,本来就是三国时期超一流名将,可与陆逊比肩,不能因此就否定姜维的才能和诸葛亮的眼光。


海军史研究会员


姜维在蜀国后期的表现可圈可点,可以说是蜀汉最后的依仗,姜维没有不堪一击,诸葛亮也没有看错人。

姜维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时候,在天水收降的并重点培养的。在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和姜维是师徒相称的,但是在正史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但是看诸葛亮给蒋琬的书信,可以明确的读出诸葛亮对姜维的器重和喜爱。称其为『凉州上士』。

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说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比马良都要优秀;并且难得的是“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所以会专门带他参见刘禅。

可以说,姜维是诸葛亮“重点培养的下属”,但是,姜维并不是像三国演义里面那样,是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因为正史中诸葛亮的接班人就是蒋琬和费祎。姜维以降将的身份,能够做到大将军,是姜维自己奋斗的结果,而不是诸葛亮的安排。

在蒋琬费祎二相主持的时代,姜维一直没有独立带领大兵团作战的机会,等到蒋琬病故,费祎被刺杀之后,姜维没有了约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伐。

但是姜维的北伐总体来说并不成功,一方面是蜀汉的国力已经今非昔比,在刘备时代,蜀汉能够和曹魏、东吴一较长短,是因为刘备虽然只有四川一块地方,但是军队都是跟随刘备征伐四方的精锐,并不虚魏国和吴国。

而到了姜维时代,这些跟随刘备诸葛亮打天下的精锐已经老的老,死的死,姜维只有四川一省的兵源可用,质量自然比当年转战天下的精兵要弱一些;与此同时,魏国镇守雍凉的将军是郭淮、邓艾和陈泰。这三个人无论是从智力还是谋略上,都和姜维在同一个档次上。就像“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中的主角廖化所说的那样:

"'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姜维的困境就是智谋不比对方强,而兵力比对方少,又频繁用兵。这种情况下,要求姜维能够北伐取得很大的战果,也确实是强人所难。

但是即便如此,姜维在北伐中依然不乏闪光点。在狄道城,姜维曾经取得了洮西大捷,歼灭魏军数万,一度杀的雍凉人人胆寒。从歼敌的数量和影响来看,是诸葛亮时代都没有取得的大捷,也是蜀国对魏国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到后来,邓艾钟会双伐蜀,在沓中屯田的姜维听闻此事,妙计频出,在阴平桥头巧妙腾挪,摆脱了邓艾的纠缠,在汉中已经大部丢失的情况下,硬生生的把钟会挡在了剑阁,如果不是邓艾出奇兵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并且后主又比较窝囊不敢死守待援,钟会基本上都已经打退堂鼓准备收兵回朝了。所以听说后主投降了,姜维气得拔剑砍石头,说:“我们正想死战,怎么就投降了!”

在整个后三国时期,可以说蜀汉就是靠着姜维做国之干城来延续国祚,怎么能说姜维不堪一击呢?诸葛亮对姜维的器重并没有看错,姜维也确实是忠心赤胆为蜀汉奋斗到了最后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