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持仓集体减持净空持仓,预示着美盘大宗农产品到底了么?

3月16日(星期一)CBOT大豆收盘下跌。至近10个月以来最低,因对冠状病毒大流行导致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重创金融市场。交投最活跃合约录得2018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CBOT大豆主力2005合约收825.00跌23.75或2.78%(结算价821.75);11月大豆收846.75跌17.75或2.04%(结算价844.75)。隔夜外盘:美股触发本月第三次熔断!道指暴跌近3000点 美油跌逾9%。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认疫情可能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股创1987年“黑色星期一”市场崩盘以来的最糟糕一天,三大股指均暴跌逾11%。后期如何进展我们将继续关注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发酵程度,关注局部地区极端天气进展。本文简要分析如下:

——美豆油价格创2019年6月新低后,基金空头持仓大幅下降

基金持仓集体减持净空持仓,预示着美盘大宗农产品到底了么?

从美豆油基金动向来看,截至2019年3月13日,投机基金在豆油期货以及期权部位持有净持仓-1.11万手(对应美豆油期价25.65美分/磅),较上周0.189万手(对应美豆油期价27.62美分/磅)下降1.3万手,自2019年12月11日的11.94万手(对应美豆油期价31.45美分/磅)的次高位置累计减少13.15万手净持仓。从美豆粕基金动向来看,截至2019年3月13日,投机基金在豆粕期货以及期权部位净持仓-0.42万手(对应美豆粕期价299美元/吨),较上周-2.65万手(对应美豆粕期价296美元/吨)累计下降2.23万手,自2020年2月18日净空持仓创历史记录-7.25万手累计下降近6.83万手净空单。从美豆基金动向来看,截至2019年3月13日,投机基金在美大豆期货以及期权部位净持仓-5.35万手(对应美豆期价847美分/蒲),较上周-6.3万手(对应美豆期价871美分/蒲)净空减少0.9万手,近10年基金净空持仓最高位仍为2019年5月13日的-18.6万手(对应美豆期价791美分/蒲)。从美玉米基金动向来看,截至2019年3月13日,投机基金在美玉米期货以及期权部位净持仓-8.44万手(对应美玉米期价373美分/蒲),较上周-9.3万手(对应美玉米期价373美分/蒲)净持仓下降0.9万手,近10年基金净空持仓最高位仍为2019年4月23日的-32万手(对应美玉米期价351美分/蒲)。基金持仓规律来看:近十年美豆油净多持仓上限集中在12万手附近,净空持仓下限集中在-10万附近;而近十年美豆粕净多持仓上限集中在13万手,净空持仓的极限值集中在-5万手附近;近10年美豆净多持仓上限集中在20万手附近(极端净多持仓为25万手),净空下限集中在-12~-15万手附近(极端净空持仓为-18万手);近10年美玉米净多持仓上限集中在20~25万手附近(极端净多持仓为30~40万手),净空下限集中在-20万手附近(极端净空持仓为-30万手);3月13日美豆油豆粕比值为1.89(上周为2.01)。

—大宗农产品多处历史低位区间,但基金持仓距离历史极值仍有相当的差距

受新冠疫情海外持续扩散影响,尤其是伊朗和欧洲、美国地区,疫情扩散较快,市场担忧情绪持续升温,尽管不少国家相继出台防控和救市措施,但市场仍不买账,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美股、美原油、美大宗农产品在短暂反弹后重回弱势区间波动。从基金持仓数据与美大宗价格相互关系来看,呈现了明显的不同与往年的特征:其一,除了美豆粕期价与基金持仓匹配外(基金持仓净空历史记录的同时,美豆粕价格也探底历史底部区间)。其二,美大豆、美豆油与美玉米,其价格虽然处于历史底部区间,但基金持仓净空数据距离历史极值水平仍有相当的距离,其中美大豆仍有-13万手,美豆油仍有-9万手,美玉米则有近30万手净空的差距。JCI认为美大宗农产品成本底部与价值底部已显现,但突发因素影响下的市场底部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美国国家气象局下属的气候预测中心(CPC)3月12日发布的月度气象预报称,今年北半球春季期间出现中性天气(没有厄尔尼诺或拉尼娜天气)的几率为65%,高于上月预测的60%,且这种中性状态持续到2020年夏季的可能性为55%。每隔几年出现的厄尔尼诺天气会导致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洋表面水温变暖,与拉尼娜现象正好相反。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厄尔尼诺的年份是2018年,导致作物破坏、火灾以及山洪暴发。

大宗农产品主要受供需节奏影响,其中天气因素更是重中之重,尽管主流气象机构预测中性模式,但今年中性模式异常诡异,局部地区的干旱洪涝灾害风险或甚于往年的厄尔尼诺年,加之突发疫情与贸易摩擦不断,大宗农产品天气风险升水或是基金考虑范围。后期如何进展我们将继续关注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发酵程度,关注局部地区极端天气进展。当然,在当前变换莫测的天气形势下,仍需保持一点儿敬畏与警惕之心,我们将保持持续关注。

来源:中国汇易网;作者:XXX;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