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總覺得子貢不如顏回?

朱八戒CC


孔子最喜愛的弟子就是顏回了,孔子曾經說:“賢哉,回也!”。又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那麼為什麼是這樣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孔子的其他弟子,先談談子路,子路此人性情直率,有口變言。每當孔子眾弟子在一起探討問題,子路總是第一個回答,當然,回答的結果往往總是不讓人滿意,常常得到“夫子哂之”的結果。子貢則非常聰明,善於思考,因此被孔子稱為“胡璉”,然而太過於鋒芒畢露,很多問題問得使孔子喘不過氣,從中同樣可以看出他的性格難以達到較為溫和的境界。

而顏回的表現往往會讓大家產生他很愚鈍的錯覺,但是一段時間的相處後,大家才發現這個書呆子其實很聰明,連孔子都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讀遍論語,可以看到,顏回一共只問了兩個問題,一是問仁,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二是問為邦,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顏回問的這兩個問題恰到好處,直接就抓住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正好能讓孔子系統說出他對問題的看法,從學術角度而言,這是很讓老師滿意的。

其次,顏回的德行也是符合孔子的道德觀的。《論語·先進篇》有這樣的記載:“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孔子推崇的“仁”中有“以德服人”之說,而顏回則是其典型。在對待師生的問題上,他認為尊師重道是自然的,而且應該對老師言聽計從,不能有一點異議。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悅。”,而在於對老師教誨的實踐上,孔子則說,“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意思是:聽我說話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顏回一個人吧!從這個方面而言,也能看出孔子對顏回的肯定。




高高在下喲


顏回、子貢,都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們也都對老師敬佩得不得了。

顏回說,我老師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深不可測。

子貢說,誰都知道天很高,但誰也說不出天多高,我老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就像日月,誰也詆譭不了。

孔子對他這兩個弟子,當然也很讚賞,但他對子貢,卻讚的較少,基本也就是辯才了得,我不如也;達人也,可以從政;商業天才,能夠發財;出息了,可以學《詩》,那幾句而已。

他最不吝讚美的,到底還是顏回。

顏回有宰相之才,你們都奇怪他為什麼那麼窮,還不出來做官,這話我也問了,你們猜他怎麼說?

他說,我城外有五十畝地,喝粥夠了,城內有十畝地,穿絲麻夠了,我在家彈琴,跟先生學習道理就已經非常快樂,還去做什麼官?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吃粗菜,喝涼水,枕著胳膊睡一覺,就有很大的樂趣,這話我說的,顏回像我!美哉,回也!

有機會就實現理想,沒機會也能安然,這事只有他和我能夠做到啊,善哉,回也。

孔子有一次與子貢談起顏回,還曾有這樣一番對話。

孔子問子貢,你覺得你和顏回,誰更強?

子貢說,我怎敢跟顏回比?他聽到一,就能推知十,我聽到一,只能推知二,這怎麼比?

孔子聽了立馬一臉高興,端木賜啊,你有自知之明,這非常好,你真不如他,我同意你的看法,你和我都不如他。

顏回的樂觀、謙虛、好學,最像孔子,道德學問最符合孔子要求,他也可說是最懂孔子的人,他們師徒的關係還像父子,所以後人就把顏回稱為小孔子、復聖,就連祭孔時,一般也只讓顏回配享了


花開水不流


子貢和顏回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貢巧辯,善經商,很富有,不安現狀。顏回居陋巷,喝水吃饃,但安於現狀,而且終日樂樂無憂,近乎於聖人了,所以孔子覺得自已都不如顏回高尚,因此孔子覺得顏回更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