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国都,因何成为利益的枢纽与文化的温床?

中国有四大古都城,东京汴梁也就是开封,西京长安即现在的西安,南京金陵也就是如今的南京,北京燕京,我们现在的首都。

历代国都,因何成为利益的枢纽与文化的温床?

都城位置图


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成为古代的都城,有的是六朝古都,有的号称十三朝古都。还有四大古都城之外的洛阳,作为一方政权都城的太原,为什么这些地方有定都的基础?

以下的条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比如:1.地面平坦开阔;2.水源要充足;3.交通通常便利;4.山水环绕,便于防守;5.人口充足,经济发达;6.山川秀丽,景色宜人。

历代国都,因何成为利益的枢纽与文化的温床?

中国地理地图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国家,土地、人口和水利都是发展农业的必要条件。既然是作为都城,就必须有险可依便于防守,不能谁来了都可以打秋风。一国之都,风景秀丽也是必须的,这是精神上的享受,不能阴雨绵绵,也不能飞沙走石。

这些条件之中,有一个最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交通,这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既然是一个国家之都,就不能我在犄角旮旯里过自己的小日子,个人可以想一想桃花源,但是一个都城,不仅要是桃花源,还得有足够的交通贸易。交通就是一个国家的利益枢纽,也是文化积累发展的温床。


历代国都,因何成为利益的枢纽与文化的温床?

大运河


交通,利益的枢纽

现在谈到西安,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就是丝绸之路,西安也就是西京长安,我记得一家银店装修,就打出了西安丝路文化的王牌,他经过武威,张掖等地通向西亚和北方游牧民族,这里是一个对外交通贸易的咽喉之地。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汉朝对匈奴作战,也是出击河套平原的门户,军用物资粮草都在这里集结,关中平原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物资储备,国内市场没有完全打开,对外贸易的交通枢纽功能变完全体现了出来。

历代国都,因何成为利益的枢纽与文化的温床?

关中平原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现在看来山西并没有交通上的优势,但在历史上,这里也是防御北方的咽喉要道。太原就成了一个据点,交通贸易就在这里展开了。

北京和南京以及开封,都在运河的交通节点上,北京在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开封在黄河和运河的交汇处,南京可以由长江通向运河,它们无不在交通要道上。

各大视频网站上,讲述西夏的纪录片不断推出,而做为吐蕃这样的大国,几乎被人们遗忘,立国于云南的大理国,更是差不多完全被忽视。为什么西夏和中原王朝的征战交融更多呢?因为他们占据了交通线,可见交通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历代国都,因何成为利益的枢纽与文化的温床?

北宋时期各政权分布图


交通,文化发展的温床

人类的文化因为交通得以发展,可以说一个地方的文化和本地区的交通流量成正比。把一个地区比做河流的某一段,水流量足够的时候,带来泥沙或者其他物质在此沉积,如果水流量很小,就不会带来大量的物质沉积,这种物质就是文化。

山火燃烧了几个月的澳大利亚,他们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他们的地区文化却不发展,不是因为他们穷,而是因为他们远离交通。

中东地区的伊朗人,他们有自己的骄傲,强大的波斯文明在历史上极具一方影响力,但是中东的自然资源有澳大利亚丰富吗,他们能成就强盛的波斯文明,和他们的地理位置有重要关系,文化因为交通得以发展。

交通是利益的枢纽,带来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带来丰富的域外文化壮大本地文化,物质和文化不能割裂,相辅相成,走西口是这样,闯关东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