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效應”運用得當,教育孩子將會事半功倍

“超限效應” 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關於“超限效應”還有一則軼事。

有一次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一大筆款;

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些零錢;

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在講,他決定不捐了。

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於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報復性地從募捐盤裡偷走了100元錢。


修養極佳的大作家都受不了這種過久的刺激,不僅不感恩,還選擇了報復;從此可見,“超限效應”應用不當,將會產生破壞性的反作用

“超限效應”運用得當,教育孩子將會事半功倍

為了讓孩子出人頭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下不少家長的做法實在是超級“超限”:

1、強灌雞湯

自己喝了太多的心靈雞湯,不管孩子是否願意接收? 也不關心孩子能不能消化? 然後一股腦地灌輸給孩子。

2、迷信牛X學習方法

看到各種名師/明星學生的牛X學習方法,不管這些方法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 一股腦地都搬過來強加在孩子身上。

3、反覆批評打擊

孩子一次考試沒有考好,劈頭蓋臉的批評打擊就傾斜而下;後續孩子有一點做得不到位,或者不讓家長滿意,就翻舊賬,反覆打擊批評。

4、“鐵杵磨成針”的舊觀念

相信只要孩子花了足夠的學習時間,就一定能學好;把孩子看得死死的,不讓孩子有一點自由或自主的時間,迫使孩子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學習。


短時間內孩子可能接受家長的上述行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內心就會煩躁,進一步演化為憤怒,反抗,最終可能會演變成對抗或者報復。

現實中很多母女關係、母子關係、父子關係、父女關係的緊張或者破裂,都是來自家長一廂情願的“超限”刺激,讓孩子心懷怨恨,一步步走到了自己的對立面。孩子選擇咆哮、反抗,逃課、厭學,離家出走,甚至自殘、走上絕路。

“超限效應”運用得當,教育孩子將會事半功倍

如何正確運用“超限效應”,避免出現過激,並能起到很好的教育目的,家長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收起自己的“好心”

做出“超限”刺激的家長,都是一廂情願的“為了孩子”。

這種好心都是以家長自己為中心的,依據自己的意願和標準來做出的;然後強加給孩子,並不關心孩子自己是否需要,或者是否自己願意接受。


第二:四兩點千斤

孩子需要刺激,但是要掌握“點”“度”

選擇使用“四兩撥千斤”的點穴方法,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式,給孩子關鍵性的刺激,類似於“點穴”;然後讓孩子自己反省自己領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然後去解決。

這種四兩點千斤,目的在於打開困住孩子的閥門,從而激發孩子內心的動力。


第三:變“刺激”為“吃雞”

這裡的“吃雞”,是放鬆,是讓孩子放鬆,讓家長自己放鬆。

刺激難免是緊張的,會給家長、孩子都帶來無形的壓力。積累過多的壓力,都會讓家長、孩子產生煩躁、勞累的負面情緒。

適當的時候,用“吃雞”來代替“刺激”,能讓孩子、家長拋棄身上已有的壓力和負擔,然後輕裝上陣,繼續前進。


激揚動力成長訓練營:

致力解決青少年:學習障礙:厭學、動力不足、信心不足; 學習停滯:厭倦、懈怠、過度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