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張龍強|“新基建”對我國鋼鐵行業帶來利好

尹麗波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從2018年底以來中央歷次重要會議提及的相關內容看來,這個“新”字的核心體現就在“數字化”。過去20多年,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應用不斷成長為各行各業注入活力,已充分證明數字經濟對國民經濟的重要促進作用。而今面臨不確定性持續增加的世界,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利用,正成為全球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不僅是當前對沖疫情、拉動投資、提振經濟的“緊急之需”,更是關乎經濟轉型、社會發展和國家繁榮的“長遠之計”。


一、如何理解數字新基建

當前對“新基建”的討論眾多,包括其中的“數字部分”都還沒有明確的邊界範圍。基於對各方提及的不同數字技術領域的共性歸納,“數字新基建”可以認為是指面向數據感知、存儲、傳輸、計算能力需要的新一代智能化基礎設施,主要由與數據相關的基礎軟硬件構成,數據資源則貫穿其中。

【專家觀點】張龍強|“新基建”對我國鋼鐵行業帶來利好

具體而言,數字新基建可分為四個層次。一是網絡層,為數據流通提供基礎網絡等的設施系統,包括5G等新一代移動通信、IPv6、交換中心等;二是算力層,是支撐存儲和處理分析數據資源所需的設施系統,包括數據中心、節點計算中心和雲平臺等;三是算法層,是控制和管理物理設備的程序系統,包括數據分析算法、人工智能等;四是應用層,一類是支撐數字技術應用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通用軟硬件基礎設施,如工業互聯網、物聯網、通用操作系統等。還有一類是對鐵路、電網等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和升級,如數字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智能電網等。

當然作為新概念,目前對數字新基建的定義僅是大框架,為的是儘量覆蓋各種可能性。隨著業態的豐富,數字新基建的內涵將會更加豐富具體、而外延也會更為明晰。


二、數字新基建有哪些核心價值

國家政府對數字新基建的重視,以及行業市場對此積極熱烈的響應,反映出的不僅僅是短期經濟提振的需要,更蘊含了長期經濟、社會、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期待。與過去“鐵公機”為代表的傳統剛性基建相比,新基建由於“數字化”而具備了柔性,從而能夠更有效應對不確定性。具體體現在三方面:

首先,能避免經濟強刺激措施產生的副作用。數字新基建具備多方連接力,能有效連接與契合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需要,匹配我國經濟促進消費的長期轉型方向,避免因供給側過量投入造成的產能過剩等問題。同傳統的公路、鐵路、房地產相比,數字基礎設施聚焦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創新,對資源、能源佔用比更低,附加值更高,可複用性更強。其支撐的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數字應用有利於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公共衛生服務、增強應急保障水平、擴大城市圈的經濟輻射能力。

其次,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疫情期間,多個大數據平臺有力支撐了多省市政府部門、社區街道等的疫情防控工作,通過數據分析,研判疫情可能的傳播路徑,鎖定重點區域、人群和場景,對可能感染者和疑似病例1小時內精準上門核查,實現高效精準的聯防聯控。疫情過後,各類大數據分析工具提供了分區分級推進復工復產的決策支撐,有利於政府部門精準施策,及時有效解決產業鏈復工中人員流動存在的“痛點”、物流運輸存在的“堵點”、中小企業現金流存在的“斷點”、原材料供應方面的“卡點”和防疫物資不足的“難點”,大幅加速企業復產復工。

最後,有利於加速實現產業基礎升級。在技術領域方面,當前我國已實現局部突破,如5G已位居全球前列。然而很多領域還存在各種短板,如工業互聯網發展勢頭雖迅猛,但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多以歐美基礎工業體系為基礎,90%以上的高端工業軟件市場被國外廠商壟斷。全球超大型數據中心美國約佔38%,而我國僅為10%。雲計算五大廠商有4家美國公司,包括亞馬遜、微軟、IBM和谷歌,我國只有阿里雲排名全球第3。軟件應用存在明顯短板,操作系統、數據庫、人工智能開放框架、開源軟件等產業基礎還高度依賴國外。著重發展這些數字新基建,才能有效支持我們的產業加速升級。


三、我國數字新基建已初具規模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了顯著成效,推動我國數字經濟步入發展的快車道。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1.3萬億元,佔GDP比重為34.8%,總量位居世界第二。數據積累量爆發式增長,我國數據總量達到7.6ZB,預計到2025年有望增至48.6ZB,在全球佔比將超過27%。

【專家觀點】張龍強|“新基建”對我國鋼鐵行業帶來利好

網絡層:我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光纖和移動通信網絡,5G等新一代網絡通信技術處於領先地位。我國5G專利申請量佔全球31.8%,位居全球第一,5G國際標準數量、貢獻方面也位居第一。伴隨5G商用牌照的正式發放,我國政企合力推動5G產業鏈上下游穩步發展,5G網絡進入規模部署。IPv6規模部署加速推進,全國13個骨幹網直聯點已經全部實現了IPv6互聯互通,國際出入口的IPv6總流量達到80.45Gbps。網絡覆蓋率大幅提升,4G基站總數達537萬,行政村通光纖和4G比例均超過98%,實現農村寬帶網絡接入能力和速率基本達到城市同等水平。

算力層:我國數據中心發展空間巨大,雲計算市場已邁入行業雲時代。我國互聯網架構持續優化,共建有14個骨幹直聯點。數據中心市場規模達到1560.8億元,同比增長27.1%,整體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約11%)。Gartner數據顯示,美國數據中心起步較早,已佔據全球40%的市場份額,而我國作為網絡大國和數據大國僅佔8%,相較而言,我們的增長潛力十足、發展空間還很大。雲計算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在政策和產業的雙重推動下,2019年雲計算的市場滲透率首次突破10%,並繼續以每年至少20%的速度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快上雲的步伐,雲廠商業務營收保持45%以上,雲計算市場開始進入行業雲時代。

算法層:我國人工智能發展迅速,在智能算法上處於世界領先位置,市場活力尤為突出。我國人工智能專利數量約佔全球30%,與美國大致相當。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應用技術方面我國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相當一部分企業擁有先進的應用技術,例如,百度、搜狗、科大訊飛語音識別準確率高達97%,騰訊優圖人臉識別準確率高達99.8%。此外,我國約有745家人工智能企業,約佔世界人工智能企業總數3438家的21.7%,市場活力較強。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60億人民幣,人工智能賦能實體經濟產業規模接近570億元。

應用層:我國在數字基礎設施應用上不斷創新,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智能電網的業態日漸成熟。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建設獲得很大進展,標識解析體系初具規模,全國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平臺超過70個,重點平臺平均工業設備連接數已達69萬臺、工業APP數量突破2124個。智慧城市建設不斷升級,作為全球智慧城市數量最多的國家,我國智慧交通、智慧安防、城市大數據等各類應用日漸成熟,其中,智能電錶的使用量已突破4億隻,基於電力大數據的電力復工指數在應對這次新冠疫情中發揮重要的決策支撐作用。


四、未來數字新基建的關鍵著眼點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仍然存在“數據孤島”、部分技術落後、行業應用發展不均衡等問題,亟待將我國的數據資源數量優勢轉化為質量和效能優勢。下一步需要立足我國數字基礎設施的實際情況,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促進存量數據和增量數據的流轉和使用,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逐步形成國際競爭長板優勢;加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建設力度,以應用帶動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補齊發展短板。

【專家觀點】張龍強|“新基建”對我國鋼鐵行業帶來利好

一是加快部署5G網絡。要發揮電信運營商企業主體作用,深化共建共享,加快建成覆蓋全國、技術先進、品質優良、高效運營的5G精品網絡。對消費端,推動運營商加大終端補貼和資費調整力度,加速智能終端的更新換代,讓基礎投資能儘快轉化為消費勢能。對產業端,積極探索5G在物聯網中的豐富應用,培育包括新一代智能手機、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工廠、智能城市等基於5G技術的新產業和新服務。

二是統籌佈局數據中心。在政府層面,以推行數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為抓手,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創新建設運營模式,共建共享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在行業層面,加強協調數據中心的選址佈局與用途設計,分區域、分應用場景選取不同的差異化的發展思路。綜合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重構數據中心運維體系,加強對數據中心運行情況、安全風險、應用水平的監測。

三是夯實工業互聯網基礎。聚焦工業互聯網網絡設施建設,深化5G、時間敏感網絡、軟件定義網絡等應用,完善標識解析體系,提升全面連接網絡支撐能力,構建多層次平臺體系,培育壯大工業APP集群,遴選一批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據集成應用解決方案,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路徑模式,持續提升平臺連接設備和互聯能力,構築安全技術產業體系,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四是加快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在城市、交通、能源等傳統基礎設施領域,加快利用數字化技術開展改造升級,全面推廣物聯網感知設備應用,實現空間、網絡和數字資源共享,提高傳統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運行效率、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形成適應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發展需要的基礎設施體系。

五是加快數據資源全要素流通。加快推進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設,打通部門間數據壁壘,助力實現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和高效管理,激活公共數據價值。積極探索制度創新,打造大數據全要素流通平臺,加快數據資源全要素流通。鼓勵數據交易市場與大數據園區、產業集群對接,集聚數據採集、傳輸、整理、存儲、分析、發掘、展現、諮詢等類型的企業,培育新興數據市場。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尹麗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