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過往的投資經驗可能需要更新(轉發)

我這兩天也看了一些研報,也經常看一些大師們的微博,我發現其實現在看空A股的人還是挺多的,主要的邏輯就是全球經濟下行,外圍市場動盪將加劇,如果外圍崩了A股也得跟著完蛋,最近也有很多寫A股是不是避風港的文章。我個人是這麼理解這個問題,我覺得從全球經濟來看,中國應該是少數幾個比較具有確定性趨勢的經濟體(至少目前是這樣的),不管經濟增速掉到5也好4也好,這種經濟增速跟發達經濟體相比依然還是很有優勢,這是經濟的基本面層面。至於A股,應該說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投資者來說,至少多數人應該還是看好未來的中長期發展的趨勢的(先別說短期)。我記得曾經看到過一句話,說做空是全世界最傻逼的行為,為什麼呢?因為全球經濟肯定是增長的,如果選擇做空,是在跟一個持續向上的市場進行對抗,那麼對抗成功的幾率會有多大呢?顯然是很低的。


我想這個邏輯更適合現在的A股。雖然全球經濟不見得是持續增長向上了,處於結構性分化階段,但是A股是中長期漲的。那在這種情況下,做空A股也是相當於跟一個長期向上的市場進行對抗,贏面依然是不大的。很多人講投資者避險,現在疫情可能把經濟拖入衰退,都避險,錢那麼多那麼多,海量的資金,全世界連私募基金連各種機構投資者全算上加起來好幾十萬億美元,往哪兒避?你告訴我哪兒安全?根本就無處可避,美債收益率你能給我打到負多少?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有很多資金會持續流入那些具有向上潛力的市場,市場越避險具有向上潛力市場的性價比反而越高。
在全球經濟新常態下,我認為很多過往的投資經驗可能需要更新。現在的經濟和金融環境跟過往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甚至可能不同之處更多。對當前的經濟需要一些全新的邏輯和全新的理解,而不能犯教條主義的錯誤。DM崩拉著EM一起崩是舊邏輯,適用不適用於當下需要重新探討。再說了,DM也不一定那麼脆弱,尤其是美國。居民部門的表那麼健康,金融系統也很健康,配合海量的流動性,能不能崩還真兩說。


很多過往的投資經驗可能需要更新(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