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衛國:十四五將體現國有資產全國一盤棋的整體規劃


瞿衛國:十四五將體現國有資產全國一盤棋的整體規劃


國資系統三級規劃體系就是“全國國資一盤棋的整體規劃”。

第一層是:由國務院國資委推動全國國企國資系統的一盤棋的整體規劃,做好全國國資系統頂層設計框架;當然國務院國資委在推動全國國資系統規劃之後,還要做好國務院國資委層面的規劃,包含自身的改革與功能調整,以及央企層面國資佈局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資本結構調整,十四五期間總體目標,央企層面發展展望,及相應的改革路線圖。央企的戰略會基於這個總綱性規劃展開。

同樣省級國資委也會在做好全省國資整體規劃之後,再來做好省屬國資層面規劃,省屬企業會基於後者作為總綱性指引,來做好自身的十四五規劃。所以國資系統三級規劃體系的第二層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資委推動自身國資的一盤棋的整體規劃,做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資系統頂層設計框架。

第三層是:由各地市國資委推動自身國資的一盤棋的整體規劃,做好地市國資系統頂層設計框架。當然地市國資委也會同樣在做好地市國資系統整體規劃的背景下,做好地市本級國資系統規劃,地市屬國有企業會根據該規劃展開自身的規劃

一、全國國資整體規劃

國資系統三級規劃體系第一個層次,國務院國資委在全國國資整體規劃當中,還必須將全國國資一盤棋和一帶一路戰略,京津冀一體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長江經濟帶四大國際區域,黃河經濟帶及大運河文化帶充分地融合在一起,還必須將全國國資戰略和中國的大國外交,國際治理體系構建,貿易規則,貿易體系重構,數字經濟挑戰風潮等因素充分地結合在一起。全國國資系統整體規劃還必須和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結合在一起,構建出一個全國整體規劃與各省區域發展之間的整體關係,全國國資與各省國資之間的動態關係,做好全國國資的突破、改革、發展與各省國資之間、各省國資的改革突破發展之間的一種動態關係。

關注全國國資整體規劃,尤其要注意的是全國國資整體規劃的重大驅動模型,它們是全國國資系統頂層設計框架的依據,重大動力具象化,包括:五位一體,開放結構,科創,數字經濟,城市化,鄉村振興,消費經濟,民生保障,基建,黨建,風控等。接下來,從體制層次、責任與擔當、核心內容、關鍵課題、規劃重點、國資委層面規劃重點、國有資本結構調整規劃等維度上思考全國國資整體規劃。

為了便於找到操作抓手,我們把國務院國資委層面推動的全國國資系統規劃在十一細分維度上展開闡述:

(一)國資委層面如何管資本

國資委層面如何管資本?明確資本構成,包括大資本統籌,區域資產整合,資本佈局與結構調整,社會資本對接,債務,資產,股權,法人重組等等。國資委層面管資本從抓改革、推創新、促產業三方面有所作為。

以促產業為例,國資委可以促進企業綜合運用多種手法:主動投資,跟投與追隨,做平臺與環境,發起要素與生態,打造公共產品;促進建立研究平臺與數據庫,聯盟平臺,環境營造與生態圈引導,科技與產業要素集聚,產學研互動與介入平臺。

(1)國資委管資本第一個支之抓改革

——改革打破平衡,再創新

國資委管資本第一個分支是抓改革。

改革打破平衡再創新,做好國企改革、產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改革打造四個支撐平臺,地市對接平臺、改革服務平臺、合資合作平臺、資本市場通道。以地市對接平臺為例子,需要做好產業整合、平臺打造、特色資源集中、亮資源全域協調等工作。

(2)國資委管資本第二個支之促創新

——無中生有,巧撥千斤

國資委管資本第二個分支是促創新。

圍繞新舊動態轉換,關注人力資本、管理資本、創新資本,打造四大支撐計劃,結對子搭論壇。以創新千人計劃為例,在治理與管理、金融與資本運作、法務與風險、財務與資金、科技、創新、互聯網、新材料、職能製造、國際化等十個方面,全國範圍各挑選100人,突出創新工作。

(3)國資委管資本第三個支之促產業

——優化重組,再造重構

國資委管資本第三個分支是促產業。

優化重組,再造重構,做好挖量,盤量,去量,存量,增量,創量,造量,整量工作。引導五類行為,促進六類作用,促進五種核心。

(二)國資委管資本途徑

國資委管資本途徑主要有“引領,聚合,平臺,對接界面”四大部分,共九大途徑:

1.促進從注重國企管理到注重國資管理,再到全域國資管理,再進一步昇華到國有資本結構與形態管理

2.推動獲得大戰場,長週期,大平臺,大整合空間

3.促進金融服務集中(金融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功能性金融中心)

4.搭建金融服務生態

5.資產重組,股權重組,債務重組,組織重組

6.引入戰投,推進證券化

7.改體制,優機制,促進激勵

8.促進併購

9.促進產融結合

(三)國務院、省級、地市國資委

管資本突出不同重點

國務院,省級,地市國資委管資本突出不同重點。

國務院國資委管資本重點類似於財務型,在央企普遍資本運作能力較高之上再進行高位服務,增量創量造量,凸顯“服務,引領,聚合,平臺”四位一體的功能導向。

省級國資委管資本重點類似於戰略型,以統攬國資系統對時局做出突變式響應的統籌式轉型升級,去量存量增量創量整量,凸顯“引領,聚合,平臺,抓手,對接界面”五位一體的功能導向。

地市國資委管資本重點類似於操作型管控,以激活挖掘區域國資充分支撐區域土地財政及招商經濟轉型的國資深度經營,挖量去量存量增量,凸顯“平臺,抓手,增量,全域國資”四位一體的功能導向。

(四)國務院國資委怎麼管資本?

國務院國資委管資本突出“高位服務,增量創量造量”,分七大層次:

第一層次是國資投運公司設立及國有股權經營,及產業集團。以及在此基礎上將其他國企股權置入到兩類公司之下。把扁平結構變成多層次金字塔結構

第二層次是資產負債表綜合管理。央企的負債率及總淨資產收益率仍然有改善空間,隨著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融資渠道日益多元,資本佔用和資源消耗逐步擴大,規模增長對應的邊際利潤增速持續下降。尤其是央企下一步普遍在一帶一路,國家資源保障,國際市場開拓上負有特殊責任,所以還會發生大量的長期投資,而其短期收益是無法覆蓋其財務成本的,尤其要注意在這種大背景下,央企的大量創新投資和股權投資佈局短時間內也無法形成合理的回報,怎麼去平衡這個期限錯配是個大問題。解決優質資產併購通道受阻,市值扭曲,外匯風險,境外資產等四大風險

第三層次基金系打造及其運作。

第四層次是證券化與投行服務生態。構築一個服務於企業的服務生態,宣傳和引導其研究央企,評級,理解,服務,制衡做空與投機,引導價值投資,維繫市值與價值增長。

第五層次資本構成。社保股,國資股,財政股,戰投股,人力資本股,其他股。以及混合所有制推動

第六層次是推動國企的產融結合運作。這是目前在大量央企中正在發生的現實,也是央企由此對沖期限錯配的一個手段之一。

第七層次是資本收益評價。在產融結合,市值管理,寬口徑融資,基金化運作的大背景下如何管好資本收益,防範基金的風險內化,風險串聯化放大可能性發生,仍是大問題。

(五)國務院國資委主導基金系設計

做好國務院國資委主導基金系設計,凸顯“服務,引領,平臺”三位一體的功能導向。

央企國改基金系包括:國企結構調整基金、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創新基金、海外基金、併購基金、投資引導基金、產業發展基金、企業創新基金等,通過國資佈局再調整、央企產融結合促進、市值管理、混改推進、國際化佈局,打造改革服務生態圈和資本運作生態圈。

(六)省級國資委管資本?

省級國資委管資本如何做好“統籌轉型升級,去量存量增量創量整量”?主要有三點:

第一,省級國資委從管人,管事,管資產走向管資本,開闢大國資統籌,推進區域資產整合,促進全域國資運營。

第二,國資委的資本頂層管理+兩類公司資本運營設施,國資委與兩類公司一起完成資本運作。

第三,省國資系統與央企,省國資系統與地市形成協同資本運作:國有資本佈局與結構調整,通過混改使得國資引領放大,資源流動促進平臺。

具體做法如下:

(七)地市國資委如何管資本?

地市國資委如何管資本?地市國資委可以通過激活挖掘區域國資,充分支撐區域土地財政及招商,對經濟轉型的國資深度經營,挖量去量存量增量,主要有六大部分。

第一,國資委從管人,管事,管資產走向管資本,開闢全域國資運營。

第二,地市國資系統與地市財政形成協同資本運作:國有資本佈局與結構調整,金融資源集中,國資證券化推進,通過混改使得國資引領放大,資源流動促進平臺,區域財政創新,區域低效無效資產激活。

第三,地市國資重點服務於區域轉型升級,產業打造,基建與市政,城市建設與運營,民生,環保與生態,過剩與殭屍處置。

第四,國資委通過國資開放性重構(重大戰略機遇獲取,重大創新資源匯聚,重大資產重組因素,重大區域創新驅動,重大發展空間拓展),催化國企戰略突變與產業重構。

第五,國資系統從資產證券化促進走向資產證券化質量,國資運營公司從投融資平臺到改革紅利,區域國資盤活,錯配糾正。

第六,區域PPP項目,區域產業打造,區域稟賦經營,區位優勢打造。

(八)圍繞高質量發展的國有資本結構調整規劃

國有資本結構調整規劃,分別從管理、資本、產業、發展結構四方面,做好高質量發展工作。

(九)全國國資整體規劃十步法

全國國資整體規劃十步法:

第一步:構建十四五規劃重大驅動因素模式

第二步:重大動力:五位一體,開放,國際化,自貿,區域一體,科創,數字經濟,都市圈,中心城市,基建,黨建,風控

第三步:體制層面的變革:全國國資整體佈局,帶動多層次佈局與改革;新定位,新功能,新角色,體制改革

第四步:研究全國層面國資的責任與擔當:承接新時代國家整體戰略,夯實國企六個力量,引領五位一體建設,驅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五步:規劃核心內容:國資統一監管,國有資本形態與結構管理,圍繞新時代的創新與突破,國資國企深度改革

第六步:關鍵課題:多方協同的國資通盤規劃,國資通盤規劃如何更好承擔國家戰略,通盤規劃與省域規劃

第七步:規劃重點:資本佈局,產業佈局區域佈局,科創佈局,要素佈局,生態圈佈局

第八步:國資委自身規劃重點:管資本,抓改革,推創新,促產業

第九步:國有資本結構調整規劃:管理結構,資本結構,產業結構,發展結構

第十步:央企層面規劃重點:世界一流,兩類公司,開放創新,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省部合作,產融結合,市值管理

(十)全國國資整體規劃的六大結構創新

全國國資整體規劃的六大結構創新指的是:股權,產業,資本運營,基金,全域國資經營,創新等六大結構創新。

1.國資股權結構創新——股權與資產如何集中到國資投運平臺

2.國資產業結構創新——1資本運作+N產業投資+X授權經營

3.區域資本運營結構創新——地方全域國資證券化全方位推進,產融結合,市值管理

4.國資基金結構創——1+N基金結構,多層次基金,基金投資管理,基金風險管理---央企基金群,重慶基金群

5.全域國資經營結構創——區域國有企業+全域國資經營+以混改和合作推動商邦等等方式促進民營經濟+促進央企與省地合作

6.國資創新結構創新---創新頂層設計,要素集聚,生態構建,戰略與行動路線圖,主輔課題,靶向突破,懸賞,交易,產業化

(十一)全國國資系統整體規劃的關鍵還在於開放結構打造

全國國資系統整體規劃的關鍵還在於開放結構打造。開放結構的頂層設計如何打造?

1.對外對內開放頂層設計

2.積極爭取和參與國家級開放課題與資源

3.打造無中生有式龍頭產業,支柱經濟締造結構

4.打造國資與社會資本,各類機構跨體制合作結構

5.打造央企,省級,地市國資跨層次合作結構

6.打造國際化結構

7.發展稀缺要素獲取結構

8.短板突破結構

9.創新協作,交易及科技懸賞結構

10.軍民融合推動結構

我們從以下十方面打造開放結構的頂層設計,做好全國國資系統整體規劃。

二、各省國資整體規劃

三級規劃體系的第二層次,各省的整體規劃。

尤其要注意的是各省國資整體規劃的重大驅動模型,它們是各省國資系統頂層設計框架的依據,重大動力具象化,包括:五位一體,開放結構,科創,數字經濟,城市化,鄉村振興,消費經濟,民生保障,基建,黨建,風控等。接下來,從體制層次、責任與擔當、核心內容、關鍵課題、規劃重點、國資委層面規劃重點、國有資本結構調整規劃、省屬國企層面規劃重點七大維度上思考各省國資整體規劃。

各省之於國務院國資委的整體規劃來講,是基於國務院國資委所做的規劃,必將涵蓋國務院層面所轄國資、中央層面的所轄國資、各部委所轄國資、各省國資等內容。十四五規劃是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以來第一次站在全中國高度上,把國資作為中國重大的一個發展要素,站在充分適應現代國家治理體系,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充分發揮好中國社會制度優越性的高度上所做的一個頂層設計。其次國務院國資委講規劃,落實在指導央企的佈局、結構、定位、社會價值及體系改革上,並做出統領性、指導性、頂層性的整體規劃,由此來帶動各央企的規劃能動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資必將會在必將會以這個更高的站位對接這個國家層次國家層面的整體規劃,順應本身發展規劃及發展之所需,支撐本身重大機遇與國家戰略的實施,帶動全省經濟社會五位一體,作出統領性指導性頂層性的系統規劃。同樣這個規劃也會是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資在推動統一監管的基礎上,站在服務區域經濟,服務本省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和融入國家戰略,積極推動區域大規劃,積極帶動全省各地市協同發展,積極促進省會城市發揮首府城市的帶動力,積極促進都市圈、都市帶、都市鏈和全省產業佈局。從“三去一降一補”,新舊動能轉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創產業發展,五位一體建設推動等多個層次上驅動全省國資的頂層規劃系統。當然在這個基礎之上,各省國資還會站在全國國資一盤棋的高度上,做出對省屬國資如何在本省發展的佈局結構,功能改革等方面的指導性頂層性的規劃。

省屬國資系統規劃,我們通過4個層面的具體展開來論述:

(一)省屬國資整體規劃十步法

省屬國資整體規劃十步法:

第一步:構建十四五規劃重大驅動因素模式

第二步:重大動力:中國方案,五位一體,全球治理,開放結構,自貿經濟,區域一體化,科創,產融,數字經濟,基建,黨建,風控

第三步:體制層面的變革:各省國資整體佈局,帶動多層次佈局與改革;新定位,新功能,新角色,體制改革

第四步:研究全省層面國資的責任與擔當:承接國家戰略,落實本省規劃,區域省域協調發展,驅動多項改革,帶動混改,動能轉換

第五步:規劃核心內容:國資統一監管,國有資本形態與結構管理,圍繞本省發展的創新與突破,國資國企深度改革

第六步:關鍵課題:多方協同的省域國資通盤規劃,國資通盤規劃如何更好承擔國家戰略,通盤規劃與市域規劃

第七步:規劃重點:資本佈局,產業佈局區域佈局,科創佈局,要素佈局,生態圈佈局

第八步:國資委自身規劃重點:管資本,抓改革,推創新,促產業

第九步:國有資本結構調整規劃:管理結構,資本結構,產業結構,發展結構

第十步:省屬國企層面規劃重點:世界一流,兩類公司,開放創新,協調發展,都市圈,,產融結合,市值管理

(二)省屬國資整體規劃的六大結構創新

省國資整體規劃的六大結構創新指的是股權,產業,資本運營,基金,全域國資經營,創新等六大結構創新。

1.國資股權結構創新——股權與資產如何集中到國資投運平臺

2.國資產業結構創新——1資本運作+N產業投資+X授權經營

3.區域資本運營結構創新——地方全域國資證券化全方位推進,產融結合,市值管理

4.國資基金結構創——1+N基金結構,多層次基金,基金投資管理,基金風險管理---央企基金群,地方基金群

5.全域國資經營結構創——區域國有企業+全域國資經營+以混改和合作推動商邦等等方式促進民營經濟+促進央企與省地合作

6.國資創新結構創新---創新頂層設計,要素集聚,生態構建,戰略與行動路線圖,主輔課題,靶向突破,懸賞,交易,產業化

(三)省屬國資系統整體規劃的關鍵還在於開放結構打造

省屬國資系統整體規劃的關鍵還在於開放結構打造。如何打造開放結構的頂層設計?

1.國資股權結構創新——股權與資產如何集中到國資投運平臺

2.國資產業結構創新——1資本運作+N產業投資+X授權經營

3.區域資本運營結構創新——地方全域國資證券化全方位推進,產融結合,市值管理

4.國資基金結構創——1+N基金結構,多層次基金,基金投資管理,基金風險管理---央企基金群,重慶基金群

5.全省國資經營結構創——區域國有企業+全域國資經營+以混改和合作推動商邦等等方式促進民營經濟+促進央企與省地合作

6.國資創新結構創新---創新頂層設計,要素集聚,生態構建,戰略與行動路線圖,主輔課題,靶向突破,懸賞,交易,產業化

(四)省屬國資的改革大戰略應該如何設計

省屬國資的改革大戰略應該如何設計?

第一,做好省屬在中國經濟社會建設版圖中的定位:優化建設,擴張發展,戰略機遇,超級紅利

第二,做好省域的戰略資源配置所依賴體系:管理體系,改革體系,創新體系,開放體系

第三,確定省屬國資的發展空間:地理版圖,經濟版圖,發展版圖

第四,做好國有資本的形態管理:代政府提供公共產品,早期投資,翻譯,中介,招商,多種要素及服務,產業引導,產業支撐板塊,產業主導

(三)各地市國資整體規劃

各地市國資整體規劃是更微觀的層面了,我們回憶一下三級規劃的邏輯:第一個層面是國務院國資委的一個解讀,是國務院國資委層面的“全國國資的一盤棋的整體規劃”;第二個層面是“各省國資的一盤棋的整體規劃”,支撐本省重大機遇與國家戰略的實施,帶動全省經濟社會五位一體;第三個層面是“各地市國資委整體規劃”,充分重視各地市國資委的發展,做好地市對接國務院國資委國資、省國資委的工作,做好“全國國資一盤棋的整體規劃”。

話不多說,重點都在上圖。尤其要注意的是各地市國資整體規劃的重大驅動模型,它們是各地市國資系統頂層設計框架的依據,重大動力具象化,包括:五位一體,開放結構,科創,數字經濟,城市化,鄉村振興,消費經濟,民生保障,基建,黨建,風控等。接下來,從體制層次、責任與擔當、核心內容、關鍵課題、規劃重點、國資委層面規劃重點、國有資本結構調整規劃、省屬國企層面規劃重點大維度上思考各地市國資整體規劃。

地市國資系統規劃,通過4個層面的具體論述:

1、各地市國資整體規劃十步法

各地市國資整體規劃十步法:

第一步:構建十四五規劃重大驅動因素模式

第二步:重大動力:五位一體,開放結構,科創,數字經濟,城市化,鄉村振興,消費經濟,民生保障,基建,黨建,風控

第三步:體制層面的變革:地市國資整體佈局,帶動多層次佈局與改革;新定位,新功能,新角色,體制改革

第四步:研究全國層面國資的責任與擔當:落實本省規劃,落實地市規劃,省市協調發展,城鄉協調,鼓勵多項改革,動能轉換

第五步:規劃核心內容:國資統一監管,國有資本形態與結構管理,圍繞地市的創新與突破,國資國企深度改革

第六步:關鍵課題:多方協同的市域國資通盤規劃,國資通盤規劃如何更好承擔區域戰略,通盤規劃與區縣規劃

第七步:規劃重點:資本佈局,產業佈局區域佈局,科創佈局,要素佈局,生態圈佈局

第八步:國資委自身規劃重點:管資本,抓改革,推創新,促產業

第九步:國有資本結構調整規劃:管理結構,資本結構,產業結構,發展結構

第十步:地市國企層面規劃重點:新動能,兩類公司,開放創新,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城鄉協調,產融結合,全域國資

2、地市國資整體規劃的六大結構創新

地市國資整體規劃的六大結構創新指的是:股權,產業,資本運營,基金,全域國資經營,創新等六大結構創新。

(1)國資股權結構創新——股權與資產如何集中到國資投運平臺

(2)國資產業結構創新——1資本運作+N產業投資+X授權經營

(3)區域資本運營結構創新——地方全域國資證券化全方位推進,產融結合,市值管理

(4)國資基金結構創——1+N基金結構,多層次基金,基金投資管理,基金風險管理---央企基金群,重慶基金群

(5)全域國資經營結構創——區域國有企業+全域國資經營+以混改和合作推動商邦等等方式促進民營經濟+促進央企與省地合作

(6)國資創新結構創新---創新頂層設計,要素集聚,生態構建,戰略與行動路線圖,主輔課題,靶向突破,懸賞,交易,產業化

3、地市國資系統整體規劃的關鍵還在於開放結構打造

地市國資系統整體規劃的關鍵還在於開放結構打造。開放結構的頂層設計如何打造?

(1)對外對內開放頂層設計

(2)積極爭取和參與國家級開放課題與資源

(3)打造無中生有式龍頭產業,支柱經濟締造結構

(4)打造國資與社會資本,各類機構跨體制合作結構

(5)打造央企,省級,地市國資跨層次合作結構

(6)打造國際化結構

(7)發展稀缺要素獲取結構

(8)短板突破結構

(9)創新協作,交易及科技懸賞結構

(10)軍民融合推動結構

4、地市的改革大戰略應該如何設計

地市的改革大戰略應該如何設計?

根據我這些年走過的國企、央企,總結的經驗來講,地市的改革大戰略有四點。

第一,做好地市在中國經濟社會建設版圖中的定位:優化建設,擴張發展,戰略機遇,超級紅利

第二,做好地市的戰略資源配置所依賴體系:管理體系,改革體系,創新體系,開放體系

第三,確定地市的發展空間:地理版圖,經濟版圖,發展版圖

第四,做好國有資本的形態管理:代政府提供公共產品,早期投資,翻譯,中介,招商,多種要素及服務,產業引導,產業支撐板塊,產業主導

所以,此次國務院國資委站在歷史高度上,所拋出來的三級國資規劃系統,這個大變革是第一次把國資站在更頂層、更系統、更開闊、更為歷史和未來負責的高度上,把國資真正作為中國發展的一個重要力量、重要因素,動態辯證地探索國資的理論問題,監管問題,制度問題,運營問題,治理問題,運營問題。高屋建瓴地解決國資在今天的社會中與政府關係、與社會資本、與民生、與城市、與農村、與金融、與產業、與五位一體的關係。只有這樣的一個頂層系統的規劃,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系統建設與突破。因此。此次國資系統三級規劃體系將成為承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龍骨和框架。在這個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一個整體大規劃能夠成為承接新時代中國特色主義的龍骨和框架,格外重要。

綜上所述,十四五規劃要從大視野,討論十四五規劃的特徵、挑戰、突破、改革的配套政策和趨勢,也結合了戰略規劃,從國資系統層次整體規劃,概述建立世界一流企業的路徑和關於“兩類公司”的運營路徑。還需要討論國資系統層次整體規劃,展開論述高質量發展之路,國有資本結構調整規劃,國企、國資、全域國資、國有資本經營四布跳三塊重點內容,最後提出全新概念——“國資系統三級規劃體系”。

免責聲明:部分圖文內容及數據來自網絡,內容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歡迎關注“新農業匯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