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十四五”規劃要充分評估未來世界大勢

“十四五”規劃要充分評估未來世界大勢

本報記者 張麗敏

“要預期未來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當前中美經貿摩擦進入了十字路口,國際多邊規則遭受破壞的關鍵時候。全球化前途未卜,在這個時候中國的發展如何適應世界大勢?‘十四五’期間,世界的經濟又將如何?”商務部原部長陳德銘在出席以“‘十四五’展望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時,從“經濟全球化的預期與應對”角度發表了主旨演講,並在演講一開始就以一系列問題引發了參會者的關注。

他表示,人類社會已經到了信息化、全球化非常發達的階段,經濟交融,錯綜複雜,誰也離不開誰,所以全世界的發展趨勢只能合作共贏,如果誰不符合這個潮流誰就會失敗、衰亡。“當然,我這麼講有一個前提,就是世界要互動、要合作、要互信,不要誤判、誤解,這樣才能走到命運共同體的道路上。”

“但這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當前的經濟全球化是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是私有經濟、跨國公司在推動。因此,在高度推動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固有的疾病,比如,分配不公、貧富懸殊、民生寡助等,而資本主義掠奪的本性也在全球化的地緣政治中暴露無遺。”他指出,綜合來看,全球化過程中是既有合作又充滿著競爭的,那麼就會發生髮展中國家利用自身優勢實現彎道超車,而發達國家特別是最大的守成大國不能獨享既有優勢,永遠保持第一的情況。

“得益少的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就一定會用很多的方法使自己的受益越來越多。”陳德銘指出,中國和美國目前的情況就是如此。

“因此,我們在討論展望‘十四五’的時候,在看世界大勢的時候既要看到全球化發展的一面,也要看到美國把我國視為戰略對手帶來的問題。”他強調。

他表示,資本主義制度下由跨國公司推動的全球化,會呈現週期性變化,經歷了一段痛定思痛之後會再出現新的高潮。“目前世界的發展,是到了這個週期嗎?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現狀、中美貿易摩擦是因為全球化達到一個高度而出現的負面嗎?等等。這些問題是我們研究‘十四五’發展規劃要考慮的國際大勢和國際關係。”

陳德銘認為,面對目前出現的問題帶給我國的影響,唯一的應對辦法就是更加開放。事實上,中國也是這樣做的,明年新的《外商投資法》及實施細則將正式實施,對外資的營商環境也會有強制的執行規定,這些都證明我們在進一步開放,“所以明年是很關鍵的。”

“也許我們今天的處境正是全球化跌宕起伏中的低潮,世界經濟正走在週期衰退的邊緣,不要輕信簽署幾個協議就可以根本改變現狀,要做好迎接幾年低潮的充分準備。”陳德銘指出。

而面對可能出現的低潮,他建議,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要做出實事求是的預設,防止速度過快而出現系統性危機。“強化科學研究和技術進步是低潮時期我們補短板的契機。關鍵在人才,要害是機制,須釋放更大的自主權和調動更高的積極性。”

企業仍然危中有機。對於企業如何抓住機會,他認為,企業在這個時候應該把做大做強和做精做細辯證起來考慮,使產品的質量躍上新的臺階,而營銷方式一定要藉助數字經濟和電子商務,因為現在很多傳統的營銷方式再過多少年可能就會消亡,而信息革命剛剛初現端倪,未來發展一定是不可限量的。

“總之,全球化是人類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不可阻擋的。”陳德銘最後總結說,全球化又是在矛盾中曲折發展,週期性波動。當前美國反全球化、扼制中國發展,是其國運所致,長期所為,不因人而異。全球化將進入一段低潮,中國的“十四五”規劃要充分評估未來世界大勢,規避風險,洞察機遇,深化自身的改革開放,堅定維護國際多邊秩序,引領新技術催生的新全球化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