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简单地解释下“群体免疫”是什么意思?

飞鸟看海


群体免疫的意思就是大家都感染,都不治,其中一部分老弱病残因此死亡,剩下的人扛过去了,有免疫力了,这群人构成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就叫群体免疫。

英国首相和专家偷换概念,他们告诉民众,让所有人都被传染,然后都扛过去,都获得免疫力,然后病毒传播不起来,于是病毒就消灭了。但是,他们说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他们并没有告诉民众:要达到这个结果,就是要让病毒随意传播,让大概率会死的人都死掉!

记住,问题就在这: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会死人,不死的都是本来就大概率能扛过去的。

换句话说,如果鲍里斯.约翰逊采用另一种手段:

发动军队对本国的老弱病残进行屠杀,让大概率上能获得免疫的人活下来,活下来的人一样不用担心病死。

所以,鲍里斯.约翰逊所谓的群体免疫政策实际上是对本国人的不用屠刀的谋杀。

或者说,鲍里斯.约翰逊举起的屠刀是新冠病毒。


智慧养老那些事儿


李兰娟阿姨说了:“群体免疫”是对老百姓不负责任的做法,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笔者通过自己拙劣的画技,做了三张图,我们一起来看“群体免疫”的罪与罚,第四张图实在是不想放上去,因为这是一场赌博,拿群众的生命开玩笑!

群体免疫怪招第一步:

感染新冠肺炎的轻症患者,不管是否有疫区旅行史,都自觉在家中隔离7天;只有症状恶化的人才被建议与当地医院联系;目前不需要临时关闭学校,也没必要全面禁止大型活动,社区健康民众出行不受限制。

群体免疫怪招第二步:

如果社群内健康人群被确诊感染,症状表现轻微,就仍然得不到入院治疗,病毒继续传播。

群体免疫怪招第三步:

该国专家为了安慰不能就医的确诊患者,就说:越来越多人被新冠病毒感染,也会有越来越多人患病后痊愈,不少证据已显示他们会对病毒产生免疫力。获得免疫力的人越多,病毒越不容易传播。当人口中约70%的人被感染并康复,疾病暴发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随后,又有专家纠正说是60%。

群体免疫怪招第四步

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的特点,轻型可以自愈,而重型发展到需要插管之后的危重型,能够拔管的患者屈指可数,90%的插管患者,等待他们的是死亡。

这个结局我们无法预测,索性就依他们所说,有一部分患者自身免疫力强,逐渐痊愈,但是那些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患者哪?他们的生命就被放弃了吗?且新冠病毒是否会变异,目前无从可知,这无异于拿人民群众的生命来赌博。





小玲药师


“群体免疫”是一个本身就存在的词语,只不过近日英国政府提出要对新冠肺炎采取“群体免疫”的策略,引发大众批评。



那么,什么叫“群体免疫”呢?


通俗地说是指人群中有很大比例的人获得了免疫力,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传播概率降低,或者说传播链被中断,使其他没有免疫力的个体因此而受到保护。


如何才能实现“群体免疫”?


首先要确保有足够多的人获得免疫力,例如平时大规模实施的免疫接种,实现了群体免疫的效果;如果感染某种传染病的大量病人痊愈后,能获得较为广泛且稳定的免疫力,也能实现群体免疫。



这样看来“群体免疫”是一件好事,为何遭到大众批评?


群体免疫效果取决于群体里对病毒有免疫力的人所占比例,以及病毒的基本传染数。根据病毒的基本传染数,可以大致估算出群体里需要多少比例的人有免疫力才能控制病毒的流行。以非典举例,需要人群中55%---70%的人体获得免疫力,甲型H1N1流感需要人群中20%---40%的人体获得免疫力。


英国目前所采取的策略主要考虑新冠肺炎存在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者轻症患者,他们在感染后可能会自愈;同时,在考虑现有病死率的情况下,通过现行策略,大量人群感染后获得免疫力,将医疗资源集中在救治危重患者上。其策略的侧重点在降低病死率,而不是同时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拿新冠肺炎病毒来说,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未知之处还有很多。从医疗角度来看,该策略存在一定的风险点。对于个体而言,部分轻症患者有可能进展为重症患者,尤其是既往有慢性基础疾病、老年患者等高风险人群,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救治压力。同时,如果疫情快速发展,重症病例数量增加,对英国医疗系统会造成很大压力。


中医馆窦大夫


群体免疫:一个屋子五个人,有一个人得了新冠,然后五个人都被传染,死了倒霉的一个,剩下的四个再新冠蹂躏下存活了下来,然后体内产生抗体,能对抗新冠病毒。这个就叫群体免疫。

但是安全的前提是,自身的免疫能力要能通杀体内病毒,要是产生的抗体杀不完病毒,病毒也杀不了抗体,于是就成为行走的病毒源。

这个屋子四个人大家都有了抗体,谁也死不了,于是这个屋子胜利了。群体免疫就胜利了。

但是如果还有其他屋子,每个屋子都有5个人的话。比如拿小日本屋子来说。5个人感染病毒,有两个人快死的时候,被其他人齐心协力救活过来了。就在这时群体免疫的那个小屋子人过来了一个。于是悲剧了,那俩被救活过来的,又得从新被感染,一直得坚持到身体产生抗体的情况出现。于是这俩屋子通过互相感染,都有了抗体。

于是前面那俩屋子的人要去别的屋子串门。

我们假设第三个屋子里的5个人,身体跟健康,都没感染过病毒,不知道这件事。第四个屋子的5个人,知道前面俩屋子发生的病毒感染事件。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觉得第三个屋子和第四个屋子的人会怎么做?


无线改变世界


我来解释吧,就好比你拿一根棒槌,闯进猪圈里,轮圆了随便打,打到哪头猪算哪头,被打的猪有的当场丧命,有的受了重伤,还有的受了轻伤,你就可劲的打,直到你精疲力尽再也拿不动棒槌为止,这时候那些没死的猪就是免疫了。恕我直言,别的解释都是垃圾,就我这个最正宗![呲牙]


学习者666888


这个如果用我们最通俗的话说,就是各安天命,自生自灭。有钱你就自己治。没钱你就靠老天爷,不,他们应该叫上帝。看你的命硬不硬,和上帝关系咋样,如果用高深的话来说,就是单一群体的多数人都产生了对某种病毒的抗体,不在惧怕病毒感染。需要一个群体的60%以上人数。一种病毒如果大部分被感染。如果被感染人群里,有60%的人获得免疫能力,病毒的传播会受到阻碍,这是最好的情况,最低大概只有40%的人获得免疫能力,就不能再传染了。总之就是,国家放弃治疗,就看你自己的了。

瑞典政府推行的不检测、不隔离、不收治、不公布四不政策,英国的群体免疫实质上都是放弃的意思。但他们放弃的是穷人和普通人。这时候的 人权和公平去哪里了。不愧是达尔文的子孙,深知“物竞天择”的理论。这让让几十万、甚至至更多的人死去。去换活下来的免疫能力(有钱人)。西方国家的虚伪可见一斑。应该说,此时任何认可和吹嘘英国防疫具有“理性”,具有“科学性”,具有“国情”的人,应该立即把他送到伦敦去感受一下自由的英国。(XX 生活周刊的评论是:这是更高级的人道主义。英国这一政策是为了寻找更有效率的方式)。

英国和瑞典为何要采取这样的策略。而且是毫无可取之处的方法。原因就在于国家体制不允许他们去治疗。政府不是不做,但被利益所裹挟和绑架。政府没辙了,那大家去死一死好了。不死就是命大。英国人口6600万,群体免疫需要60%人被感染,鲍里斯心真大,现在全世界是三种防控方式:第一种是完全彻底地管控的中国,第二种是部分管控组韩国日本意大利。第三种是完全放开自由的英国瑞典。让我们静待佳音,半年后会出结果的。会有人哭的。

英国在采取这个措施的时候对外的说明是,我们和首席科学家已经商量并且模拟了这个计划一个多月了,看来原本就没有想去防控和治疗。且不说这个观点背后的科学论证是否充足,单单这个观点背后逻辑就是,这病毒,我们控制不了。科不科学谁也说不好,但公然放弃对本国公民的疫情的知情权和治疗权实在是有违英国的天天喊在嘴里的“平等与博爱”。世卫组织已经对英国政府的做法提出质疑,我们再回头看看英国的“老佛爷”是怎么做的。即将年满94岁的英国女王,已经离开白金汉宫,已被带往温莎城堡。如果疫情恶化,女王将和98岁的菲利普亲王被隔离在桑德林汉姆庄园。那是那句话,一个国家的真正策略方向,就看他们最高层的去向。那才是正确答案。毕竟他们的命才是命。

现在,全世界数百名科学界人士也向英国政府发出了两封公开信,对英国政府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措施表示担忧。他们是有说话的权利,但英国政府也有不采纳的权利,但根据英国民调机构所做的最新民调显示,英国民众大部分认可英国政府的抗疫举措。只能说,英国民众心真大。赞许你们的勇敢。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不愧是产生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国家,提出了这么惊悚的理论。

3月13日,英国首席科学顾问接受英媒采访时表示,目前采取的政策中,包括需要约60%英国人感染轻症新冠肺炎,来获得群体免疫,从而达到保护全体英国人的目的。

什么叫群体免疫呢,张文宏教授解释,“群体免疫理论表明,当群体中有大量个体对某一传染病免疫或易感个体很少时,那些在个体之间传播的传染病的感染链便会被中断。”

比如新冠病毒,能传染3个至3个以上的人,感染的人治愈了,就获得了抗体,当足够多的人染上了新冠病毒,他们就形成了一个群体,叫免疫群体,抗体能阻挡病毒传播的速度,病毒传播不起来,就消失了。

详见下面这张图。

这一言论,吓坏了英国的老百姓,超过500名学者反对,并有超十万的民众上书,反对这一策略,要求英国政府,采取更积极主动的防御措施。

也有人说这是一个阴谋。英国人个性散慢,英国又是民主国家,没有办法强制老百姓执行。因此政府就抛出这个理论,一听政府不管了,老百姓都怕死,都待在家里,不想成为那倒霉的60%。据说伦敦地铁一直都很拥挤,但约翰逊的电视讲话一出,伦敦地铁就空无一人了。

英国政府真的没有防疫么,并不是这样。

英国政府对轻症采用自我隔离,重症集中收治,通过这一措施来降低疫情传播速度,推迟疫情高峰期到夏季,并积极地寻找新的诊断测试、研究疫苗等。

3月15日,英国又出了新政策,对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隔离,要求他们在家隔离4个月。

所以英国并不是在零防御。


可可西儿伶俐坊


很简单,这就是道数学题。例如,普通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大部分人体内会有这些病毒的抗体。我们假设99%有抗体,1%没有。并且其中一个没有抗体的人感染了。那么这个人平均需要与100个人亲密接触才能传染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再需要与100个人亲密接触才能传染第三个人。1%*1%*1%*N次,如果要感染6个人,这概率比买彩票中500万还低![大笑]反之,如果人群总抗体为0%。一个感染者强行与100个未感染者接触,100*100*100…当第6次代产生时,全世界都被传染了。


公子无心838


就是为了经济利益,股市平稳,放弃了老百姓的生命权利,这就是西方欧美国家政府部门的推诿的借口。英国政府说已经放弃百分之六十人的生命权利,这就是欧美国家的人权至上的表现,这个世界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等欧美国家为了股市,为了经济不敢给国民治疗,最后放弃了国民的生命权利,而美其名曰集体免疫力,这就是西方欧美国家的那些政客的虚伪嘴脸,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息舍去民众的生命权利,而中国政府,共产党员和政府部门公职人员为了救助人民付出了所有财力,中国政府永远把人民的生命权利放到了高于一切的地位,中国的制度是欧美那些自认为自己人权至上的国家永远无法比拟的,你都放弃了民众的生命权利,你还有什么资格讨论人权呢?


明悟58056439


最近英国宣布的防疫政策,让大家大跌眼镜,特别是他们的首席科学家挖了一个大坑,提出的“群体免疫”的概念,更是引起了个方面的争议。日前,英国政府又出来辟谣,说英国政府只是在疫情控制上进入的第二阶段——“延缓”阶段,是指对让相对风险较高的人群,比如高龄老年人相对隔离,从而延缓疫情的进展,集中医疗资源救助感染者,而并非是采取的“群体免疫”政策,而这个说法,又被该国卫报的一篇报道打了脸:

根据《卫报》的报道,这份英国卫生部下属的“英格兰公共卫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于近日传达给英国卫生系统高官的“秘密”简报显示,英国新冠病毒疫情或将一直持续到明年春天,并将导致790万人因感染住院。

消息的真假咱们无从考证,关于什么是群体免疫,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群体免疫是针对疫情的一种被动性的控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感染病毒并康复,康复者体内就会对病毒产生免疫性的抗体,从原则上说,体内产生抗体的人群,会对该种病毒产生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几率,人群中体内有抗体的人数越多,自然病毒发生传播的难度就更大,从而产生阻断疫情的效果。

如果说要实施所谓的群体免疫,可以在已经有了明确能够产生抗体的疫苗的情况下,通过为全民接种疫苗的方式来实施群体免疫,而这种通过让大家染病而产生抗体的群体免疫做法,面对引起死亡率较低的一些类似流感病毒之类的病毒,或许是可以的,但对于目前看来传播性强,死亡率高的新型冠状病毒,其实并不是适用。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采取这种不抵抗的政策,真的可行吗?虽然大家有各种各样的看法,甚至还有部分人为这样的“优胜劣汰”的政策而叫好,但个人观点看来,这样的做法,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也是非常不人道的。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我国目前的防疫措施和疫情形势了,事实证明,想要控制好疫情,一方面要积极的采取防控措施,通过人为的干预手段来阻断病毒的传播,另一方面,也要对感染者进行积极的救治,尽量减少感染者继续传播病毒的可能性。以这样的严格的手段控制和一线医疗工作者无私的奉献和付出,才使得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而如果不对疫情进行防控,采取所谓的“群体免疫”的政策,靠民众大规模感染产生抗体后再来抗击疫情的做法,正好可以说是与我国的严格防控措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采取这种无为而治的不抵抗政策的英国,目前的疫情情况是确诊人数为1960例,虽然没有排在前几位,但如果不积极采取管控措施,相信秘密简报上的预计可能真的要成为现实。

如果一旦出现疫情爆发的情况,他们的科学家估计的死亡率是1%左右,而这个死亡率从目前看来,会远远高于这个数,我们来看目前海外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目前确诊人数超过了3.1万人,而死亡人数2503,粗算死亡率已经超过了8%,而我们国内武汉是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其发病人数为5万例,死亡人数为2490,死亡率也接近5%,而如果英国真的出现爆发的情况,感染人数达到一定的层级时,对于医疗系统的考验将是前所未有的,而死亡率也绝不可能仅仅是1%这么低,而即使是百分之一,本来可能有效防控的一次疫情,引起政府的不作为而导致疾病出现爆发性流行,对于哪些因为染病而失去失明的公民来说,又何谈公平和什么“群体免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