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遊客到弋陽必吃的“粿”

這兩年,隨著家鄉秀美鄉村的建設,街道上能見到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弋陽做客。經常能聽到各地遊客當地特色小吃是什麼?本人甚至被問過鐵板魷魚是不是我們本地的特色小吃............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去弋陽必須吃的各種粿,體驗下弋陽的粿文化。

主食:弋陽大禾米粿(年糕)圓粿(立夏粿)

外地遊客到弋陽必吃的“粿”

大禾米粿

大禾米粿,又叫年糕,弋陽人也叫大米粿。它是由我們弋陽特產的大禾米做成。在這裡必須為我們的弋陽粿文化代表年糕正名。現在的市場上很多地方都說正宗年糕,我不認同,懷疑他們的正宗。我認為正宗的年糕全部是由大禾米做成,不摻一點其他品種的稻米。吃起來口感很爽滑的。而現在市場上的年糕大部分都是普通稻米做的,雖然看起來更漂亮了,但是吃的時候乾硬。本人有次在火車上碰到一位外地老人為他小輩介紹我們弋陽大禾米粿的時候特意說過,古代我們弋陽有幾畝地種出來的大禾米做的年糕是貢品,本人雖然不知道真假,但是也有種自豪感。建議去弋陽的秀美鄉村看看,本地的農家基本每家都會每年種幾分大禾米,到了年底自家都會打大禾米粿吃!

製作工序:先把大禾米蒸熟,接下來用機器做成一條一條的,放冷,裝回家。變硬後過2、3天全部用水浸泡起來,以便儲藏更長的 時間不會壞掉。需要經常換水以防發臭味。

年糕的做法也有有幾種,現在市場上基本是煮和炒。都值得嘗試。還有幾種絕大部分外地人沒有吃過,一就是剛從機器上下來的時候年糕還是熱的軟的,趕緊拿來蘸糖吃。絕對香,哈哈。小時候家裡打粿的時候經常吃到,外地人想吃只能去加工廠試試運氣啦。哈哈!!!二是切成塊狀放在油裡炸著吃。炸成金黃色然後蘸糖。三是切成塊狀放在粥裡煮熟然後撈出來蘸糖吃。這種吃法就是為了省時間,小時候我媽忙著農活的時候就經常這麼做。

外地遊客到弋陽必吃的“粿”

立夏粿

立夏圓粿——顧名思義是立夏的時候吃的粿,也是弋陽人最愛做愛吃的粿之一。弋陽人這所以習慣稱立夏粿為圓粿,是因為其與湯圓差不多樣子!

圓粿的基本做法是:用秈米磨碎後用熱開水調和,再搓捏成一個個圓溜溜的粑粑即成,放入豆芽、香菇、山間小筍、目魚或肉類、豌豆、薑末等佐料烹煮,軟和爽口,別具風味,閤家共食。

弋陽有這樣的俗諺:“立夏(哈)立夏(哈),一天(膩)吃(七)到夜(啞),夜(啞)裡吃(七)天光,明(門)天(著)早上就(舊)剩湯”。意思是,一到了立夏季節,家家戶戶都會煮上一大鍋立夏粿,立夏這天幾乎以粿當飯,不分餐數,餓了就盛上一碗吃。

弋陽90%的早餐店都會有賣,夜宵店也會有。

小吃:油炸粿(油菜粿)清明粿 麻籽粿 碗漿粿( 碗粿)

吃完早餐可以正能量滿滿的可以去旅遊了。秀美鄉村和圭峰等各個景點門口可是吃貨們的福地啊。各種小吃讓你吃到飽。

外地遊客到弋陽必吃的“粿”

油炸粿

油炸粿,表面金黃像油菜花又名油菜餅,它是用油炸而成,油一定要是菜油。其基本做法是:將米粉調稀(可放少點澱粉),倒入圓柱形器皿中,第一次倒滿1/3,加入調好的1/3菜料,然後再加滿米粉,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便可起鍋,放入簍筐等待油份滲出便可使用。(本人推薦蘿蔔絲或者芋摩絲菜料,哈哈,留口水了)

因弋陽男女老少都愛吃油炸粿,所以在弋陽城鄉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炸油炸粿的小攤。友情提醒油炸粿一定要趁熱吃,脆而且有菜油的香味。如果碰上排隊的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買剛炸出來放手上燙手的哦!

外地遊客到弋陽必吃的“粿”

清明粿

清明粿多以米粉艾青為皮,餡則多為時鮮的筍、醃菜、豬肉、豆腐,材料豐富、煞是美味。據老人說,弋陽清明粿的做法很講究,比例、時間、每個步驟都會影響清明粿最後的味道、質感。

下面介紹簡單的五個步驟:

1.取艾草嫩葉洗淨,汆燙撈出瀝乾,汆艾草的水別倒了,放涼備用。

2.然後用石具把它敲碎,倒入清明餜粉裡,再慢慢添加先前汆艾草的水,揉成清明餜團,醒一刻後待用.

3.此刻準備餡料,甜的我用的是黑芝麻白糖餡,超市買的,搓成一個個小球。鹹的用豬肉雪菜春筍切碎炒好備用。

4.把清明餜團搓成條,分成相同份的劑子,甜的象包湯圓一樣把餡料包裹好,放圓形模具按好成型出模。鹹的象包餃子一樣把餡料包進即可。

5.入蒸籠蒸10分鐘,關火再燜3分鐘就好吃了。

吃清明果最好的季節當然是清明時節,那時候艾草長得最好,吃起來有一股清香。當然如果沒有艾草也可以用青菜或者野菜。吃起來也別有風味。不過現在弋陽攤子上買甜的很少,因為甜餡的不容易保存,如果喜歡吃甜食的朋友只能在清明時節去弋陽人家裡看看了,問問他們有沒有做甜的清明粿(弋陽人都很好客的哈哈)。

外地遊客到弋陽必吃的“粿”

麻子果

麻籽粿:打麻籽粿、吃麻籽粿,在弋陽縣估計也有上千年的歷史,記得小時候誰家要有個喜事,如果喜宴上沒有雞鴨可以,沒有魚肉可以,但是如果沒有此物那是絕對會被人笑話的,哈哈!

麻籽粿的基本做法:先將糯米蒸熟,倒入一個類似小缸的石頭器皿(現在很少見了)中,用大木錘捶打(據說有千錘之多),需要注意的時,在捶打的過程中需要一名助手不斷翻動器皿中的米飯,以保證捶打均勻。(絕對技術活,打的人絕對要有力氣,翻的人要皮厚,哈哈!因為糯米都是蒸熟以後立刻倒入的很燙,而且兩個人要配合默契)之後用手捏出大小均勻的小糰子,撒上白糖,芝麻方可食用。

另外附帶著介紹弋陽特有的一項民間活動“拋粱”,住過瓦房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房子最頂端是用一根大梁撐起,在大梁被吊起的一瞬間房主要站在屋頂向空中拋出許多麻籽粿,分水先生在一盤喝彩,大家齊聲呼應。祈求宅居平安!!

特別提醒,弋陽吃麻籽粿有一種特殊吃飯就是“油條夾麻籽粿”,麻籽粿油滑而且香,油條脆而香。兩者夾一起一口滿嘴香,是弋陽的特色“漢堡”。小時候的早餐店都會有。現在早餐店很少有賣,不過經常也能在城北菜市場附近能找到。想吃的可以去碰碰運氣,絕對物有所值。

碗漿粿(碗粿)

外地遊客到弋陽必吃的“粿”

碗粿因為看起來就像一個瓷白碗裝著菜,所以叫碗漿粿。是弋陽縣地域特色深厚的小吃之一,原料是普通的大米,用石磨磨成漿,(用石磨磨出來的比機器磨出來的要好吃很多)然後放在鍋裡熬,再捏成碗狀,再炒菜餡填進粿殼裡。

粿殼的質量完全決定了碗粿的味道,粿殼起鍋要憑感覺,不能太溼也不能太乾。捏粿是手藝活,就像捏陶瓷一樣,一定要光滑勻稱才好看。

碗粿的餡也很有講究,最好吃的南瓜,豌豆,再加點鮮香菇,油要放得適中。餡放在鍋裡炒至八九分熟,再添到粿殼裡去蒸,蒸的時候不要打開來看,而且要蒸透。

蒸好了以後,再在餡上淋一層薄薄的熟豬油。好的粿殼滑嫩不粘牙,再加上南瓜的鮮美和豆子的清香,味道絕妙。

稀有特色:醬粿

外地遊客到弋陽必吃的“粿”

漿粿歷史上到底傳承了多少年誰也不知道了,甚至在弋陽縣眾多名牌小吃中不登大雅之堂,現在本地人估計都有很多人已經忘記了弋陽還有這種粿。特別是90後00後,也許他們都有人沒聽過。但是在我小時候漿粿可是尋常百姓當作健胃開懷、調神爽身的神物,並且在逢年過節期間,至親好友之間當作厚禮饋贈。

漿粿的製作主要有幾個需要把握的環節:首先將糯米浸泡到發白、發脹,然後把浸泡過的糯米煮製成糊狀,然後將家庭秘製的各種調料,按照比例投入糯米糊中攪拌均勻,最後將糯米糊瓢起排放在竹盤上曬,漿粿一般都是圓狀和條狀。

現在會做漿粿的人越來越少了,甚至再過十來年失傳也不是沒有可能。如果去弋陽做客,看到主家擺了一盤又黑有醜的食物,千萬別嫌棄,因為本地人都不一定想吃就吃得上了。

弋陽的粿文化就介紹到這裡,本人可能會有遺漏,還希望大家留言補充。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