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陽”患者規範治療 能臨床治癒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肝病科主任 高志良

乙肝患者能治癒嗎?這基本是所有乙肝患者都關心的問題。近日,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牽頭髮起的,旨在幫助那些符合條件的乙肝患者實現臨床治癒的“珠峰”項目在廣東省啟動。作為該項目的全國牽頭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肝病科主任高志良表示,只要“小三陽”患者接受正規治療,乙肝患者是能達到臨床治癒的。

臨床治癒不等於完全治癒

臨床治癒不等於完全治癒。高志良解釋,臨床治癒是一個醫學名詞,經過治療病人各種症狀已經消失了,疾病本身已經不再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了,但是疾病本身並沒有治癒。簡單地說就是:痊癒,是完全好了;臨床痊癒,是指控制住了。

“經過規範治療,乙肝病人是可以達到臨床痊癒的。”高志良教授強調,特別是符合入組“珠峰”項目的慢性乙肝患者:對於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達1年以上;乙肝病毒DNA定量小於100 IU/ml;乙肝兩對半檢測指標中乙肝表面抗原小於等於1500 IU/ml、E抗原陰性者。

據瞭解,廣州市目前有中山三院、第八人民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等醫院參與開展該項目。

乙肝病如何取得臨床治癒?

高志良表示,對於初治病人,如果是年輕的女性、轉氨酶較高、體內HBV-DNA水平不太高的,建議首選干擾素治療;對於乙肝患者,在進行核苷類藥物進行抗病毒治療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轉陰、e抗原轉陰,HBV-DNA轉陰或水平較低時,可以在原有用藥基礎上聯合加用干擾素治療,也可以取得治癒的可能。

是否停藥,關鍵看量化指標

高志良解釋,通過對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測的數值變化的監控,可以讓醫生更好地判斷患者的治療效果,並可預測其最終療效以及調整治療方案。當病人的數值達到指標範圍,則可考慮停藥;反之,則需要調整用藥方案,不可輕易停藥。總之,量化的檢測結果,可以讓病人看到治療前後的療效對比,更好地鼓勵病人繼續堅持治療。

臨床治癒後,堅持複診很重要

當所有指標顯示乙肝病人達到“臨床治癒”了,患者仍需重視隨防。高志良教授建議,在停藥後每三個月到醫院檢查一次HBV-DNA、肝功能等。主要看轉氨酶(ALT)的變化,雖然ALT升高並不能肯定就是乙肝復發,但不能大意,應及時請醫生診斷。

一年後無變化可改為每六個月複查一次。如感到乏力、不愛吃東西時,應隨時複查。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