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現代製造業名城智能化升級之路

“最江蘇”導讀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佈的第一批66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江蘇省3個產業集群入選。江蘇省高度重視產業集群發展,著力打造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最江蘇”公眾號推出“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分篇解讀江蘇部分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國家級”之路。

一年前,“最江蘇”公眾號“聚焦工業明星城市常州”系列文章,曾深入解讀創新發展中的常州樣本。常州歷來把工業作為立市之本,“工業明星城市”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深入人心。近年來,常州著力打造高質量的工業明星城市,努力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2019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常州智能裝備製造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

作為我國現代製造業名城,常州堅持工業立市、製造強市、質量興市,圍繞建設全國一流的智能製造名城、長三角特色鮮明的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內領先的產城融合示範區,加快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互聯網+”提升企業競爭力

在五洋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數字化工廠車間內,數個生產單元有序排列,生產流水線上的工業機器人正有節奏地上下料。工人只需把生產經編機的原料準備好,所有生產都按照既定程序完成。依託這條生產線,企業生產用工僅是原來的五分之一。

“這是我們斥資1.5億元打造的業內首個數字化工廠。”公司副總經理王水自豪地說,所有設備都從國外進口,能高速、高效、高質量地生產出智能精編裝備核心零部件。

常州五洋紡織機械有限公司依託“互聯網+智能製造”的平臺,開發了國內首創經編生產線智能管理系統,形成了以“智能”生產方式製造“智能”產品的模式,並著力打造無人化的數字工廠。

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常州,現代製造業名城智能化升級之路

走進恆立液壓的“挖掘機油缸車間”,印入眼簾的是清潔明淨的環境,擺放有序的生產材料。生產線上並沒有多少工人,車間內油缸加工幾乎所有的操作全都由全自動智能加工中心和機械手來完成。

據恆立液壓公司知識產權管理部經理李冬明介紹,油缸車間是生產公司支柱產品的“智能車間”之一,加工、檢測、裝備的工序都由日本或歐洲進口的機器完成,且是全球最大的油缸生產銷售方。

近年來,恆立在做強油缸業務的同時,投入20多億元,研發生產高壓液壓泵、高壓液壓閥等。恆立同時致力開發多型號盾構機油缸,累計出廠500多套,與法國NFM、美國羅賓斯、日立造船、中鐵隧道、中國鐵建等盾構機企業開展合作。常州地鐵施工中的盾構機油缸,也是由恆立製造。

作為以工業為主的製造業城市,常州正進一步推動互聯網和工業的深度融合,加快數字車間和智能工廠的建設,同時不斷地來推動企業技術改造,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常州重金獎勵企業智能化改造,2018年,除兩化融合專項外,對“省示範智能車間和市示範智能車間(工廠)”等累計投入3200萬元資金給予支持。同時,鼓勵本土平臺型企業創新發展,做大做強。

“創新之核”助力智能化轉型

日前,常州科教城黨工委書記韓九雲在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的人工智能與先進製造技術論壇暨高水平學校建設推進會上說:“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與製造業的融合發展,全面加強政策引導和技術推動,加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支持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

在國內職業教育領域,有著“職業教育發展看江蘇,江蘇職業教育發展看常州”之說。目前,僅常州科教城就集聚了一批在國內有影響力的高職學校。其中,有3所學校列入首輪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

常州科教城是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創新園區。作為常州市的“創新之核”,5平方公里內建有高教園區、研發園區、孵化園區三大板塊,先後創成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國家大學科技園、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綜合實驗區等8個國家級平臺。

與全國眾多以“科技城”“產業園”命名的創新園區發展模式不同,常州科教城的探索具有鮮明的特色。其起於高職教育,興於研發孵化,集聚科教資源,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開創了一條適合自身的創新驅動發展的有效路徑。

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常州,現代製造業名城智能化升級之路

常州智能製造產業的快速崛起,以及工業經濟的穩步增長,離不開常州高等職業教育的助力,培養出了大批覆合型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地方產業轉型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

常州科教城正加快集聚創新資源和企業,引育創新人才,融通匯聚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創新資本,並於首屆世界工業和能源互聯網大會期間舉辦了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論壇,助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能力。

科教城管委會還聯合院校、企業成功打造了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公共服務平臺,力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同時,成立了以學校和企業之間深度合作為主要形式的常州工業互聯網產教創新聯盟。聯盟由常州科教城主導,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阿里雲、華為、聯通等46家高校院所、從事工業互聯網產業的企事業單位聯合組成,旨在整合集聚工業互聯網創新資源,構建產業鏈合作體系。

“工業雲”構建智造生態圈

2017年5月,常州智能製造工業雲正式啟動,江蘇省首個地級市工業雲平臺落地。“智能製造工業雲”由常州市工信局牽頭,數碼大方、常州科教城等共同建設,該平臺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向研發設計、生產管控、供應鏈管理、市場服務等環節滲透融合,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工業企業發展新形態。

發展“工業雲”,常州是全省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常州建成智能製造工業雲平臺,其背後得益於常州數碼大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持。數碼大方在常州建設了工業大數據庫,為大中型企業提供以工業軟件為核心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常州工業雲根據本地產業特點,選擇了以智能裝備、軌道交通兩個優勢行業為發展切入點,以大數據、大軟件、大應用為核心,構建新型智能製造生態圈,帶動區域智能製造和協同製造水平提升。

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常州,現代製造業名城智能化升級之路

“天正工業最初是一家裝備製造企業,具備完整的裝備類產品線,包括激光切割、激光3D打印等,服務過的客戶超過 3000 家。”據公司董事長張翀昊介紹,正是在服務眾多客戶的過程中,公司體會到中小微企業融資的艱難,並意識到製造業與服務化相結合的機遇,於是果斷從裝備製造企業轉型為工業服務企業。

天正工業以自身構建的工業物聯網平臺,為工業中小微客戶標定相對信用,並進行排序,獲得了良好效果。2016年以來,天正工業與多家金融機構合作,推薦優質的中小微企業客戶,小額貸款總額超過4個億,壞賬率比傳統方法降低了60%。

根據《常州市加快推進“企業上雲”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年)》,常州深化工業雲平臺建設,推進企業核心業務“上雲”,發展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提升兩化融合和智能製造發展水平,提高企業在新常態下的發展動能和競爭力,推動常州市制造業邁向中高端。

資料來源: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科技日報、中國江蘇網、武進新聞網、常州日報、荔枝新聞、常州電視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