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一定要做好這些不要給孩子造成這些不良影響

因為疫情延遲開學,孩子們都待著放假,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特殊長假,再加上線上教學可能給孩子造成心理影響,家長需要及時瞭解,有針對性地應對。


疫情期間,一定要做好這些不要給孩子造成這些不良影響

新華醫院張軍教授團隊認為假期延長,對疫情的擔心,沮喪無聊,信息不完全,缺乏與同學、朋友和老師的面對面接觸,缺少個人空間,以及家庭經濟損失等一系列應激情況,都會對兒童青少年產生顯著和持續的影響。


疫情期間,一定要做好這些不要給孩子造成這些不良影響

由於長期在家孩子會感覺失去同伴的假期索然無味,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而“隔離”出來的“假期”和普通的寒假截然不同,孩子們只能待在家,孩子也容易緊張焦慮,同伴關係是兒童青少年成長的必需,和同學的交流交往也是他們快樂的重要源泉。孩子們會提出去學校上學,其實是渴望獲得和同伴在一起的快樂。

因為在家被迫學習,放假期間“停課不停學”本來是好事情,利用這個假期讓孩子“超前學”“多學習”,使得孩子們的“假期”被各種網課、各種特長學習佔據。孩子們只是在家長的要求下被動學習,甚至超負荷學習,會直接影響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就會出現孩子們不願在家繼續放假的心理。


疫情期間,一定要做好這些不要給孩子造成這些不良影響

孩子居家學習、家長居家辦公的情況下,家長就失去了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時間,使得家長和孩子之間矛盾重重、衝突不斷,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學習如何更好地進行親子溝通,如何調整家庭的養育方式就變得十分重要。


疫情期間,一定要做好這些不要給孩子造成這些不良影響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家長學習與孩子溝通,調整好親子關係,讓家庭關係變得親密,讓親子溝通變得順暢。健康的親子關係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在這段時間裡家長除了督促孩子的表現和行為之外,父母還需要尊重孩子的認同感和需求,幫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疫情期間,一定要做好這些不要給孩子造成這些不良影響

在閒暇之餘可以通過遊戲方式讓兒童積極參與家務勞動,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良好的養育方式可以加強家庭紐帶,使兒童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