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前段時間去了一趟十堰,和當地朋友聊到十堰的歷史,聽到一則歷史遺聞:

元末明初的時候,十堰的鄖陽山區竟然是紅巾軍的根據地之一。

紅巾軍,顧名思義,就是繫著紅頭巾的軍隊,更是元末時期抗元的主要勢力,後由朱元璋統一領導,為建立明朝基業立下汗馬之功。

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正是如此一支威震 天下的軍隊,當年行軍途中,便在十堰的鄖陽山區駐紮過(今十堰鄖陽區),並建立了長期穩固的根基地,可見鄖陽山區有著軍事上的優勢,通俗來說,就是易守難攻,且臨近山林水源,便於部隊修整。

再從歷史上來看,十堰確實是塊寶地,自夏商周之時,十堰便已是諸多古國的發源地,赫赫有名的方國便在此繁衍生息,乃至西周,十堰之地為六國並存,多方文化雜糅並進,往後千年內,始終屹立於秦嶺之下,煙火繁盛,航運發達,而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十堰更有“陝川咽喉”之稱,歷朝歷代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意義非同一般。

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這是屬於軍事方面的考量,對百姓來說,鄖陽縣,或者說整個十堰,同樣是休養生息的不二之選,充沛的水源,優渥的地理環境,四通八達的航運,再加上當時有紅巾軍駐紮於此,所以元末戰亂紛飛的時候,大量北方與周邊流民,都選擇往十堰逃避戰火,謀求庇護。

可是等到明朝開國不久,朱元璋卻下了一道聖旨,簡簡單單九個字概括:

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明紀事本末·卷三十八·平鄖陽盜》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說,對整個鄖陽山區施行封禁,不僅派遣兵馬驅趕已經進入山區的流民和當地土著,還佔據各交通要道與山路隘口,阻止大量因戰亂逃難的流民進入十堰,導致民間對此怨聲載道。

本來作為避風港的十堰,迅速成為了流民避而不及的“禁區”,大量流民只能另謀他處。

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何種原因,導致朱元璋要下達如此“不近人情”的聖旨呢?

我個人認為有如下兩點原因:

第一,元末時天下紛爭,紅巾軍或朱元璋等人,都只是很多勢力中的一股,而很多流民也趁著天下大亂落草為寇,劫掠搶殺多有發生,十堰這一地區資源充沛,山地險要,更是流寇佔山為王的不二之選,因此直到元朝覆滅,紅巾軍撤離鄖陽山區後,當地聚集有大量流寇,為禍數年不絕,期間更有走投無路的流民為謀生不斷加入,所以基於壓制流寇的考慮,朱元璋才選擇將山區設為禁區。

而這一點,我們也能從史料中找到直接的證據:

《明紀事本末·卷三十八·平鄖陽盜》:荊、襄之上游為鄖陽,鄖,古麋國,春秋時為楚附庸,地多山。元至正間,流賊作亂,終元世,竟不能制。

終元世,竟不能制。

簡簡單單七個字,我想已經把事情講的很明白了。

鄖陽山區早在元朝時,就已深受流寇之害,直到元朝覆滅,都無法有效剷除。

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影視劇照

第二,元末時的戰火紛飛,導致天下流民眾多,許多北方流民為擇一塊良地,不惜輾轉千里,而荊襄等地的山區是躲避戰火的絕佳選擇,十堰在當時更是有著“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美譽,許多流民為謀生計,紛紛進入其中,但這些流民缺乏有效的管理,更沒秩序可言,因而導致亂象叢生,為哄搶米糧而暴動也時有發生。

這一點,從日後明朝在此設立“鄖陽撫治”,統管流民為證,而且在《明史》中亦有清晰記載:

《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傳第四十七》:成化二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撫其地。歲凶振救,民無流移……荊、襄流民數十萬,朝廷以為憂。

可見至成化二年,荊襄等地的流民仍有數十萬,更何況朱元璋時期,正值開國,國力尚且不穩,作為荊襄地區西北部的十堰,流民只可能更多,而絕不會少。

於是明朝方一建立,朱元璋在命令鄧愈平定荊襄寇亂後,便開始著手解決流民問題,進而有了看似少了許多人情味兒的九個字:

“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

《明紀事本末·卷三十八·平鄖陽盜》:明初命鄧愈以大兵剿除之,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


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此禁令頒佈以後,十堰地區的流民果真大幅減少,於是騰挪出許多荒地,可是更大的問題也接踵而來。

眾所周知,流寇有兩大特點:

一無組織,二無紀律。

即便是有一定組織的流寇,也屬於散兵遊勇,這些人對於荊襄當地可能沒太多情感,但在遇到官兵剿滅的逃跑途中搶殺劫掠,毀壞良田,卻是個中好手,於是經過元末的戰亂以及數次流寇作亂後,十堰地區可謂赤地千里,一片蕭條,再加上鄖陽山區緊靠江河,當地百姓一直過著直接飲用江水的生活,乃至遍尋鄖縣,甚至沒有一口像樣的水井。

鄖在萬山,自古無井,民惟飲江水。——《鄖臺志》

一言以蔽之,在元末明初的鄖陽山區,由於山區閉塞和水源充沛等複雜因素,當地百姓依舊保持著原始人的生存狀態,引水灌溉取用江水,一律“肩挑”。

但也正是緊挨水源,便於種植,因此才吸引大量流民入內,可是流民缺乏統一管理,這就給當地的生態環境與治安環境帶來極大隱患,甚至影響十堰地區的整體發展。

即使大明朝廷有心解決流民問題,可流民卻不斷湧入,所以朱元璋一是為了解決流民問題,二也是為了發展考慮,便頒佈了禁止踏入鄖陽山區的禁令。

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朱元璋

那麼流民問題,在日後是如何解決的呢?

我個人認為,應是兩方面給予應對:

第一,設立統管五道八府的鄖陽撫治

這一舉措,其實直到明成化十二年,才具體實施。

明成化十二年,即公元1476年,明憲宗廢除始於太祖的禁令,決意要大力安撫流民,發展鄖陽,遂設立鄖陽府。

但促使明憲宗實施這一舉措的原因,卻令人痛心。

時間往前回溯,成化元年,即公元1465年的四月,鄖陽當地爆發了以石龍,劉通等人為首的流民大起義,最盛時達數萬人,造成這次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明朝內部的貪汙腐敗,壓榨民生,同時貧富差距極大,社會內外充滿了動盪不安的因素,於是走投無路的大量饑民揭竿而起,宣佈起義。

《明史紀事本末·第三十八卷·平鄖陽盜》:成化元年,有石龍,號石和尚,糾合馮子龍數百人,四散剽掠。(劉)通令男聰約子龍舉事,乃於大石廠立黃旗聚眾,據海溪寺稱王,偽號漢,建元德勝。偽署將軍元帥,以石和尚為謀主,劉長子、苗龍、苗虎為羽翼,眾至數萬,劫襄、鄧境。

但這次起義僅僅維持了一年多,便在成化二年,即第二年的五月份宣告失敗。

《明史紀事本末·第三十八卷·平鄖陽盜》:五月,兵部尚書白圭,及湖廣總兵都督李震帥師討荊、襄賊,平之。先是,圭至南陽,與撫寧伯朱永由南漳入,遇賊,誘之臨城,擊破之。


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然而起義大軍原本就是由流民組成,戰事失敗後,雖然為首的劉通與石龍等人被當街斬首,以示效尤,但大量的流民起義軍,為了躲避大明朝廷的圍追堵截,又再次逃入鄖陽山區,另外又由於鄖陽山區內本來就糧田不多,而長達一年的戰亂,正好導致那一整年顆粒無收,外加湖北持續多年的乾旱,影響到整個荊襄地區糧產不足,大量流民飢寒交迫,致使進入鄖陽山區的流民不減反增,另由於劉通等人起義之後,各地紛紛響應,往後四五年之內,多次爆發流民起義,於是到成化六年,流民一度增加到九十萬人!

《明史紀事本末·第三十八卷·平鄖陽盜》:六年冬十月,荊、襄賊李鬍子聚眾反。先是,賊平,諸郡邑控制戍守皆未設。會歲大旱,流民入山者九十萬人。

而多達數十萬的流民,“入山就食,勢不可止”,給當地的環境與生產秩序,造成極大破壞。

《明史紀事本末·第三十八卷·平鄖陽盜》:成化年來,劉千斤、石和尚、李鬍子相繼作亂,大臣處置失宜,終未安輯。今河南歲歉民飢,入山就食,勢不可止,能保無後日之患?

(注:石龍:諢號“石和尚”,劉通:諢號“劉千斤”)

於是為了安撫流民,同時儘快恢復正常生產並發展十堰,官吏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給田於民。

《明史紀事本末·第三十八卷·平鄖陽盜》:經條上三事:曰荊、襄土地肥饒,皆可耕種,遠年入籍流民,可給還田土,所附籍者領田土力耕,量存恤之,其願回籍者聽。

這一政策實際上很人性化,大概是先給一部分流民分配田地,讓這些流民耕種,等到收穫以後,攢下來糧食,有了充足的口糧以後,再將這部分流民發回原籍。

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第二,加強自安。

這就屬於常理操作了,大多數流民的人身安全是沒有任何保障的,所以朝中官員提議加強當地治安,乞求皇帝派遣能臣良將駐守鄖陽,保護當地流民,使其心安。

《明史紀事本末·第三十八卷·平鄖陽盜》:曰流民潛處,出沒不常,乞選良有司為之撫綏,軍衛官為之守禦,則流民自安。

第三, 於隘口要道之處,加設府、衛、州、縣等行政機構,明確行政劃分。

在此基礎上,整頓秩序,使商業流通,發展教育,隨著時間推移,讓流民從內心自發從善。

《明史紀事本末·第三十八卷·平鄖陽盜》:必於總隘之處,加設府、衛、州、縣,立為保甲,通貨賄以足其衣食,立學校以厚其風俗,則其民自趨於善矣。


上大是之,命都御史原傑採其言用之。

明憲宗聽完建議後,表示非常贊同此三條建議,便立即命令都御史——原傑,採納建議制定政策。

《明史紀事本末·第三十八卷·平鄖陽盜》:上大是之,命都御史原傑採其言用之。

於是就有了前文咱們所說的,成化十二年,明憲宗廢除山區禁令,大力安撫流民,發展鄖陽,遂設立鄖陽撫治,掌管五道八府軍民事務。

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鄖陽撫治行政區域圖

而光有政策還不夠,必須得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於是就有了我們要說的,解決流民問題的另一個方面:

第二,修建水利

十堰地區自古就多水利,但鄖陽山區內卻鮮有水利工程,所以當地百姓的生產方式還較為原始。

而且經過元末的戰亂以及數次流寇作亂後,到成化年間的鄖陽地區,可謂赤地千里,一片蕭條,遍觀全城,甚至沒有一口像樣的水井。

直到明成化十二年,即公元1476年推行上述政策以後,時任知府的吳遠,在治所內挖了一口水井,全鄖縣境內才有了第一口真正意義上的人工井,緊接著又連鑿三井,城中百姓才能不必挑水而飲,直接在城中便可飲用井水。

《鄖臺志》:知府吳遠始於府廨中鑿一井,既而都司各就近鑿凡三井,城人乃得井飲,至今賴之。

自此以後,遂廣修水利,引江水為民利之。

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而後,大量流民得以進入此前封禁的山區,繼而得益於成化年間的政策與修造的各種水利,原本蕭條的鄖縣迅速崛起,而那些提供城市發展動能的水利,如“千工堰”,洪武年間便已建成,後因人員不足物資短缺等一系列因素,導致未正式投入使用便宣告坍塌,於是成化年間重修,在人力物力皆到位的前提下,終成潤澤一方的水利工程。

《萬曆鄖陽府志》:後因人物稀少,堰工浩大,傾塌未修。成化十有二年,鄖西設立縣治,軍民雜處,食力者眾,迨癸丑邑侯劉君理,廣東人,以民食為急,國稅為重,擇委里老王恭等督率工役,聚石採木,重為修造,匝一歲厥工告成,雖曰勞民,實有利於民也。

同樣多次修繕,廣通水利的還有“盛水堰”。

此堰的歷史比之千工堰更為悠久,來頭也更大,為春秋時著名軍事家伍子胥所建,明弘治年間與嘉靖年間,在水利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得以兩次重修,終使水利於民。

《萬曆鄖陽府志》:弘治中,都御史王鑑之檄府重修,有碑,立迎恩觀。

《鄖臺志》:嘉靖二十二年,八月,都御史王守……重修武陽、盛水二堰。

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當然,流民問題的解決,並非一蹴而就,也並非僅靠上述兩方面舉措,就能徹底解決,雖然上述舉措在實施後頗有成效,但也只是暫緩流民帶來的各種壓力,歸根結底,還是由於社會的不公與貪汙腐敗,以及國家內部的頑症遲遲得不到解決,才使得流民問題分多個時期不斷擴大化。

所以站在後世的角度來看,這或許也是歷史帶給我們的經驗與思考,如何處理貧富差距,如何使人人安居樂業,不必擔心眼前能否果腹,也是自古到今一個國家,乃至民族發展,所要考慮的立身之本。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要愛好和平。

歷史上多次的流民問題,如元末明初,甚至一直延續到明朝中葉的流民大亂,都是由於戰爭。

可以說如果不是連年戰亂,誰又心甘情願拋棄家鄉,拖家帶口不惜輾轉千里,也要在一處陌生的土地另謀新生呢?

願世界和平。

——————


朱元璋封地封山,禁止逃難的流民入內,背後的真相引人深思

——————

參考文獻:

《明紀事本末·卷三十八·平鄖陽盜》:荊、襄之上游為鄖陽,鄖,古麋國,春秋時為楚附庸,地多山。元至正間,流賊作亂,終元世,竟不能制。

《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傳第四十七》:成化二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撫其地。歲凶振救,民無流移……荊、襄流民數十萬,朝廷以為憂。

《明紀事本末·卷三十八·平鄖陽盜》:明初命鄧愈以大兵剿除之,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

《鄖臺志》:鄖在萬山,自古無井,民惟飲江水。

《明史紀事本末·第三十八卷·平鄖陽盜》:成化元年,有石龍,號石和尚,糾合馮子龍數百人,四散剽掠。(劉)通令男聰約子龍舉事,乃於大石廠立黃旗聚眾,據海溪寺稱王,偽號漢,建元德勝……經條上三事:曰荊、襄土地肥饒,皆可耕種,遠年入籍流民,可給還田土,所附籍者領田土力耕,量存恤之,其願回籍者聽……上大是之,命都御史原傑採其言用之。

《鄖臺志》:知府吳遠始於府廨中鑿一井,既而都司各就近鑿凡三井,城人乃得井飲,至今賴之。嘉靖二十二年,八月,都御史王守……重修武陽、盛水二堰。

《萬曆鄖陽府志》:後因人物稀少,堰工浩大,傾塌未修。成化十有二年,鄖西設立縣治,軍民雜處,食力者眾,迨癸丑邑侯劉君理,廣東人,以民食為急,國稅為重,擇委里老王恭等督率工役,聚石採木,重為修造,匝一歲厥工告成,雖曰勞民,實有利於民也。

《萬曆鄖陽府志》:弘治中,都御史王鑑之檄府重修,有碑,立迎恩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