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煙臺市口腔醫院專家為您擊破兒童口腔健康管理3大謠言

水母網3月15日訊(記者 於雪 通訊員 李丹丹 王茜瑋)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

我國12歲兒童恆牙齲患率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個百分點。我國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個百分點。

有的家長會說,我的孩子不就得了蛀牙嘛,會有很大影響嗎?聚焦3.15,煙臺市口腔醫院專家為您擊破兒童口腔健康管理3大謠言。

謠言一:乳牙不重要,反正有恆牙

出生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到2歲半左右20顆乳牙萌出完畢。自6-7歲至12-13歲,乳牙逐漸脫落而被恆牙所替代,在這之中寶寶有6-10年時間是由乳牙陪伴的。

乳牙齲病對兒童的局部和全身都有不良的影響。

乳牙因齲病形成齲洞,造成食物殘渣滯留、細菌聚集,使口腔衛生惡化,影響新萌出的恆牙使其容易發生齲壞;乳牙齲病發展為根尖周炎後,可影響繼承恆牙牙胚,造成恆牙發育異常,並可影響恆牙正常萌出;乳牙齲齒嚴重時或乳牙因齲壞早失,可以造成繼承恆牙萌出間隙不足而發生萌出位置異常,從而導致錯頜畸形的產生;乳牙齲病發展為牙髓炎、根尖周炎會導致牙齒疼痛,導致咀嚼功能下降,影響兒童的營養攝入;齲病轉成的慢性根尖周炎可以作為病灶牙使全身其他組織發生感染,如慢性腎炎、低燒和蛛網膜炎等;乳前牙齲齒不僅影響美觀,還會給兒童心理造成一定影響;乳前牙早失還會影響兒童的正確發音。

由此可見,乳牙是負責為恆牙打根基,只有乳牙保護好,才會有健康的恆牙。

謠言二:邊喝奶邊睡,寶寶睡的香

在臨床上有很多小朋友會有奶瓶齲。奶瓶齲是由於不良餵養習慣引起的早期廣泛性齲齒,如含奶瓶入睡,睡前喝奶不刷牙,牙齒萌出後夜間喝奶,延長母乳和奶瓶餵養時間過長等。

睡眠時唾液的分泌會大量減少,造成口腔自潔能力降低,睡前若沒有徹底清潔口腔,細菌很容易大量繁殖,加上奶水長時間在口腔內發酵,更是增加了小朋友患齲的可能性。

另外寶貝邊喝奶邊睡覺還容易引起吸嗆,當寶寶意識不清時,口嚥肌肉的協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護氣管口,易使奶水滲入造成吸嗆的危險。

煙臺市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專家建議清潔方式如下:在乳牙萌出前可以使用消毒紗布或棉球,蘸取溫水,擦洗其口腔粘膜、牙齦、上顎和舌,注意動作應輕柔;萌出第一顆乳牙後,應戴上指套牙刷給寶寶刷牙或用消毒紗布或棉球蘸取溫水擦拭剛剛萌出的乳牙牙面。

謠言三: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療會影響孩子智力和發育

全身麻醉下兒童口腔治療是一項針對低齡、牙科恐懼症患兒及部分特殊群體(智力發育遲緩、自閉症等)實施常規口腔診療的特色技術項目優點是醫師可以在一次治療中高質高效地完成患兒口腔內所有患牙的治療,特別適用於配合能力差,所需治療牙數多的患兒。

全身麻醉下藥物在患兒身體中產生中樞神經抑制,使其進入意識消失的狀態,這種狀態是可逆可控的。國外全麻下治療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技術已發展的比較成熟,使用的藥物也較為先進,目前的研究表明,全身麻醉下進行口腔治療不會對患兒的智力和發育造成不利影響,煙臺市口腔醫院有著專業的醫療團隊和精良的設備,為整個手術過程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