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常見的「出疹性疾病」系列之五——手足口病

小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系列之五——手足口病

文|宋紅梅

什麼是手足口病?與皰疹性咽峽炎是一回事兒嗎?

顧名思義,手足口病是一種以口腔和咽部黏膜、手掌、足底的皰疹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多發於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同樣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咽部皰疹和發熱為特徵性表現的疾病即為皰疹性咽峽炎,其與手足口的區別主要是沒有手掌或足底的皰疹。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的病原是什麼?

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A71型是最常與手足口病相關的血清型,也是大多數手足口病大暴發的元兇,重型手足口多為腸道病毒A71型感染。與皰疹性咽峽炎有關的主要腸道病毒血清型為柯薩奇病毒A1-6、8、10和22型。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傳染嗎?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流行強度大、傳播快、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其主要通過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傳染源為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在手足口病病例中,病毒還可通過水皰液傳播。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以夏秋季多見,常見於4~9月份,但是四季均可發病。地域分佈極為廣泛,無嚴格地區性。常呈暴發流行後散在發生,流行期間託、幼機構易發生集體感染。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都有哪些表現呢?

手足口病的潛伏期通常為3~5日,但也有2~7日的報道;主要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皰疹;重症病例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患兒口腔中的皰疹疼痛很明顯,因為小嬰幼兒不能主訴疼痛所以主要表現為拒絕進食。部分患兒可有前驅症狀,包括髮熱、易激怒、腹痛、嘔吐和腹瀉等。

小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系列之五——手足口病
小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系列之五——手足口病小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系列之五——手足口病
小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系列之五——手足口病

重症患兒具有以下特徵,尤其3歲以下(特別是1歲以內)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內發展為危重病例,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並及時到醫院就診:

持續高熱不退

精神差、嘔吐、肢體肌陣攣,肢體無力、抽搐

呼吸、心率增快

出冷汗、末梢循環不良

高血壓或低血壓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

高血糖

皰疹性咽峽炎的平均潛伏期為3~5日,變化範圍為1~10日。典型表現為突發高熱,有時發熱可高達40℃以上,並可能伴有抽搐。在不能用語言表達的嬰兒和年幼兒童中,常表現為厭食、嘔吐和易激怒/易激惹,年齡較大的兒童可能也會訴不適、頭痛、咽喉痛、吞嚥困難和腹痛。

手足口病通常是一種輕微的臨床綜合徵,症狀和體徵通常可在7~10日內完全消退。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非常良性的疾病,極少見併發症發生,通常在5~7天內恢復。

對於腸道病毒沒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療可用,治療措施主要是支持和對症治療。確保患兒攝入足夠的液體很重要,以免脫水;冷的食物(如棒冰和冰激凌)有助於緩解口腔或咽部疼痛;軟的食物(如布丁和果凍)可能更容易吞嚥。

對於不能充分飲水來維持水合的兒童,應住院進行胃腸外液體治療。

重症或有併發症的兒童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於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通常不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有哪些預防措施嗎?

小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系列之五——手足口病小儿常见的“出疹性疾病”系列之五——手足口病

輕症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

特別提醒家長:如果您的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在他/她生病的第1周內請不要讓他/她接近其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