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选择放弃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的国家(瑞典、英国),今后会不会首先获得全民免疫?

李蕾


我们国家全力研发疫苗吧,接种疫苗产生免疫才是正道。科技发达的今天,让人自然感染病毒,让死剩者获得免疫,不是人干的事


股海野钓


英国首席科学顾问瓦伦斯的一番言论,让“群体免疫”上了热搜,持同样态度的还有瑞典,相信随着疫情的蔓延,还会有欧洲国家出台类似决定。那么,什么是“群体免疫”呢,其科学依据是什么呢?

简单点说,群体免疫就是不去刻意的治疗某种传染疾病,让这种疾病在群体中流行,进而让人们对病毒免疫,让下一代免疫力更强。

这一举措在人类对抗麻疹的时代就已经存在,科学家发现,给一定数量的儿童注射了麻疹的疫苗后,就会减少其他人得麻疹的几率。假如某个人得了麻疹,但周围的人都已经注射了麻疹疫苗,那么这种传染病就很难扩大传染。相反的,如果居住在一个疫苗覆盖率很低的区域,疾病会快速通过人口进行传播。

而按照瓦里斯的估算,必须有60%以上的人染病才有可能获得所谓的“群体免疫”,也就说,需要4000万英国人染病,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考虑到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即便是1%,也会有40万人死亡,如果按照意大利现在7%的死亡率,会有近300万人死于非命。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英国二战死亡人数也不过40万!

如果英国瑞典铺开推行“群体免疫”,会不会首先获得全民免疫呢?

有可能,但很危险。

我们认知的所有可能性都是基于现有知识的衍生或者推理,即便是语言,也是已有世界的描绘和道理的总结,在最终结果出现之前,都是可能,不绝对。

新冠肺炎能够给世界带来这么大的恐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一种崭新的病毒,其源头、传播、致病机理、后果都没有被完全掌控,盲目使用过去的经验可能带来潜在的危险,比如说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大规模变异,超出了原有的边界,引发更高死亡率;再比如说病毒感染带来了不可逆的后遗症,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等等。

这些都是现在难以把握和控制的!

网络上之前曾经流传一份报告,提及新冠病毒有可能攻击男性的睾丸,影响生育能力,建议没有婚育的男性患者事后到医院检查。如果这是真的,会不会对英国社会造成更大冲击,例如婴儿出生率降低?不孕不育增加?医疗成本上升?

而在许多国家已经采取遏制战略的情况下,几个国家实施全民免疫,意味着整体抗击方案的矛盾,有可能带来更多的交叉感染,破坏了实行遏制战略国家的抗疫成果,引发衍生灾害。

在日慕乡关看来,英国的做法更像是基于现有能力的权宜之计。比起严格管控的中国,英国的社会管理能力没有办法做到封城封国,也无法调动充足的资源来应对急速上升的感染患者,只能采取这样一种看起来近乎荒唐的手段,恐吓那些蠢蠢欲动的百姓,将他们困在家里,将疫情拖延到夏天或者疫苗的诞生。

许多人认为英国政府就是不负责任,不敢担当,不愿意采取强力手段。

这种说法低估了英国社会的治理难度和百姓意愿,混淆了国情。

英国是全世界最为讲究人权、自由的国家,公元11世纪,诺曼人成为英国国王后,权势熏天,英国百姓和贵族十分不满,他们联合起来与之对抗,终于在1215年逼迫金雀花王朝的约翰王签署《自由大宪章》,奠定了英国社会的基础。《自由大宪章》也被认为是英国立宪制的法律基石。

无数先辈用血泪铸就的传统,很难因为一场瘟疫就全部摧毁,任何一届英国政府都不敢冒这个风险,即便他们想用强力手段压制,也做不到。例如3月14日晚,英国摇滚乐队“立体声学”在威尔士首府加的夫举行2020年巡回演唱会,数千乐迷聚集现场,而3月15日英国的一场马拉松也照常开跑,现场大约有6000名参赛者。

当然,这不代表英国人就不害怕疫情蔓延,“群体免疫”的说法问世以后,英国政府遭到了各方面的谴责和非议,政界、文艺界、学界、体育界都有人表达相反意见,言辞更激烈的是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的主编Richard Horton,称英国政府的决策并不是依据科学做出的,而是在拿公众的安危玩儿“轮盘赌注”,是个重大的错误。但目前看来英国政府并没有改变的打算。

一则“群体免疫”只是个口头式的说法,英国政府并不真正打算让疫情自由发展,与之配套措施源源不断,3月17日,英国出台了总额高达4500亿英镑的一揽子计划,对抗新冠疫情。

二来说归说,做归做,反对的话谁都能说,真做起来,还是要看手中的牌面。缺乏医护人员和防护材料的前提下,全部收治,有可能导致医疗系统的崩溃,到那时英国将全军覆没。至于这种做法对不对,也有待观察,截止17日,英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数达到1950例,死亡71例。当日新增确诊病例407例,又一次刷新了单日新增记录。

至于获得全民免疫,那是一个未知的场景,对我们来说,当下要做好对英国输出病例的管控,改变不了世界,就只能改变自己!



日慕乡关


所谓的自然免疫是要付出绝大多数人生命的前提下,1000万得死800万,剩余200万有较小可能,1000万死900万,剩100万几率较大,1000万死950万,剩50万几率很大。也就是你得准备95%的人死掉,剩余的5%肯定自我免疫成功。可能没有哪个国家能承受,最大10%是登天的比例不要奢望。

人类古代为何死人这么多,而且都不够长寿,其中就是疾病的问题,疾病是最大问题,其中病毒是发病的核心,特别是遇到大瘟疫,比如欧洲古代就有因为病毒一次性死5000万人以上的历史,而且还是在医疗的情况下,不过那医术几乎是忽略的,和现在英国推出的自我免疫是一样的。

现代医学免疫系统进步的一点就是研发疫苗,快速取得需要牺牲很多人生命换回的免疫功能,英国等推出的言论等于否决了无数年来人类医学研究的成果,很讽刺的是天花病毒疫苗是英国人研究出来的,英国老祖宗被现在的英国挖开了坟墓,而且还指着祖先尸体大谈自我免疫。

放任病毒,人不积极应对,是对现代医学赤裸裸的强奸行为,同时是对人基本生命的不尊重,在没有生命保障的前提下,其它所谓自由,民主就是一张白纸。英国等国必将为其愚蠢付出惨烈的代价,拭目以待!



一条大笨鱼


面对汹涌来袭的新冠疫情,一直处于长期和平时代的欧洲国家有些支撑不住了,像瑞典、法国、德国等国家只对重症患者进行救治,而对轻度患者就不采取任何措施,让其自行回家隔离。而英国政府更是抛出了 “群体免疫”的説法,希望60%的民众都感染上了新冠肺炎,以增强全民免疫力的奇谈怪论。

目前欧洲各国都被疫情弄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而英国在无法获得外援的情况之下,也只能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投给最需要诊治的人身上。英国放弃抗击新冠疫情,采取“群体免疫”的做法,也是无奈之兴举。英国总人口有6600万人,如果人人都进行新冠试剂检测这个根本不现实,只能对新冠疫情重度患者进行治疗。而广大英国民众,那只能采取“群体免疫,产生抗体”,自求多福了。

不过,国内专家认为,英国政府怎么可以放任让全民感染新冠肺炎呢?新冠病毒会不断地变异,英国又是老龄化社会,死亡率也很高,已经达到6.8%,那英国就要付出6600Х6.8%Х60%(英国疾病控制给出的大致感染率)=269.28万,若病毒一次变异结束后,再死亡270万人?那用不了几次变异,英国就彻底完蛋了。

而我们认为,即使英国、瑞典的政府再不了解新冠疫情,也可以从他们国家的流行病学专家那里获得!显然,欧洲国家现在是出于以下几种考虑:第一,像英国这样的国家,由于跟我们国家意识形态的不同,不可能全面封城,但为了警告民众,出门要戴口罩、尽量不要聚会、见面不要拥抱和握手,英国政府就把问题説得更加严重一些,这样可以引起国民的高度重视,尽可能的让民众响应政府的号召。

第二,再过一二个月天气就要热起来,新冠疫情会自动消失,政府为此的压力可以减轻。再説,专家们告诉欧洲国家的政府,病毒传播毒性越到后面越来越弱,政府即使不管人也不会死光。新冠疫情最多死多一点,与流感一样,反正也不会死光,就把新冠当作流感吧!欧洲国家人数并不多,人员流动也不大,即使有新冠疫情爆发,死亡人数也不会超过流感。

第三,美国方面都在研制特效药——瑞德西韦,就是美国医药公司吉利德研发出来的,本来是对抗埃博拉病毒的,现在对于抗击新冠病毒特别有效。此药目前正在临床检测阶段。一旦研制成功,英国有了对抗新冠疫情的特效药,英国也不用被迫全体“群体免疫”了。如今,英国政府在目前情况下也只能集中有限资源治疗重症患者,并且等待抗疫特效药的出炉。

面对新冠疫情来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政府会弃民众于不顾,但是欧洲各国都已经自顾不暇,在别人指望不上的情况下,只能是自我重点防护了,现在不管是英国也好,瑞典也罢,只是在做最坏的打算,他们更寄希望于天气转热,病患者自愈,或者抗疫新药的上市,以解燃眉之急。如果这次新冠病毒疫情一直持续下去,没有其他利好,那英国首相所説的让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疫情,也并非是危言耸听。


不执著财经


有媒体称英国有意全民感染,以获得集体免疫力。但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理论上没有问题,特别对于普通感冒类病毒,这种方法可行,而且也是人类几千年与病毒斗争的一种平衡状态。但此次疫情不同于普通病毒,如果不积极应对,将会带来重大人员伤亡,这也是我们国家总结的经验教训。放弃积极抗疫手段,不是这些国家不愿意去面对,而是手足无措,没有办法,特别是西方与我国国情的巨大差异,要采取我们这样的14亿人同步停工停学根本不可能。不见棺材不落泪,真正到了无法收拾的那一刻,后悔晚已。但愿百姓平平安安。


域外回声


会的,毫无疑问,因为没有获得免疫能力的民众已经走了,而且很不安详。剩下的,如果不小心在后面卷土重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凉了,对不起,一定是你的免疫力不够强,或者说对上帝不虔诚。

120年前的义和团也是这样“刀枪不入”的,因为不虔诚的信徒都死了。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你会发现虽然瑞典和英国的国民人数越来越少,但免疫力越来越强,这种几乎不费任何成本就能让全民拥有对新型冠状病毒强大免疫力的方法,简直是西方世界的福音。

所以静夜史认为,这必然会成为西方国家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新方法,西方也将再度引领世界1000年!

有时候,夺人生命健康的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为是的自欺欺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说新型冠状病毒被打败,那一定是类似于甘地那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模式那样,病毒被感化了,而后产生了无地自容的愧疚感。

一直以来,关于如何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各国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采取了雷厉风行的防控政策,并依靠极其强大的组织协调及后勤保障能力,更有赖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医务人员的牺牲奉献精神,终于成功的遏制了疫情的大规模传播。

而就在我们的疫情拨云见日的欣慰时刻,其他国家的疫情却纷纷急转直下,尤其是意大利。

虽然是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但因为意大利政府在疫情前期的不以为然以及所谓民主和自由体制在组织动员和资源协调方面的巨大缺陷,导致意大利在2月21日“1号病人”横空出世后,其疫情迅速急转直下。

而更可怕的是,作为如假包换的欧盟成员国和名副其实的申根国家,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的边境在事实上是形同虚设的,也就是真正的有国无防。所以意大利的疫情也迅速地向德国、奥地利等国蔓延,欧洲各国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作壁上观甚至冷嘲热讽后,开始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冲击下自顾不暇。

不过,欧洲国家除了意大利这个猪队友外,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慌失措,因为它们早就想好了应对之道,那就是投降,或者以体面的方式投降,而这种应对之策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瑞典政府放弃了对轻症患者的检测和治疗,并且不再对外公布本国疫情。而英国更是直截了当的表示要通过让60%国民感染的沉痛代价,与新型冠状病毒达成全民免疫的“协议”。

80年前的1940年,面对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丘吉尔表示为了打败纳粹德国,他愿意和魔鬼,也就是斯大林结盟。

80年后的今天,英国首相约翰逊再度祭出曲线救国的杀手锏,并沉痛地表示为此会有大批国民因此离去。

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居然有超过50%的民众对英国政府此举表示理解。

毕竟按照欧洲政客们的解释,即便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能够得到有效遏制,作为一种全球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极有可能在未来经常造访甚至一年一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像我们这样的封城停摆就显得用力过猛,按照所谓的自然规律淘汰掉抵抗力差和没有免疫力的人群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毕竟这里是达尔文的故乡,是自由和民主的天堂。

不过想想“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由民主价值观,恐怕西方的政客们也会忍不住笑得前俯后仰。虽然都是纳税人,但民众有什么资本奢求政客为自己的利益代言?

都说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在静夜史看来,虽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欧洲各国而言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灾难,但却也是解决老龄化问题和消灭贫困的最佳方式。

因为老年人抵抗力和免疫力弱,在疫苗尚未诞生的情况下,死亡率必定远高于年轻人,而贫困人口虽然有所谓的免费医疗,但它们的资源远不能和中产尤其是上层相比。所以按照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的理论,他们必然要被首先淘汰,而剩下的人则产生了强大的免疫力。

而人口少了,不仅不堪重负的高福利制度能得到缓解,社会动荡更会大大减轻,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不仅剩下的国民欢呼雀跃,早就想要鸠占鹊巢的黑人等早已急不可耐。

而不管瑞典和英国政府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表现得多么现实,静夜史都相信,这样的决策绝对是贻害无穷的。因为病毒从不嫌贫爱富,而且是全人类公敌,所以它不会因为你的缴械投降或投机取巧而网开一面,以赌博或自暴自弃的心态面对疫情,迟早会被疫情折磨得痛不欲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英国、瑞典等国家想通过不抗击新冠病毒,甚至让全国60%的人感染来获得群体免疫,真是异想天开,这是他们的政府愚昧无知的表现,是在拿老百姓的姓命开玩笑,作试验,草菅人命,一旦这样做,将一发而不可收拾。

新冠病毒与H9N1不同,传染性和危害性也强多了。一八年西班牙流感,全世界死了那么多人,怎没换来美国的群体免疫?今年感染和死亡人数还是如此之多?出此下策,是他们要作死的节奏,表面上打着民主自由的幌子,暗地里不顾人民的死活,亦或是他们想通过此另类途径来弃老人化?

现在,中国国内的疫情已基本控制,欧洲正成为新的风暴中心。最近,英国首相约翰逊说轻症患者留在家,把医疗资源留给医生和住院病人,瑞典也表示不再统计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放弃抗击的积极措施,任其泛滥下去,恐怕局面并非按他们预期的发展。其一,即使按最低死亡率计算,也要死掉几十万人,其二,病毒还存在进一步变异的可能,到时能否免疫还是个大问号,其三,有些轻症患者在无预警情况下,骤然进展至危重状态,加重了医疗系统的负担,救治是极其困难的,到那时恐怕已经失控了,四 、武汉当时已感染了那么多人,怎未获得群体免疫呢?五、即使治好后,其后遗症还暂时不得知,像03年的SARS病毒治好后,有些人骨头变得像塑料一样脆,一不小心就会在运动中断裂,其危害是非常大的。

由此可见,英国和瑞典等国家这样做是很不负责任的,也是很不人道的。人类历史上,只有在文明社会之前医疗资源极度溃泛的情况下所做出的不得已的选择。想要做到群体免疫,研究出疫苗比用全民感染来免疫代价要小得多,也要少死千千万万的人。从此也可看出他们政府的无能和制度的缺陷与漏洞,也为自己生在强大的祖国而自豪!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为防止交叉感染,防止病毒输入,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敲响警钟,特别是那些机场、港口、边关、外事部门,更要严防死守,把住国门,防止武汉的悲剧在国土重演!


似水丿流年72290


现在这个死亡率,是在医疗手段干预的情况下得出来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国家的致死率不同,治愈率不同的原因。

本身各国医疗水平就参差不齐,加上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医疗水平再高也架不住量太大,有些国家确实在某些方面医术更好,但是整体规模不大,特别是私立医院林立,想让这些私人医院去援助国家接诊病人,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西方别看平时富豪喜欢捐款,那是因为他们也需要用慈善基金来规避很多税,比如遗产税,弃国籍税,赠与税等,所以比起高昂的各种税,不如把钱捐了,还能抵税,又能获得一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但是像私立医院这种面对群体性传染病时,他们都不愿意接待,日本就是这样,因为有一个私人医院发现新冠病毒患者,结果整个医院被封锁,损失很大,所以私人医院不愿意去冒这种险,毕竟出了新冠肺炎,还有其他患者需要治疗,钱可以照赚,但没什么风险,政府很难通过号召来召集这些私立医院为普通人服务,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医疗系统更容易崩溃。

现在有的国家因为国内疫情失控而不得不选其他道路,那就是让病毒尽快传播,英国就表示只要和患者达到60%的比例,那么就会产生群体性免疫,实际上英国这样做是为了减少经济的损失,如果全国封城,对英国的冲击是很大的,他们负担不起这个,因此才选择了一条很极端的道路,据悉这种方法可以导致20万人死亡,但是却可让更多的人得到免疫力,从而战胜病毒,难道不是为了让人口结构发生改变?怎么看都觉得可疑。

不知道英国为何会采取这样的方法,毕竟这种病毒不像是流感,会自我产生免疫力,他是让肺部出现问题,到时候整个肺部的肺泡会被粘液充斥,当氧气无法在肺部发生置换关系时,人就会缺氧呼吸困难,最后在窒息中身亡。

除了肺部它还会攻击其他器官,比如脑部,之前日本就有这样一个病例,所以如果得上这种病,死亡率真的很高,现有的死亡率是在医疗介入的情况下得出的,仅靠抵抗力是不可能的,不知道英国政府的这一种无言乱和计划,有没有得到英国卫生部的认可,我一个门外汉都知道这么做是不符合常理的,英国卫生部就看着首相这么做?

这种病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和非典不同,就是治愈以后,有部分人会出现病情反复,而且这种病毒很狡猾,就算测试出身体呈阴性,肺部也未必没问题,如果不做肺部CT,是不可以随便就宣布患者治愈的,之前有个人出院隔离期死亡,虽然身体呈阴性,但是肺部仍然有问题,拍了片子却没有重视,结果在隔离酒店因呼吸阻塞死了,所以这不是什么简单的用免疫力就能扛过去的。

如果瑞典和英国真的采取这种方案,到时候不仅仅是英国和瑞典人的灾难,那简直就是人类的灾难,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有这种病毒都是威胁,都会影响其他国家,真怕英国,瑞士推出这种“对抗疫情”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国家跟着他们学,到时候人类恐怕都得被他们连累。


风云一点通


我就不多说了,自己看图



忘天之蛙


所谓瑞典“投降”之说可笑。一瑞典是世界上医疗水平、医疗保障程度、医疗福利待遇最高的国家之一。比如外国留学生,包括中国留学生都享受免费医疗。

二瑞典放弃轻症检测、统计,但并未放弃治疗和控制疫情。因为全部免费,不像中国,不确诊者需自费。所以,当然也不会有瞞报者。把检测占用的医疗资源全部用于患者诊疗,是明智之举,何来“投降”之说?

有专家说,此次疫情因国民素质所反应出的极端情绪,一是恐慌,二是自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