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的安溪鐵觀音,製作的辛苦

首先,這次來了解一下六大茶類中的青茶,也就是烏龍茶。而烏龍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鐵觀音了。

安溪鐵觀音,又稱為閩南烏龍茶,是烏龍茶類的鼻祖。其工藝最早在清朝雍正年間定型。

上好的安溪鐵觀音,製作的辛苦

安溪鐵觀音有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的綜合品質,最大的新茶特徵就是有音韻,有持久的蘭花香。早些年間,中國出的大部分都是綠茶,安溪也是一樣,當地山區廣闊,一眼無際的山,當時的茶農去採茶需要走很遠的山路,而在採摘回來後,因為路途的顛簸,就使得采摘的鮮葉有一些微發酵,在炒制的時候發現有花香,品嚐起來也沒有綠茶那麼苦,就產生了新的工藝。

上好的安溪鐵觀音,製作的辛苦

傳統制作鐵觀音,氣候有很大的決定因素。鐵觀音的原料是對夾葉,採摘以後需要進行萎凋,講葉子表面的蠟質去除,便於葉子走水,如果走水不好葉子容易有腐臭味,再後就是靜止還陽,最後通過搖茶才能使茶葉水分平衡。

上好的安溪鐵觀音,製作的辛苦

鐵觀音的製作難就難在做青,鐵觀音的發酵程度是中度,需要控制走水的時間,同步殺青,最後團揉,這需要在一天內完成。傳統的鐵觀音經過團揉外表很特殊,俗稱“蜻蜓頭”。

上好的安溪鐵觀音,製作的辛苦

而鐵觀音在2010年之後也是遭遇滑鐵盧,導致其銷量暴跌,與現在的白茶市場可以說是正好相反,當時的茶農模仿臺灣烏龍茶的做法,使得鐵觀音的成品茶發酵度不夠,喝了使人難受,從此一蹶不起,到現在也沒緩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