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浙江女作家,茶文化學者。在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評選中,王旭烽憑藉小說《茶人三部曲》的前兩部獲獎,被認為是一匹“黑馬”。即便榮膺國內長篇小說最高獎,王旭烽一度更看重的自己的身份是“茶人”。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茶和杭州這座城市,成就了她的寫作和生活。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王旭烽就是這樣一名把杭州茶人生活的傳奇面貌寫出來,並與世界分享中國茶文化的愛茶人。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曾經是文藝青年和工廠女工

  1955年,王旭烽出生在浙江平湖,她的成長經歷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

  1972年王旭烽高中畢業後,因為有音樂特長,成為留校的21名老師之一。原計劃兩年後像下放知青一樣,可以推薦去上大學,沒想到不久之後因時代風波而耽擱,王旭烽等一批留校學生被安排到相關企業和單位工作。在這次分配中,王旭烽來到杭州市拱墅區街道辦的殘疾人福利廠——長征無線電元件廠工作,每天跟殘疾人在一起上班。從那時起,王旭烽做了4年的工廠女工。

  就是這4年的女工生涯,影響了王旭烽後來的一些人生觀念。“那4年工人生涯,基本奠定了我的人生定位。”王旭烽回憶說,當時她在的單位是福利工廠,工人全部由底層弱勢群體構成,主要是殘疾人。和弱勢群體共同工作的經歷,讓她在青年時代確立了弱勢群體的立場,至今不曾有任何動搖。“以前讀作家方方的個人經歷,總會看到她說自己當過4年搬運工人。而我則是和殘疾人朝夕相處過4年,在車間當了4年繞線工人,還是在那裡考上的大學。這對我意義頗深。”王旭烽說。

  和那個時代的很多愛書人一樣,在圖書這類精神食糧貧瘠的年代,王旭烽工作之餘也千方百計地找書讀。她說,那時期除了讀四大名著之外,就是《牛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斯巴達克斯》等英雄系列。靠著紮實的學習功底,1978年3月,王旭烽作為恢復高考後第一屆大學生,進入高等學府深造。陰差陽錯的是,原本打算考中文系的她卻被歷史系錄取,轉系不成,王旭烽就擠時間去中文系旁聽,同時學習了兩個系的課程。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大學期間,王旭烽開始了文學創作。大二那年,她創作了一個《承認不承認》的話劇,演繹青年人的信仰、愛情和生活。這部戲在首屆大學生戲劇節上公演後,一舉奪得了戲劇節劇本創作獎和演出獎的雙獎,劇本後來發表在浙江省群藝館主辦的《文化娛樂》雜誌上。循著這份創作的熱情,王旭烽大學畢業後在報社的副刊部工作了一段時間,並且發表了一些有影響力的作品。

  不過在那時,王旭烽並沒有想到自己的人生會與茶和茶文化產生密切的關係。1988年8月,杭州市園文局籌建中國茶葉博物館,她進入中國茶葉博物館資料室工作,開始天天與茶葉、茶具、茶書、茶人打交道。自此以後,王旭烽的創作和工作,都滲透著濃重的“茶味”。不遺餘力地書寫茶人和杭州

  很長一段時間,比起作家,王旭烽更喜歡“茶人”這個身份。多數讀者認識她,也是通過她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品《茶人三部曲》的前兩部《南方有嘉木》和《不夜之侯》。

  2000年10月,王旭烽《茶人三部曲》的前兩部與張平的《抉擇》、阿來的《塵埃落定》和王安憶的《長恨歌》一起榮膺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評委會給她的評語是:“茶的清香、血的蒸氣、心的碰撞、愛的糾纏,在作者清麗柔婉而勁力內斂的筆下交織;世紀風雲、杭城史影、茶葉興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帶,溶於一爐,顯示了作者在當前尤為難得的嚴謹明達的史識和大規模描寫社會現象的腕力。”王旭烽的獲獎也打破了茅盾文學獎自從設立以來,沒有茅盾家鄉浙江籍作家獲獎的局面。

  《茶人三部曲》是王旭烽進入茶葉博物館工作不久後開始寫的,全書以江南杭姓茶葉家庭六代人的命運沉浮為主線,將中國茶文化史和中國近代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小說從1863年太平天國撤出杭州城寫起,寫到1998年由全世界茶人捐資修建的杭州國際和平館揭幕為止,堪稱是中國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長篇小說。在這部作品出版20多年後回看,王旭烽對《茶人三部曲》基本是滿意的,不過也有遺憾之處。“書中對茶人的生活描寫還不夠紮實,也有在茶文化知識上的欠缺甚至失誤之處,還應該有更大的精神和生活空間可以展示。”王旭烽說,今天關於“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對形塑人類精神、和平主義的國際精神上的作用”的認知,當時都還沒有今天的認識定位。“當然或許有了這樣的理性認識,未必對文學創作的想象力自由度更有好處。”王旭烽說。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包括被稱為“杭州城市名片”的《茶人三部曲》在內的多數著作,王旭烽均是依託她生活的杭州這座城市而寫成,比如小說《斜陽溫柔》、散文集《走讀西湖》等。談到作家和她所成長、生活的城市的關係,王旭烽說,“如果沒有西湖,沒有杭州,不可能有我這樣的作家。”她年輕時有一個小小的個人文學夢想,想搭建一個“紙上的杭州”。後來做茶文化研究、茶教育以及茶的國際推廣等工作,精力不夠集中而有所耽擱。

  “曾經有很多機會離開杭州。之所以留在這裡,歸根結底是因為西湖的文化,這是非常完整的中國文化中的雅文化。”王旭烽說,目前她正在回去寫小說,“還是想搭建一個紙上的杭州。”向世界傳播中國茶文化

  近期,王旭烽一本再版的《茶文化通論——品飲中國》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本書是王旭烽在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學院教學時的講義,7年前曾經出版過。在這些年的教學工作中,王旭烽感覺書中一些知識或陳舊,或有錯誤,加之圖片也不太理想,故而近期轉浙江大學出版社重新出版。“這本書內容分兩大塊,上下卷,上卷是茶文化史,下卷是茶文化十大板塊的內容。緒論部分重寫,搭建了我對茶文化內容和框架的基本系統。”王旭烽說。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從2006年起,王旭烽成為浙江林學院的一名老師,開設茶文化通論課程。這門課程開設十幾年來,王旭烽一直堅持茶人的儀式:上課之前學生給老師上茶。她認為,茶是一個文化符號,必須要有適度的儀式感和程式感,就像京劇臉譜一樣,這是一種情理教學方式。學生也都能理解,即便一開始不理解的,也不會抗拒。

  “中國是茶的故鄉,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喝茶,這三分之二人口正是和諧哲學的實踐者,是中國茶文化可以更為廣泛在世界交流共通、在全球找到更廣泛知音的基礎。……我們藉助中國浙江的綠茶,相會於耶魯大學的校園。東方最美好的和平之飲,就這樣以一種隆重的精神品相與待客之道,融入大洋彼岸的精神生活。”王旭烽曾經在耶魯·紐黑文飯店發表題為《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浙江綠茶的和平之飲》的演講,精闢地闡述了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意義。這些年,王旭烽不僅在中國,也向世界推介著中國厚重而清香的茶文化。

  王旭烽說,她是中國文化執著的愛好者,而茶文化是中國文化中重要的一脈,這兩者有很大的共性。“共性就是和平、內斂、集體主義、樂生。從儒、釋、道三家而來的文化精髓都和茶互滲,比如儒家的禮、釋家的悟、道家的樂生。”王旭烽說,茶的健康和美感是它吸引外國人的地方,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外國人通過茶來學習是最好的。“我的口號是:您想了解中國文化嗎?就從一杯茶開始吧。”王旭烽說。

  在中華優秀的傳統茶文化中,深深蘊藏著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王旭烽說,總有一件事需要人用一生的時間去做,對她而言,這件事就是傳播茶文化。她希望終有一天,會把整個地球鋪成一張巨大的茶席,讓所有人都認識到茶的精髓。孫婷婷 繪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

我要寫杭州、拍杭州,要用杭州人的視角描繪杭州的陰晴圓缺。"

本次王旭烽教授分享的《西湖十景》是一部以杭州西湖為背景,以歷史上的“西湖十景”為切入點的小說集。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十個故事中,《柳浪聞鶯》主寫美院和越劇,有聲有色;《斷橋殘雪》主旨是民間傳說;《雷峰夕照》講的是杭州的文物;《平湖秋月》主題是古琴;《三潭印月》和《南屏晚鐘》主旨是歷史和陰謀;《花港觀魚》說的是金魚;《雙峰插雲》裡有解放軍有愛情。

十部中篇小說既獨立成書,又相互聯繫,共同構成了這部浸透著江南韻味的叢書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其實從1999年開始,我就會在繁忙的寫作任務、教學和社會事務之餘,潛心寫作真正符合自己文學想象的一個系列,最終集成這部《西湖十景》。

我的小說中提供了西湖這一虛構空間,西湖是小說人物精彩紛呈的靚麗舞臺。通過小說的方式切入呈現,使我們瞭解中國文化中重要的一支文化脈絡——西湖。

離美越近,離善越近,通過對真的探訪,達到善與美的統一,這是我對於這本書的看法。

分享會上,王旭烽教授還和讀者粉絲們分享了她關於《西湖十景》的創作歷程。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曾鎮南曾在看完《西湖十景》後這麼稱讚王教授,

“王旭烽完全繼承了魯迅、茅盾開創的現實主義傳統。浙江是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現實主義傳統誕生地。從總體精神上說,我認為王旭烽就是繼承了現代文學當中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在新的時代寫出來的這樣一部重要作品。”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不必抬頭,西湖美景盡收眼底,通過《西湖十景》小說集,且跟隨西湖歷史文化學者、茶文化研究學者、文學大家王旭烽教授一起,在琴棋書畫詩酒花的歌吟慢賞間,進行一場西湖文化深呼吸,享受江南的風雅韻味!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女,國家一級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茶文化著名學者,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代表作品有小說《茶人三部曲》《斜陽溫柔》《飄羽之重》,報告文學《家國書》,散文《瑞草之國》《走讀西湖》,其中《茶人三部曲》獲1995年度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八五計劃優秀長篇小說獎、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王旭烽教授與鬥賢布藝洽談

為了更直觀地看到展示的效果,王旭烽教授與李總經理一行人,直接前往上海布料市場,為展會挑選顏色材質合適的茶席布。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作為合作機構,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學院·中國茶謠大學生創業團隊也參與展會的策劃協調工作。同時,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浙江農林大學藝術學院服裝系作為技術支持,為展會的設計工作做出重要的貢獻。

王旭烽第六屆中華茶奧會演講

一、茶食定義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現代定義:茶與其它人類食材及飲料相合後構成的食物形態。

傳統定義:從廣義說來,是包括茶在內的糕餅點心之類的統稱。從文獻上看來,點心與茶食兩者原有區別,性質也就不同,但後來往往被混同。所以,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茶食往往是指點心。

二、茶食歷史

現代生物化學和醫學研究表明,茶的化學和醫學研究表明 ,茶的化學成分極其豐富,其主要成分有粗蛋白、粗纖維、咖啡因、鞣酸、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 。茶食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1.原始階段

先秦時期,以茶茗原汁原味的煮羹作食為特徵。(菜品)

2.發育階段

漢魏晉與南北朝時期,以茶茗摻和作料調味共煮著飲用為特徵。(芼飲)

3.成熟階段

隋唐宋時期,作為茶佐食,製作各種茶之風味食品。(茶粥)

4.興盛階段

元明清時期,製作各種茶之風味食品為特徵。(早茶)

5.黃金時期

現代社會,以其講究茶食與茗宴品位的科學性、追求豐富多樣化的藝術情調為特徵,形成獨樹一幟的茶膳。(餐飲)

6.未來展望

將茶食品納入食品工業原料,成大工業食品加工鏈條中的重要一環。

三、茶食品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1.茶飲料

在中國除了較多人仍然採用傳統方式泡茶外,各種液體茶飲料也就應運而生。如加速溶茶或原茶製成的冷飲,茶酒等。

2.茶湯飲

以茶作原料,再配以糧食、瓜果之類食品,既可作湯食用,又可保健防病。如紅茶大棗湯、綠茶粳米湯等。

3.茶糕湯

它既屬糕點,可充飢,又具茶味,有提神和助消化的作用。如茶羹、茶餅乾、茶麵包、茶餃子……

4.茶糖果

如紅茶奶糖、綠茶奶糖、茶膏糖等。它們都具有色澤悅目,甜而不黏,油而不膩,清香鮮醇的優點。

5.茶菜

佐以主食的以茶葉為食材加工的菜餚。

6.工業食品添加劑原材料

四、以茶入食的歷史依據

1.文物推測

河姆渡小陶罐,目測口徑約11釐米左右。專家們經過仔細的觀察,發現這件陶罐的外側發黑,看起來就像是煙熏火燎造成的,但最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陶罐內還有一小捆黑乎乎的東西,約有六到七釐米長。專家們有了大膽的推測,有可能是煎中藥的罐子,罐子裡的東西是中藥,而中藥或許與茶有關;也可能是植物菜湯,或許也和茶有關。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2.文獻依據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詩經 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晏子春秋》《茶經 七之事》:《晏子春秋》中說,晏嬰擔任齊景公國相時,吃的是糙米飯,除了三五樣勞菜以外,只有“茗菜”而已。唐代“茶聖”陸羽把《晏子春秋》這段文字引入了《茶經》中的《七之事》裡——《晏子春秋》:“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廣雅》芼茶:“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姜蔥芼之……”,說明當時的飲茶方式是先把茶餅炙烤一下,搗成茶末後放入瓷碗中,然後衝入開水,喝時還要加些蔥、姜等調料。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大金國志·婚姻》:“婿納幣,皆先期拜門,親屬偕行,以酒饌往……次進蜜糕,人各一盤,曰茶食。”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土風錄》:“乾點心曰茶食,見宇文懋《昭金志》:‘婿先期拜門,以酒撰往,酒三行,進大軟脂小軟脂,如中國寒具,又進蜜糕,人各一盤,曰茶食。’”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北轅錄》雲:“金國宴南使,未行酒,先設茶筵,進茶一盞,謂之茶食。”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南北的點心》:“茶食是喝茶時所吃的,與小食不同,大軟脂,大抵有如蜜麻花,蜜糕則明系蜜餞之類了。”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羶:“寶玉卻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瓜齏忙忙的咽完了。”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3.茶饌依據

(1)生活的呈現

以茶入饌

綠茶宜清淡:龍井和雞肉,毛峰和蝦仁,碧螺春和活魚都可稱絕配。

以茶去油膩:滇紅和牛肉,鐵觀音和豬肉,均能去肉羶、增鮮味,提攜“粗鄙”的肉食成至雅之物。

例如:

【碧螺春蒸白魚】 滋味絕美,白魚肉經濃釅的茶水浸泡除腥,再添以鹽和茶葉提味,清蒸後極鮮。

【紅袍肉】 解饞又養人,用大紅袍的茶湯配以大紅袍茶葉燉煮紅燒肉,肉質甜糯,茶香四溢。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茶食

【龍井千層酥】 龍井茶湯 525克;麵粉 1950克;豬板油 600克;牛油 375克;薯粉 300克;泡打粉 3.75克蘿蔔 500克;精鹽 5克;味精 5克;白糖 10克;胡椒粉 3克;生粉 10克。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蘿蔔茶餅】 (1)先將麵粉750克﹑豬板油375克﹑牛油375克﹑薯粉﹑泡打粉拌勻成酥皮,用方盤裝上放雪櫃;(2)用麵粉1200克﹑豬板油225克﹑龍井茶湯525克拌勻並搓至純滑成水皮;(3) 取出雪櫃內已雪硬的酥心,將水皮壓上酥心面,再次放入雪櫃。待雪硬後用酥棍壓薄,疊三次變成四疊,即成蘿蔔酥皮;(4) 蘿蔔餡的製法:將蘿蔔去皮切絲,洗淨,將幹瑤柱用水燉至軟爛並將其用手撕開,用中火將蘿蔔絲與瑤柱絲一起煮調味勾芡即成蘿蔔餡;(5)切件用酥棒壓薄,掃蛋上蘿蔔餡,用中火炸至金黃色。

一盅二件

蘇粵等地的“吃早茶”又有不同的面貌,說以茶佐食可以,說以食送茶也行。茶與食分開,各有各的靈魂,卻相互搭配,給人以莫大的享受。蟹黃湯包、筍丁肉包、蘿蔔絲包、三丁大包、糯米燒賣、千層油糕,是道不盡的吳儂軟語;蝦餃、叉燒包、流沙包、奶黃包、燕窩酥皮蛋撻、番禺鹹水角、豉汁蒸排骨,從嶺南流行至大江南北。在茶樓裡閒坐一兩個鐘頭,沏一壺釅茶,擺幾碟點心,慢飲慢食,真是連做神仙也比不得的生活。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2)華夏各少數民族茶食呈現

涼拌茶;油茶;擂茶;酥油茶;鹹茶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3)各國茶食形態

英國下午茶、俄羅斯茶炊、日本茶道、印度拉茶等。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4.以茶入食的未來可能

茶與飲料的結合:

無酒精,酒精,果汁,調飲。

作為原料:

食品工業的添加劑原料,防腐劑,生產的原材料,食品原料等。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5.吃茶 吃茶

“吃茶”比“喝茶”具有更好的保健效果。因此,日本等國及臺灣地區都非常重視茶食製品的開發。據資料:日本早已推出茶末蕎表面、茶末點心及茶末紫菜湯等食品。我國的臺灣地區已將茶葉碾成粉,經高溫殺菌後,與菜粉、海藻粉、果膠粉、鹽、糖及各種礦物質、維生素等按一定的配比混合製成茶果凍、茶水羹等多種美味食品。還有一些國家也相繼推出茶葉麵包、茶巧克力、嫩茶菜餚等。

這些茶食品風味獨特、口感好,且色、香、味俱全,深受消費者的歡迎。我國內地也已開發出茶汽水、茶啤酒、茶點心等茶食製品,但品種還不多,產量也較少。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茶食製品將會越來越豐富,並必將會進入千家萬戶。生活在雲南西北部深山老林裡的一些少數民族同胞,喜歡用開水把茶葉在瓦罐裡熬的濃濃的,而後把茶水衝放到事先裝有酒的杯子裡與酒調和,有時還加上一個辣子,當地人稱它為“龍虎鬥茶”。喝一杯虎鬥茶以後,全身便會熱乎乎的,睡前喝一杯,醒來會精神抖擻,渾身有力。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王旭烽想搭建紙上杭州?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成長故事和生活花絮

古老的茶葉,在人類演化誕生的過程中,作為採拮的生活原料,以葉片的方式保留至今,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質形態。而今天,我們再重新認識,挖掘一片葉子中的寶藏,為人類繼續做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