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老將挺身而出:我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通訊員:簡文楊 戴希安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剛剛到崗不足1個月的中山六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春華主動請戰,於1月28日跟隨廣東省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奔赴武漢。對於一個從事重症醫學24年,曾主持組建中山一院東院ICU、又組建中山一院院本部EICU的老醫生,讓楊春華主任管理一個ICU遊刃有餘。但來到武漢市漢口醫院他才知道,這裡的病房和想象中有差距,沒辦法像在廣州一樣開展ICU工作,且危重和重症病人超過半數。整個呼吸七病區共76張床,卻有40餘個危重症,不可能在病區組建一個能同時收治40多名重症患者的ICU。醫療隊員來自18家醫院不同專業,要在短時間內組建一支專業性極強、默契度極高的ICU隊伍,似乎是不可完成的。

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降低死亡率,這讓楊春華這個ICU老兵犯了難。作為病區的治療組組長,一名資深的重症醫生如何發揮自己的應有作用,提高救治率,讓他陷入沉思。

ICU老將挺身而出:我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放下安逸,踐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中國共產黨創建新中國和建設現代化的中國法寶就是靠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每個黨員要身先垂範,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入職六院到崗不足一個月,不顧年齡大、身心還沒有完全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等困難,面對疫情,主動請纓,安撫家人的緊張和擔憂,放棄春節假期,與團隊一起來到武漢,踐行著一名老黨員的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榜樣力量。

同時,作為臨時黨總支副書記兼第一臨時黨支部書記,他不僅領導本組的黨員積極發揮黨的先鋒帶頭作用,而且大力鼓勵和幫助年輕的同事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幫助年輕人快速進步。抵達武漢便立即召開了支部擴大會議,邀請非黨員同志一起參加。在黨員同志的感染和帶領下,目前楊春華所在的第一臨時黨支部成員已全是黨員或預備黨員,他們一個個發揮了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近日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的陳雷同志不僅能幹好本職工作,還經常協助隊裡其他同事,幫忙查漏補缺;孫小玉護士細心護理84老奶奶的故事也被央視等多家媒體爭先報道。

一個優秀的領導,應團結大家充分發揮集體作戰優勢。醫療隊隊員來自5地市、18家醫院,作為組長,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時,還要及時發現和表揚隊員的優點,調動他們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ICU老將挺身而出:我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發揮特長,用專業技術救死扶傷。

剛來武漢,大家經驗不足,排班過於頻密。作為一名抗擊過“非典”的老將,楊春華根據經歷SARS的經驗,抗疫不會短期內結束或中間換防,班次過密不利於隊友休息,不利於持久戰和節省防護物資。他發現並提出改善建議,後面的排班採納了意見並不斷調整,為持久戰做準備。他記得,最開始的第一個夜班1小時收了4個病人,還包括一個危重搶救,卻只有3個當班醫生,夜裡護士也少,在軍醫大學習過如何處置大批傷病員的楊春華立馬幫忙處理,並建議今後收治病人時機和一次性收治量,以及病人出院應進行隔離觀察,以免病人出院將病毒傳染他人。

呼吸七病區76張病床,60%以上是重症或危重症,相當於每天都有40多個重症和危重症。按照重症或危重症人員配置需要護士120人、醫生40人,這還不包括輕症和普通患者。況且病房沒有護工和其他工人,醫療隊的人手遠遠不夠。在這種條件下,他們要圓滿完成任務,必須有高效合理的方案。楊春華所在醫療組根據指南,做了一個優化治療方案,以減少醫護不必要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把時間歸還到病人床邊,提高救治效果。一星期後,病死率和重症、危重症轉化率均明顯下降。

自1月28日晚奔赴武漢,1月30日進病房至今40余天,他們病區共診治160餘名患者,其中重症90來例,危重症20來例;重症和危重症的死亡率低於武漢市平均水平,最近已有10多天保持零死亡率。

ICU老將挺身而出:我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心理疏導,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初到病房,整個病區被恐懼、焦慮和絕望的氣氛籠罩,每天都有病人離去。看著空的床位,其他患者心裡都會暗自猜想“下一個是我嗎?”病房不許留陪人,患者的焦慮、孤獨和無助油然而生;加之醫護人員都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防護面具,也加重了患者的恐懼心理。病人無法安睡、飲食、情緒失控,對自己都沒有信心,極其不利於康復治療。

他們頑強的精神意志和良好的心態可以戰勝一切困難,這是有醫學依據的。

心態是受大腦神經系統控制,也是大腦神經系統狀態的外在表現,心態不好表明大腦指揮系統出了問題,指揮系統的崩潰就意味著失敗。在醫學上,神經-內分泌-免疫密切相關。焦慮會直接影響食慾和睡眠;焦慮引起心跳加快導致肌體耗氧增加,這會直接加重缺氧。

由於一線醫生的病案文書和具體醫療事物眾多,作為二線醫生,楊春華便對病人逐個進行心理疏導和安撫,給他們信心。“大叔,你靜下心來,閉上眼睛,平穩呼吸或深呼吸”,2-3分鐘後又讓他們自己看監護數據,心率下來了,氧合也改善了,再詢問他們自己的感覺,都覺得舒服一些了。楊春華鼓勵他們說,這樣堅持你一定能康復出院!他還告訴患者飲食和睡眠同樣重要,飲食是免疫物質合成的底物來源,睡眠是肌體各種功能進行修復的最佳時機。對睡眠不好的患者用適當的睡眠藥物以保證他們的充足休息時間;鼓勵患者吃飯、病重不能吃者胃管飲食或靜脈營養以保證足夠的營養支持。

楊春華說,一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此次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他希望同事們在救治患者的同時,一定保護好自己!太陽破雲而出,陽光灑滿大地,他相信勝利很快就要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