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浅议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文学创作观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浅议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文学创作观

电影《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和达西


200年前,英国一位乡村牧师的年轻女儿,用她天才般对生活本质的透彻理解,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切体悟,写下了小说《最初的印象》。这就是流传两个世纪,始终被奉为经典名著《傲慢与偏见》的前身。而彼时那位少女作家,就是后来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主要场景设定在一户乡绅人家和周围几英里的方寸之间。既没有十分繁复的人物关系,也没用到曲折坎坷的故事结构。沿着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男主人公达西爱情追求这条主线,用幽默诙谐的笔调,细细描绘出各色人物的本来面目,和人物之间关系的底层逻辑。

奥斯汀说:小说家的使命是用最恰当的语言,把人性各式各样不同的方面,最巧妙地加以描绘,向世人表达他对人类最彻底的了解。在《傲慢与偏见》中,读者可以看到,在关于人性的底层逻辑链上,有愚蠢、庸俗、自大、刻薄,当然还有偏见、有傲慢。

奥斯汀看懂了人性。自大矫饰愚蠢、庸俗伪装风雅、伪善掩盖刻薄,这些存在于十九世纪英国乡村的东西,将亘古长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她理解人性就像皮肤和毛发一样,是人的组成部分。人性是市侩和烦恼的根源,也是人世间一切温情脉脉、悸动人心的基石。

因此,奥斯汀的小说每每历数世人可笑,却总在最后构画出一个Happy Ending的结局。在她的文学创作观念中,始终包含着两个核心词——“热爱”与“同情”。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浅议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文学创作观

《傲慢与偏见》第一版


01 每个人都值得拥有“最好”的结局

对人物命运的处理,最直接地体现了奥斯汀的文学创作观。《傲慢与偏见》中有可笑的人、可恼的人,但没有绝对脸谱化的恶人。作者挖苦、示众这些人物的无聊与荒谬,却善意地安排了每个人的结局。

(1)比如伊丽莎白的堂兄柯林斯

柯林斯是书中最滑稽的丑角,深为教区牧师的身份自傲,每时每刻都把对恩主凯瑟琳夫人的感激和赞美挂在嘴边,阿谀奉承,奴性十足。

他把向伊丽莎白求婚,看成对内贝特一家的恩典。在遭到拒绝后,又认真地以为是女方在欲迎还拒,结果在众人面前出了一个大大的洋相。

柯林斯转而求婚伊丽莎白的密友夏洛特。女方贪恋牧师的薪俸和公馆,而男方娶妻则是为了迎合恩主的期望。这场婚姻在伊丽莎白看来是不幸福的。

两个庸俗的人物,一桩利益结合的婚姻。如果以悲剧收场也完全不令人意外(比如凯瑟琳夫人褫夺柯林斯的职位,这样的安排或许更抓人眼球),但奥斯汀没有这样写。

柯林斯的奴性和无聊当然无可改变,但夏洛特并没有如伊丽莎白想象的那样不幸。她满足于拥有一间自己的厅室,能够时常拜访凯瑟琳夫人的庄园,过起不算富贵但至少衣食无虞的生活。

奥斯汀所处的年代,老姑娘自己没有财产就得寄人篱下,攀上一门好亲戚则全家沾光靠福。因此无论在小说里,还是在现实中,夏洛特和柯林斯这样的结合都不在少数。

奥斯汀不赞成这样的婚姻,但同情并祝福这样的选择。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浅议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文学创作观

电影《傲慢与偏见》—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


(2)再举一个正面人物的例子,伊丽莎白的姐姐简

在一般的观点看来,宾利先生两次来到尼日斐庄园,都表现出对简的强烈倾慕,这是真诚爱情的佐证,两人最终结合顺理成章。

果真如此吗?其实,书中分明指出了宾利的左右摇摆、情义不坚,有两点证据。首先,众人都认为宾利即将向简求婚,他却突然离去,甚至没留一封道别信。其次,宾利很容易地被朋友说服,离开尼日斐庄园以后,再没试图联系过简。这两点对真正处于热恋中的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尽管宾利对简的爱不够坚定,但这不影响两人获得美满的结局。实际上,奥斯汀给每个笔下人都设计了最好的,至少是合理范围内最不坏的结局。

嫉妒心重、阴谋作梗的宾利小姐,最终接受现实,与伊丽莎白姐妹以礼相待。名声败坏的莉迪亚如愿嫁给威克姆,两人靠着姐夫家的帮衬能够度日。自视甚高却才华不足的玛姬,终于不再孤芳自赏,继姐姐们之后融入了当地社交圈……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是奥斯汀小说结局的特点。

在女作家虚构的故事里,包含了她生活的环境,认识的人,体察到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真实世界不尽如人意,但依然值得热爱,值得书写。小说家奥斯汀,把对生活的期待和热爱注入了文字,对笔下的人物给予真诚的同情和祝福,这是奥斯汀用文学对现实世界的回应。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浅议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文学创作观

电影《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姐妹


02 小说是简·奥斯汀的世界,也是她人生故事的一部分

文学创作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需要糅合个人情愫。除此以外,让简·奥斯汀成为不朽的,还有她真实的感情经历。

在奥斯汀为人所知的感情经历中,最主要的有两段。其一,是握有巨额财富,热情追求奥斯汀的卫斯理先生。尽管对方条件优越,但奥斯汀拒绝嫁给没有爱情的婚姻;其二,是与彼时一无所有的勒弗罗伊先生,两个人真心相爱却抵不过贫穷的阻挠,为此奥斯汀终身未嫁。

时代所限,除了一些间接资料,人们无法直观回溯奥斯汀和勒弗罗伊的爱情有多么深刻,但奥斯汀的真实故事,还是在文学创作中留下了不少印记。可以说,《傲慢与偏见》中主人公始于坎坷、终于圆满的命运,是现实中奥斯汀姐妹命运的另一个版本(奥斯汀姐姐卡珊德拉的未婚夫意外去世,后终身未嫁)。

从这个意义上说,奥斯汀撰写的是自己的故事,她热爱有遗憾但依然美好的爱情,她同情所有两情相悦的男女,愿意用文字成全他们的幸福。

顺便说一下,勒弗罗伊后来成为苏格兰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他给女儿取名叫“简”。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浅议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文学创作观

勒弗罗伊像


03 时代赋予奥斯汀的文学创作精神

这一节的小标题,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笔者在此没有能力完全展开讨论。但是,作为一个引申的角度,还是可以试着从奥斯汀身处的年代,来探究一下时代精神,对奥斯汀文学创作可能产生的影响。

《傲慢与偏见》的创作年代是1796-1797之间。在此之前的几十年,欧洲产生的重要思想包括:卢梭和伏尔泰的“天赋人权”,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和人性论,康德的以人性眼光看待人等等。

在社会发展方面,始于十八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到了此时由于蒸汽机的出现,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因此,奥斯汀文学创作的年代,是启蒙运动思想开花散叶,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

时代精神以人的自由、平等、独立为核心,将追求人的幸福提升到构建社会基础的地位。这与奥斯汀文学中,热爱生活、追求幸福,重视人、同情人的理念是相一致的。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奥斯汀的文学创作观,笼罩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时代精神之下。

04 结语

从奥斯汀创作《傲慢与偏见》至今的两百年间,人类社会在政治、科技、文明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但还有更多根植于人性和社会关系中的东西是不变的。

今天我们再读奥斯汀,依然能感受到故事的价值和人物的魅力,能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和心绪,这是奥斯汀用“热爱”和“同情”的文学创作观,在书中留下的“无音之音”。

虚构与现实共鸣,产生更加悠远的回声,成为自那个时代起,传至两百年后今天,依然最撩动心弦的音符。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浅议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文学创作观

10英磅纸钞上的奥斯汀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