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疫”線綻芳華

我前段時間做夢,夢到自己,在火車站,對著每位旅客說:“請登記健康雲信息”。現在做的夢說的是英語:“歡迎您來到上海,請先向我們的警察出示一下你的護照。”每天說的次數太多,以至於做夢都是這些話。

----------靜安區退役軍人局楊瑩抗“疫”日記

花開“疫”線綻芳華

從一個連防護等級也分不清楚的菜鳥變成有經驗的抗“疫”能手,楊瑩告訴你,只需要一天。

凌晨4點出門,頂著寒風,來到上海火車站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整個道口,就她一位女生,作為首批奮戰在上海火車站的防疫工作者,經歷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每天大幅增長的時期,

在火車站,人頭攢動,不僅要做好登記工作,還的保護好自己,14天的工作下來,楊瑩儼然從一個不會分辨防護等級的菜鳥華麗蛻變成了有經驗的抗“疫”能手。

但自日本、韓國、伊朗、意大利疫情形勢變得日漸嚴峻以來,嚴控境外輸入便成了近期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海外疫情重點區域入境的旅客無疑成為了輸入性病例的重災區。

上海市成立了入境人員防疫工作臨時工作小組,該小組由醫生、民警、翻譯等各行業工作人員組成,以“絕不漏放、也不錯留一位旅客”為目標,每八小時一個班次,二十四小時不間斷輪班,進一步密織“三核一放”網絡。臨時工作小組業務範疇涉及國內和國際合作,這無不時刻考驗著工作人員的應變處置能力,作為一名有一定防疫工作經驗的“老兵”,楊瑩在臨時工作小組裡主要負責與外籍人士交流溝通、確認信息等工作,以及保障需開展健康觀察的入境人員乘車安全任務(對原計劃搭乘公共交通的需居家隔離開展健康觀察的入境人員,由各區安排專車、專人集中接送,嚴格落實14天居家隔離健康觀察)。此外,她還主動分享經驗,幫助組員優化登記流程,緊密團隊間合作,有效提升了團隊工作效率、工作熱情。

隨著疫情的變化,楊瑩的防疫工作地點也從上海火車站轉變為虹橋機場,地點變化了,對象也不一樣了,上海火車站來往更多是中國人,而虹橋機場面對的大多數是外籍人士。

外籍人士和國人的文化差異在這裡有了鮮明的對比。

由於海外對新冠肺炎的宣傳和國內不一樣,每個國家宣傳的防護措施也不同。

楊瑩遇到一對日本小夫妻,他們看到一群人在機場到達口穿著防護服做登記,竟然用日語說:“你們的造型很可愛哦。”還流露出想近距離接觸防疫工作者,摸摸工作服。楊瑩急忙阻止,並引導日本旅客做好登記工作,告訴他們應該怎樣正確的做好自身的防護。

花開“疫”線綻芳華

一位美國人,在登記的時候摘下口罩跟登記的防疫工作者說話,大家都緊張起來,“他這是要幹嘛?”

楊瑩走過去,和美國人用英語攀談起來,原來在美國,戴著口罩跟人說話是不尊重他人的行為,這位美國人,拉下口罩說話是無意識的,楊瑩及時的溝通化解了一場誤會。但這個下意識拉下口罩的動作,透露出美國人對疫情潛意識的認知。

當然也有防護意識非常強的,楊瑩接待一對從國外回來的中國籍小夫妻,防護意識就很強。

“您好,請您填寫一下相關信息吧”楊瑩說道

“XXXXXXX”

“請再說一次”

“XXXXXXX”,

“可能戴著口罩,聽不太清楚,您能寫下來麼?”

對方直接拒絕,搖搖頭,乾脆打起了手語,堅決不碰任何物品。

楊瑩笑言,“這下手語也學會了。”

楊瑩接待了一對從濟州島回來的中國籍夫妻,他們是1月去濟州島給女兒帶孩子,這次回國是給老先生購買長期服用的藥物。

老太太在填報的時候,一個勁誇中國防護做的很好,韓國沒有像中國這樣硬核,也沒有工作人員量體溫做登記填表。她在飛機上還在擔心怎麼回家,從韓國回來,手機不會使用叫車軟件,乘公共交通又不安心,現在不僅安排車送,還有醫生陪著,直接到家隔離,中國還是很好的, 所有的事政府都幫他們想到了,“親身感受到祖國這麼強大的力量,估計這輩子就這麼一次了。”老太太感慨道。

花開“疫”線綻芳華

在等候大巴的時間,楊瑩和外籍人士用拉家常的方式消除焦慮,這時候,一位乘客的大聲嚷嚷引起了楊瑩的注意,這是一位從美國到香港轉機回國的旅客,不願意接受隔離,他說他有公司在上海,隔離會帶來不便,有什麼後果自己承擔之類,楊瑩用最柔性的工作方式去溝通,“在保障你個人的同時,有困難請提出來幫你解決”,最終該名旅客同意了在家健康隔離。

一套防護服,一穿就是10小時,期間為了不上廁所,基本不敢喝水,“穿上防護服的我們就是戰士!”

回上海的人基本都是在上海有家的,歡迎你回家,守護好我們家,只有你們的配合,我們的守護才有價值。

元宵節,三八節,我都在抗“疫”一線,明天是我的生日,今年的生日願望是希望大家平安就好了,疫情趕緊結束吧,我可以和小夥伴兒們去大吃一頓,楊瑩露出的笑臉跟孩子一樣純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