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秦朝以前没有姓,比如阖闾,夫差,勾践,墨翟,专诸、要离,百里奚等?

古山清风


先秦时期的姓氏和现在不同,姓和氏是分开的,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而且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和奴隶没有。奴隶社会时期,姓氏和人名的联系不像现在这样密切,更多的是用以区分氏族和封地。如商鞅就是姬姓,公孙氏,卫国贵族,所以商鞅应叫公孙鞅。再有,楚国贵族为芈姓,以楚怀王为首的王族为芈姓熊氏,像屈原这样的贵族则为芈姓屈氏,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楚怀王叫熊槐。秦始皇嬴政则是嬴姓,赵氏,正确的叫法应为赵政。

阖闾为姬姓,名光,称公子光。姬姓为上古八大姓之一,为黄帝之姓。勾践为姒姓,同样是上古八大姓,其先祖可追溯至大禹,在夏朝初始就已建立越国。像专诸,要离这样的刺客,平民出身,自然有名无姓。


雨人186


先秦,以及秦,姓、氏、名、字混用。

看看嬴政,俩有名儿子叫扶苏、胡亥,听上去就不像一个爹生的。

事实上,按后人称姓的习惯,扶苏、胡亥应叫嬴扶苏、嬴胡亥。

古人一般不直称人姓,嬴政这个称呼是后人加上去方便理解的,原本称公子政,或冠以氏——赵政。


先秦就更是姓氏名字混用。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 “叔梁”是字,“孔”是他的姓,按照现代人的叫法,应该是孔纥,但史料上都习惯称他为 “叔梁纥”。这就形成了父子似乎不同姓的外观。

我们现在对先秦名人的称呼,夹杂了许多因素,有加谥号,有加尊称的,不完全是由姓或氏来称呼的。

例如百里奚。他就是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

又如墨翟。其先祖是殷商王室,他是宋国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后代,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马,后来他的后代因故从贵族降为平民。后简略为墨姓。后世称其为墨子,子即夫子(老师)的尊称。


又如勾践。他是姒姓,本名鸠浅,古时华夏文字不同,音译成了勾践,又名菼执。所以勾践完整的姓名本为姒鸠浅。

阖闾。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

专诸。姓氏不详,这个称呼大概是个名。

在古代,平民开始是没有姓的,所以专诸、要离这些刺客类姓氏难考。

在西周时,平民、奴隶是没姓的,姓是贵族才有的,百姓也就是指的贵族。从春秋时代起,随着宗法制的败落,姓、氏的产生不再由天子赐封,产生趋向随意化,姓氏也渐渐合一,于是平民渐渐开始有姓(在当时属于一种僭越,算是“伪姓”),到战国末期时,基本人人有姓了。后出的“伪姓”也就和原来表示贵族的“真姓”混同,加上贵族地位衰败,所谓“真姓伪姓”也不再有本质区别,后来姓也就没有了尊贵的意义,“百姓”的含义也就成了平民。



而由于姓氏称呼不一,先秦时姓氏名字号混用,就形成了父子“不同姓”,兄弟“不同姓”,平民难寻“姓”的状况。


钱多多读文史


先秦以前没有姓,这话也对也不对,得分开说。

像奴隶和贫民(不包括没落贵族变成的贫民),也就没有姓氏可言。

估计叫个狗子、二子、三子、土疙瘩、黑子什么的,应该很常见。

出土秦简中,第一封家书的作者——秦国士兵,就叫黑夫,出土的睡虎地秦简里的就有很多“隶臣妾”,名字都稀奇古怪的。



对于那些地位卑微的奴隶,地位就跟牛马一样,哪有什么姓氏可言,就是一个会说话的工具,甚至像牛马一样杀了拿来当祭品。

但是贵族就不一样,他们有姓有氏,姓氏族群,氏是分支。

先秦贵族一般有姓有氏。

姓的作用是“别婚姻”,氏的作用是“分尊卑”。

先秦的“姓”跟现在我们所说的“姓”,意义不一样。先秦的姓带着母系氏族的烙印,最古老的姓包括姬、姜、芈姓、姒、赢等都有女字旁。

周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同姓不婚”,因此先秦的女子都只有姓,没有留下什么名字,你看文姜、庄姜、孟赢、息妫等。

贵族男子就不一样,他一般称氏。比如屈原,他是楚国贵族,本姓芈,但是他的祖先子瑕,是楚武王的长子,被封到屈地,所以以屈为氏,后人都称为屈什么,什么的~



阖闾、夫差

阖闾、夫差、勾践都是贵族,若按中原的习俗也应该有名有姓,但是他们在吴越,属于当时中原文明的化外之地,若追根溯本,夫差、阖闾父子是吴太伯之后。

吴太伯是谁?

他是周文王的伯父,本姓姬,本来作为长子的他应该是合法继位人,但是姬昌的父亲季历(排行老三)贤德,,老大、老二都跑到蛮荒之地隐居,给老三让贤。

老大跑到吴越之地以采药为名,一直不回来,当时还有追随他的人,老大逐渐在吴越扎下根,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封他为吴伯,因其是尊长,故称为太伯。

因此,作为吴太伯后人的夫差、阖闾,应该姓姬,但是他们又有别于中原,没有明确的氏,如果有,应该是吴氏,古人常以国为氏。



勾践

勾践呢,他是大禹的后裔,是夏后少康的庶子,夏朝姒姓,因此勾践也应该姓姒,越国没有明确记载有氏。

吴越国的子民“纹身断发”,都是中原文明之外的蛮族,因此,他们的上层贵族跟中原有联系,也有区别。

百里奚

至于百里奚,他原是虞国贵族,虞国灭亡后,他被俘虏成为奴隶,追随晋国穆姬陪嫁到秦国,他是有姓有氏,姜姓,百里氏。



墨翟

至于墨翟,就是墨子,这个人什么来历,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迷。

有人说他的先祖是宋国的大夫,是宋国贵族的后裔,宋是商汤的后人,姓子。

也有人说墨子就是一个普通平民,墨子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

什么是墨?

古代有一种刑罚叫黥面,就是在脸上刻字,有人说墨翟,就是脸上被刺字的一个人。

墨子大师对自己的来历讳莫如深,估计是因为出生微贱。因此姓氏也就不可考了。



专诸和要离

至于专诸和要离,作为刺客,应该是武士阶层,当时的社会,只有贵族阶层才有资格佩剑,武士一般是没落的贵族,若来自中原地区,应该也有姓氏,只是在历史典籍里失传了,只留下一个称呼。

这也可以理解,他们行刺,干的的是违法勾当,肯定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家族,避免自己的亲人被仇家清算。

隐姓埋名或随意取个名称用来称呼就是了。


开涮历史


为什么感觉秦朝以前没有姓是因为秦朝之前的三个朝代是复姓,何为复姓,指两个字或者两个字数以上的汉字组合而成的姓,例如历史著名的诸葛、司马、欧阳、尉迟、公孙、澹台、上官,就拿诸葛亮来讲,诸葛亮可不是姓诸,而是姓诸葛。

姓在秦朝之前的渊源

秦朝之前,姓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随着远古姓氏的基础里演变而来,当时的姓又因母系为主,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合而成,寓意为人所生,因生而姓,在当时母系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以备区分,姓氏就由此而生,女性称为姓,男性称为氏。

于是,我国历史里最早的女原始姓也就出来了,分别是姚、姜、姬、等等一系列,而男性的原始姓是怎么来的呢?是按命氏之法受封而来,分别是以国名为氏、所赐的封邑为氏、就职的官职为氏、居住地为氏、族系为氏,例如羊舍、令狐、就是封邑而来,例如太史、乐正、就是官名而来,例如职业类的漆雕、族系的公孙、等等之类皆是如此。

为何要这样区分姓?

早在远古时期和夏朝、商朝、西周、东周就已经实践出近亲通婚会生出不良后代,当时为了细化母系氏族,才衍生的父系氏族,而父系氏族还明确表明三代以内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是太昊伏羲规范的“制嫁娶”,就是为了避免上古无男女之别,重伦。

《左传》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以前,男性成氏,女性称姓。
《路史》记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通氏不同,婚姻不可通。

东周之后的秦朝才是姓的转折点

当时的姓氏不仅用来区分“别婚姻”,还用来区分“明贵贱”,而这些姓氏因为区分后,开始出现姓氏数量剧增现象,据悉,春秋时期因为人口量增,复姓开始越来越多,而且姓氏逐渐混同,有些人还因一些事故改了姓氏。

在这个时期,姓多数是固定不变,而氏却时常变化,还出现了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不同,却氏又相同,例如商鞅,商鞅原本是卫国公孙后代,所以他既称为卫鞅、又称为公孙鞅,直至秦国时期封他为商君后,方为商鞅。

这些复姓是到秦国时期人口剧增,与其它因素才开始姓氏合一,由复姓再到单字姓,例如嬴姓、姜姓、子姓,秦始皇嬴姓就是后来自封的,《史记·秦本纪》这样记载的: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

这也是为什么秦朝之前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姓,而姓是秦朝之后才开始演变为单字姓,很多单字姓也是在秦朝之后开始出现,而复姓至今也有,但实际上很少。


探索历史奇闻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一个家族里,大家互相见面,会把全名叫出来吗?一般不会的。都是建国、建军那样叫。大家都是一个祖宗,你姓什么?谁不知道?古代的国家脱胎于部落和部落联盟,本质上父系都是一个,但是人多了就要有区别,父系不好区别,就用母系区别,就好比一个富人有好几个小老婆,如何区别这些孩子的地位高低,就用母亲的代号加以区分。姓就这么诞生了。


告鸟之


秦以前,是奴隶社会,就姓氏而言,不是谁都有的。

首先,奴隶肯定没有姓氏。平民百姓只有名而没有姓,他们的姓更多的是跟诸侯走,比如秦人括,就是秦国的一个叫括的平民。

姓,只能贵族才有,用来标定自己的血统,同时也是为了纪念祖上的事迹,如果自己有了需要纪念的事,姓就可以改。

我们今天的姓,除了少数几个外,其余的是平民后来加的,也有很多被秦解放的奴隶自己起的,他们是不能用贵族的姓,所以秦以前的姓后来就基本少了。


观上灵云


《通志·氏族略》中说:“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在先秦时代,人的姓、氏、名、字等等都要区分开来,\r在不同场合使用。其实先秦都是有姓的,只是因为男子称氏,女称姓,例如屈原其实姓芈,“屈”是氏,名平,字原,因为他是男人,然后出于尊称,所以叫屈原,可是同是楚国王室,芈月又叫芈月,是因为芈月是女人。所以也就好理解为啥先秦只看到男人名字,至于名字奇怪原因大概如下几点:

一,人家那不是名字,估计就是个称呼,比如杜工部,你甭以为就是个姓杜名工部的,人家那就是杜甫的称呼之一。古时候都好称呼别人的籍贯、称呼别人的封地、称呼别人的官职、称呼别人的职业。那现在也一样啊,你叫人王科长,人也不能就姓王名科长么。这个甚么时候都一样。\r二,春秋时候采取的姓、氏、名、字、号都有一套很繁琐的体系的,你估计现在能说出名字的春秋时候的,那多半都是士以上的贵族吧!那贵族的名字,都是有个姓,这个是祖宗传下来的,永远都不带变的;有个氏,那可能是自己还是自己这一支脉祖上当个甚么官、封在甚么地方、出生在甚么地方、甚至于得了个甚么封号、被别人送了个甚么外号(譬如赵衰子孙就氏名“冬日”),那都可能根据这个,你这一支的血脉,就有这么个氏;有名,还有个字。完了还不算,这死了还有个谥号。这一套步骤走下来,一个人的名字,你能称呼多少种不带错还不带重样的,这要逮着一拿地名作氏那还好,那要拿官职甚么的作氏的,甚至拿封号作氏的,那估计你就觉得人奇怪了。\r三,发音不同,文字意思不同。其实那时候的文字不如现在那么多,有不少的有音无字的,就按着当地那个时候的方言,找个接近的字,那就算完了。那时候人不觉得有甚么,现在一看,就很奇怪了。而且现在的文字都用了衍生意,古意已经很少人研究了,所以呢,咱们看着,那可不就奇怪么!



玉笛声声吹落十里桃花


姓名这个东西,就是个记号,是关于身份的标识。本来是很简单的事,但要说清楚却很复杂。

比如,一见面一般会问一下姓名,相互介绍一下,说姓啥名啥,大家都很明白,知道你是谁了。

但要想说清为何姓啥,为何名啥,这可就麻烦了。甚至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也就有了他爹姓啥他姓啥,他爹叫他啥他就叫啥。

至于题主这个问题,要简单说清,最好别去管他的姓是咋来的,关心一下他的姓是咋没的,就更容易明白。因为以他爹姓啥他姓啥理解,最省事,也不容易出错误。

那么,豹眼就不啰嗦,以此直接上干货。

01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吴王夫差,他爹姓啥他姓啥,不是没姓。

据史书记载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周太王宠爱。隔辈亲,爷爷爱孙子,这符合人情。

喜欢一下也就罢啦,还想把王位传给他,但依据传统应该传给长子。为此,周太王郁郁寡欢。长子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就和二弟仲雍假借为父亲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了荒凉的江南,定居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

哥俩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也称工吴、攻吾。国姓姬姓,还是跟着他爹姓姬。

当时,只有贵族有姓,平民只有名没有姓。古时说得百姓,不是大众平民,是指有影响的、有姓的贵族。

吴国国主姓姬,国姓姓姬,当然也会有别姓贵族,但没有姬姓尊贵。

周武王伐纣,灭掉商朝后,分封天下,就把他父亲姬昌的大爷、二大爷,也就是武王姬发的大爷爷、二爷爷在吴国的后代,封为二国:其一为虞国,其二为吴国。

一传二传,其中吴国传了二十三代就到了春秋时期,传给吴王僚。期间只改名不换姓,一直还姓着姬姓。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也叫姬光,是吴王僚的弟弟,就把吴王僚给杀了,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国王换了,但还姓姬,这没有变。

同样的情况,越国也是这样,但比吴国立国还早,更牛叉。

大禹直系后裔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封地在欧余山之南,今天浙江绍兴一带,以禹王陵为中心,建国,国君为姒姓。

春秋末期,越国与吴国经常相互攻伐。前496年,越国国君允常死后,勾践继位,这就是越王勾践。勾践祖上姓姒,勾践自然姓姒。

秦朝之前,在春秋时期,还处在奴隶社会,以分封制为主,宗室贵族是社会的统治阶层,底层的民众大多都是奴隶身份,基本都没有资格有姓。有姓的宗族都是上层统治阶层,都知道他姓啥,不说也知道,一般都是习惯只称呼名字,不习惯全称姓名。就好比是一个村都是一姓,不称姓也知道姓啥,直呼其名就行了。这种情形一般不会重名。

这就是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大多不称呼其姓,只称其名的原因吧。

02

专诸、要离

专诸,春秋时吴国棠邑(今南京六合区西北)人。就是吴国公子光雇的杀手,是伍子胥推荐给公子光把吴王僚杀掉的那个人。没有史料介绍他姓啥,不得而知,或许根本就没有姓。上面已经说过,不是人人都有资格能够有姓的,底层民众只有名没有姓,也属正常。

公子光也就是姬光即位,由于专诸杀死吴王僚后,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就以专诸之子为上卿,进入了贵族阶层,是否赐姓,不得而知。

要离,也生活在吴王阖闾时期。据《吴越春秋》记载,前(513年),吴王阖闾即位的第二年,派遣要离刺杀庆忌。其父为职业刺客,要离为屠夫,因为成功刺杀庆忌,成为春秋时期著名刺客。

要离跟专诸,可能一个情况,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姓,更大可能是一个屠夫没资格有姓。

03

墨翟、百里奚

墨翟,墨氏,名翟,华夏族,战国时期滕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其祖先是宋国贵族目夷(今河南商丘人),子姓,跟孔子的祖先一姓。

墨子为何就以墨为氏,没有资料介绍。

百里奚,(?--前621年),姜姓,吕氏,百里氏,名奚,字子明,齐国没落宗室。

墨翟、百里奚的情况是,本来姓子、姓姜就挺好,莫名其妙就又有了氏。

史料没有记载,也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瞎猜也没有任何意义。

总之,古时候,只有贵族才有姓,平民、奴隶是没有资格有姓的,凡是有姓就不是一般的人家。如吴王阖闾、吴王夫差都姓姬,越王勾践姓姒,墨翟姓子,百里奚姓姜;底层百姓专诸、要离,就没有姓,只有名做个记号。

看来,名字就是记号,姓才是表明身份地位。

贵族阶层也会出现分化,因子孙封地、祖先官职、祖宗名字等各种情况,子孙以此又有了氏。如何把这些事弄清楚,就要看家谱,记载的比较清楚。

说起来很简单,弄明白很复杂。

豹眼也就了解这么多,有兴趣的友友可以一起交流。



豹眼看历史


那何为姓,在远古时期,母系社会,人生而知其母,未知其父,故以姓辨别其之统其祖考之所自出;而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以有无氏以区分人之高贵贫贱,贵者才能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依此依据,我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在母系社会中男性未有其姓,后父系社会夏、商、周的发展,姓氏结合,以“姓”区分其从居的村落,或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而“氏”依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物归正传,秦朝时期自然而然也有姓氏。

一、感觉非姓是在中式音律上

的确如此阖闾夫差勾践要离专诸,并非中国语言,有类似于外语之谐音罢了,鸠浅自用剑便是越王勾践剑,其祖为客家人,其越族未曾讲汉语;夫差阖闾专诸皆为吴人,自然而然说吴语,有人必然诧异,为何如此多语言,然世人皆知秦朝统一七国,统一货币,量度,文字,足已解释七国风情万种,文字都千差万别,自然而然在音律上不尽相同,故现代人之感确有其理。

但为何夫差阖闾专诸会讲汉语,如同当代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一般,在英国当时强势入侵他国,并殖民统治,自然英语的使用成为一个权威特征,后来部分地区渐渐解放,国语应被还原,但英语仍被保留,随之大多数国家了解英语,很快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反观秦朝时期,汉语人口多的时代,发展民营自然而然需要语言交流,而贵士不通晓汉语会成为笑柄。

二、感觉非姓是没有找准其姓

我据史料,古人并非都是一人一姓一氏,春秋战国时期,人有两姓两名,而百里奚乃汉人姓姜,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即百里奚的正姓为姜,偏姓为百里,其有两个姓,百里也许为当时一个封地或者官职罢了,被后人混淆了。

最典范的例子就是众所周知的秦始皇,其名为嬴政,但事实而言秦始皇本人叫赵政或者赵正。此乃千古第一帝王,预想秦朝千秋万代,结果在第二世时便覆灭了,更不料的是被子孙后代叫错这么多年,也许是受压迫的百姓对其不满的宣泄罢了。

更为经典的是《芈月传》中楚国王室后裔芈月,应谓之熊月,而不是芈月,由于熊丽之父穴熊以荆葬妻,后熊丽以熊为家姓,以荆为国字,即楚国,后随周征战沙场平定天下,赐姓为芈,故其有两个姓氏,但由此可见人们对秦朝以前的姓氏确实不了解啊!实在是痛心不已,根源是后人未知道其姓谁名谁啊!


小镇月明


秦朝之前不是没有姓,而是姓、氏分离,通常情况下“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比如楚国是芈姓熊氏,按照“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的原则,我们熟悉的秦宣太后叫芈月,楚怀王叫熊槐。芈月和熊槐是一对亲兄妹。



先秦的姓、氏是怎么出现的呢?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姬、姚、姒、妘、妫、妊、姜、赢是上古八大姓,它们中有六个是女字旁,另外两个也包含女字,因为在母系氏族社会母亲要比父亲重要的多,很多人都是只知母亲不知父亲,因此这些人只能跟母姓。同姓不通婚就是怎么来的,因为在当时同一个姓的人都是血缘关系很近的亲属。另外姓很稳固,通常不会改变。


氏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也是姓的一个分支。与姓相比,氏的成员较少,但是它可以随着封地、官职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商鞅。商鞅是“公孙氏”,没有功名之前别人叫他“公孙鞅”。 到秦国之后称“卫鞅”,这是因为他来自卫国,这时他以“卫国”为氏。后来变法有功,受封在商邑,这时商邑就成为他的氏,因此称为商鞅。


阖闾和夫差是父子,他们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这个家族是姬姓,吴氏。姬姓来源于周朝,创立吴国的吴太伯是周文王的大伯父,周文王姓姬名昌,因此吴太伯也姓姬,阖闾和夫差都是姬姓。又因为他们在吴地,因此成为“吴氏”。这一点与商鞅是一样的,都是以地名为氏。


百里奚也是如此,他原本是齐国没落宗室子弟,因此姓氏与齐国王室一样,姜姓,吕氏。齐国为何是姜姓吕氏呢?因为建立西周后,开国功臣姜子牙受封在齐地建立齐国,从此之后齐国王室都是姜姓吕氏。后来出现田氏代齐一事,齐国的统治权力才落到妫姓田氏手中,大名鼎鼎的齐威王就是妫姓田氏。


百里奚最初是姜姓,吕氏,但是他这一支在齐国已经没有任何政治地位,无奈之下只能外出寻找发展空间,最终被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赏识并且提拔他成为一代名相。后来受封于百里邑,子孙后代就以“百里”为姓。


与勾践夫差等人相比,专诸要离只是市井小人,他们到底有没有姓氏已经不可考了。春秋战国虽说是各个阶层大融合的阶段,甚至孔老先生都把原本属于贵族的读书权利分给平民,但是普通人想一步登天有个姓氏还是挺难的,没有点家族底蕴还真不行。因此对于专诸和要离,我们不能老学究似的追究姓氏的问题。


勾践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另类。勾践这两个字是音译过来的。这个家族是姒姓,勾践原名叫鸠浅,只是在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之前各地文字不同,鸠浅在音译的时候就变成了勾践。后来知道译错了,但是名字只是一个代号,熟悉了之后大家都知道说的是谁,也就没有改的必要了。比如都知道项羽的名字应该是项籍,但是谁又会纠正项羽的叫法呢?



总之,先秦不是没有姓,而是先秦时期的姓氏与现在的姓名有很多不同之处,需要我们一一比较分析。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帘外西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