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秦朝以前沒有姓,比如闔閭,夫差,勾踐,墨翟,專諸、要離,百里奚等?

古山清風


先秦時期的姓氏和現在不同,姓和氏是分開的,男子稱氏,女子稱姓,而且只有貴族才有姓氏,平民和奴隸沒有。奴隸社會時期,姓氏和人名的聯繫不像現在這樣密切,更多的是用以區分氏族和封地。如商鞅就是姬姓,公孫氏,衛國貴族,所以商鞅應叫公孫鞅。再有,楚國貴族為羋姓,以楚懷王為首的王族為羋姓熊氏,像屈原這樣的貴族則為羋姓屈氏,而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所以楚懷王叫熊槐。秦始皇嬴政則是嬴姓,趙氏,正確的叫法應為趙政。

闔閭為姬姓,名光,稱公子光。姬姓為上古八大姓之一,為黃帝之姓。勾踐為姒姓,同樣是上古八大姓,其先祖可追溯至大禹,在夏朝初始就已建立越國。像專諸,要離這樣的刺客,平民出身,自然有名無姓。


雨人186


先秦,以及秦,姓、氏、名、字混用。

看看嬴政,倆有名兒子叫扶蘇、胡亥,聽上去就不像一個爹生的。

事實上,按後人稱姓的習慣,扶蘇、胡亥應叫嬴扶蘇、嬴胡亥。

古人一般不直稱人姓,嬴政這個稱呼是後人加上去方便理解的,原本稱公子政,或冠以氏——趙政。


先秦就更是姓氏名字混用。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 “叔梁”是字,“孔”是他的姓,按照現代人的叫法,應該是孔紇,但史料上都習慣稱他為 “叔梁紇”。這就形成了父子似乎不同姓的外觀。

我們現在對先秦名人的稱呼,夾雜了許多因素,有加諡號,有加尊稱的,不完全是由姓或氏來稱呼的。

例如百里奚。他就是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

又如墨翟。其先祖是殷商王室,他是宋國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後代,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馬,後來他的後代因故從貴族降為平民。後簡略為墨姓。後世稱其為墨子,子即夫子(老師)的尊稱。


又如勾踐。他是姒姓,本名鳩淺,古時華夏文字不同,音譯成了勾踐,又名菼執。所以勾踐完整的姓名本為姒鳩淺。

闔閭。一作闔廬,姬姓,名光,又稱公子光。

專諸。姓氏不詳,這個稱呼大概是個名。

在古代,平民開始是沒有姓的,所以專諸、要離這些刺客類姓氏難考。

在西周時,平民、奴隸是沒姓的,姓是貴族才有的,百姓也就是指的貴族。從春秋時代起,隨著宗法制的敗落,姓、氏的產生不再由天子賜封,產生趨向隨意化,姓氏也漸漸合一,於是平民漸漸開始有姓(在當時屬於一種僭越,算是“偽姓”),到戰國末期時,基本人人有姓了。後出的“偽姓”也就和原來表示貴族的“真姓”混同,加上貴族地位衰敗,所謂“真姓偽姓”也不再有本質區別,後來姓也就沒有了尊貴的意義,“百姓”的含義也就成了平民。



而由於姓氏稱呼不一,先秦時姓氏名字號混用,就形成了父子“不同姓”,兄弟“不同姓”,平民難尋“姓”的狀況。


錢多多讀文史


先秦以前沒有姓,這話也對也不對,得分開說。

像奴隸和貧民(不包括沒落貴族變成的貧民),也就沒有姓氏可言。

估計叫個狗子、二子、三子、土疙瘩、黑子什麼的,應該很常見。

出土秦簡中,第一封家書的作者——秦國士兵,就叫黑夫,出土的睡虎地秦簡裡的就有很多“隸臣妾”,名字都稀奇古怪的。



對於那些地位卑微的奴隸,地位就跟牛馬一樣,哪有什麼姓氏可言,就是一個會說話的工具,甚至像牛馬一樣殺了拿來當祭品。

但是貴族就不一樣,他們有姓有氏,姓氏族群,氏是分支。

先秦貴族一般有姓有氏。

姓的作用是“別婚姻”,氏的作用是“分尊卑”。

先秦的“姓”跟現在我們所說的“姓”,意義不一樣。先秦的姓帶著母系氏族的烙印,最古老的姓包括姬、姜、羋姓、姒、贏等都有女字旁。

周朝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同姓不婚”,因此先秦的女子都只有姓,沒有留下什麼名字,你看文姜、莊姜、孟贏、息媯等。

貴族男子就不一樣,他一般稱氏。比如屈原,他是楚國貴族,本姓羋,但是他的祖先子瑕,是楚武王的長子,被封到屈地,所以以屈為氏,後人都稱為屈什麼,什麼的~



闔閭、夫差

闔閭、夫差、勾踐都是貴族,若按中原的習俗也應該有名有姓,但是他們在吳越,屬於當時中原文明的化外之地,若追根溯本,夫差、闔閭父子是吳太伯之後。

吳太伯是誰?

他是周文王的伯父,本姓姬,本來作為長子的他應該是合法繼位人,但是姬昌的父親季歷(排行老三)賢德,,老大、老二都跑到蠻荒之地隱居,給老三讓賢。

老大跑到吳越之地以採藥為名,一直不回來,當時還有追隨他的人,老大逐漸在吳越紮下根,周武王建立周朝後追封他為吳伯,因其是尊長,故稱為太伯。

因此,作為吳太伯後人的夫差、闔閭,應該姓姬,但是他們又有別於中原,沒有明確的氏,如果有,應該是吳氏,古人常以國為氏。



勾踐

勾踐呢,他是大禹的後裔,是夏後少康的庶子,夏朝姒姓,因此勾踐也應該姓姒,越國沒有明確記載有氏。

吳越國的子民“紋身斷髮”,都是中原文明之外的蠻族,因此,他們的上層貴族跟中原有聯繫,也有區別。

百里奚

至於百里奚,他原是虞國貴族,虞國滅亡後,他被俘虜成為奴隸,追隨晉國穆姬陪嫁到秦國,他是有姓有氏,姜姓,百里氏。



墨翟

至於墨翟,就是墨子,這個人什麼來歷,歷史上一直是一個迷。

有人說他的先祖是宋國的大夫,是宋國貴族的後裔,宋是商湯的後人,姓子。

也有人說墨子就是一個普通平民,墨子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

什麼是墨?

古代有一種刑罰叫黥面,就是在臉上刻字,有人說墨翟,就是臉上被刺字的一個人。

墨子大師對自己的來歷諱莫如深,估計是因為出生微賤。因此姓氏也就不可考了。



專諸和要離

至於專諸和要離,作為刺客,應該是武士階層,當時的社會,只有貴族階層才有資格佩劍,武士一般是沒落的貴族,若來自中原地區,應該也有姓氏,只是在歷史典籍裡失傳了,只留下一個稱呼。

這也可以理解,他們行刺,乾的的是違法勾當,肯定不願意暴露自己的家族,避免自己的親人被仇家清算。

隱姓埋名或隨意取個名稱用來稱呼就是了。


開涮歷史


為什麼感覺秦朝以前沒有姓是因為秦朝之前的三個朝代是複姓,何為複姓,指兩個字或者兩個字數以上的漢字組合而成的姓,例如歷史著名的諸葛、司馬、歐陽、尉遲、公孫、澹臺、上官,就拿諸葛亮來講,諸葛亮可不是姓諸,而是姓諸葛。

姓在秦朝之前的淵源

秦朝之前,姓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隨著遠古姓氏的基礎裡演變而來,當時的姓又因母系為主,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組合而成,寓意為人所生,因生而姓,在當時母系時期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以備區分,姓氏就由此而生,女性稱為姓,男性稱為氏。

於是,我國曆史裡最早的女原始姓也就出來了,分別是姚、姜、姬、等等一系列,而男性的原始姓是怎麼來的呢?是按命氏之法受封而來,分別是以國名為氏、所賜的封邑為氏、就職的官職為氏、居住地為氏、族係為氏,例如羊舍、令狐、就是封邑而來,例如太史、樂正、就是官名而來,例如職業類的漆雕、族系的公孫、等等之類皆是如此。

為何要這樣區分姓?

早在遠古時期和夏朝、商朝、西周、東周就已經實踐出近親通婚會生出不良後代,當時為了細化母系氏族,才衍生的父系氏族,而父系氏族還明確表明三代以內男子稱氏,女子稱姓,這是太昊伏羲規範的“制嫁娶”,就是為了避免上古無男女之別,重倫。

《左傳》記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通志·氏族略》記載:三代以前,男性成氏,女性稱姓。
《路史》記載:上古男女無別,太昊始制嫁娶;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通氏不同,婚姻不可通。

東周之後的秦朝才是姓的轉折點

當時的姓氏不僅用來區分“別婚姻”,還用來區分“明貴賤”,而這些姓氏因為區分後,開始出現姓氏數量劇增現象,據悉,春秋時期因為人口量增,複姓開始越來越多,而且姓氏逐漸混同,有些人還因一些事故改了姓氏。

在這個時期,姓多數是固定不變,而氏卻時常變化,還出現了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不同,卻氏又相同,例如商鞅,商鞅原本是衛國公孫後代,所以他既稱為衛鞅、又稱為公孫鞅,直至秦國時期封他為商君後,方為商鞅。

這些複姓是到秦國時期人口劇增,與其它因素才開始姓氏合一,由複姓再到單字姓,例如嬴姓、姜姓、子姓,秦始皇嬴姓就是後來自封的,《史記·秦本紀》這樣記載的: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

這也是為什麼秦朝之前給人的感覺是沒有姓,而姓是秦朝之後才開始演變為單字姓,很多單字姓也是在秦朝之後開始出現,而複姓至今也有,但實際上很少。


探索歷史奇聞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一個家族裡,大家互相見面,會把全名叫出來嗎?一般不會的。都是建國、建軍那樣叫。大家都是一個祖宗,你姓什麼?誰不知道?古代的國家脫胎於部落和部落聯盟,本質上父系都是一個,但是人多了就要有區別,父系不好區別,就用母系區別,就好比一個富人有好幾個小老婆,如何區別這些孩子的地位高低,就用母親的代號加以區分。姓就這麼誕生了。


告鳥之


秦以前,是奴隸社會,就姓氏而言,不是誰都有的。

首先,奴隸肯定沒有姓氏。平民百姓只有名而沒有姓,他們的姓更多的是跟諸侯走,比如秦人括,就是秦國的一個叫括的平民。

姓,只能貴族才有,用來標定自己的血統,同時也是為了紀念祖上的事蹟,如果自己有了需要紀念的事,姓就可以改。

我們今天的姓,除了少數幾個外,其餘的是平民後來加的,也有很多被秦解放的奴隸自己起的,他們是不能用貴族的姓,所以秦以前的姓後來就基本少了。


觀上靈雲


《通志·氏族略》中說:“三代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在先秦時代,人的姓、氏、名、字等等都要區分開來,\r在不同場合使用。其實先秦都是有姓的,只是因為男子稱氏,女稱姓,例如屈原其實姓羋,“屈”是氏,名平,字原,因為他是男人,然後出於尊稱,所以叫屈原,可是同是楚國王室,羋月又叫羋月,是因為羋月是女人。所以也就好理解為啥先秦只看到男人名字,至於名字奇怪原因大概如下幾點:

一,人家那不是名字,估計就是個稱呼,比如杜工部,你甭以為就是個姓杜名工部的,人家那就是杜甫的稱呼之一。古時候都好稱呼別人的籍貫、稱呼別人的封地、稱呼別人的官職、稱呼別人的職業。那現在也一樣啊,你叫人王科長,人也不能就姓王名科長麼。這個甚麼時候都一樣。\r二,春秋時候採取的姓、氏、名、字、號都有一套很繁瑣的體系的,你估計現在能說出名字的春秋時候的,那多半都是士以上的貴族吧!那貴族的名字,都是有個姓,這個是祖宗傳下來的,永遠都不帶變的;有個氏,那可能是自己還是自己這一支脈祖上當個甚麼官、封在甚麼地方、出生在甚麼地方、甚至於得了個甚麼封號、被別人送了個甚麼外號(譬如趙衰子孫就氏名“冬日”),那都可能根據這個,你這一支的血脈,就有這麼個氏;有名,還有個字。完了還不算,這死了還有個諡號。這一套步驟走下來,一個人的名字,你能稱呼多少種不帶錯還不帶重樣的,這要逮著一拿地名作氏那還好,那要拿官職甚麼的作氏的,甚至拿封號作氏的,那估計你就覺得人奇怪了。\r三,發音不同,文字意思不同。其實那時候的文字不如現在那麼多,有不少的有音無字的,就按著當地那個時候的方言,找個接近的字,那就算完了。那時候人不覺得有甚麼,現在一看,就很奇怪了。而且現在的文字都用了衍生意,古意已經很少人研究了,所以呢,咱們看著,那可不就奇怪麼!



玉笛聲聲吹落十里桃花


姓名這個東西,就是個記號,是關於身份的標識。本來是很簡單的事,但要說清楚卻很複雜。

比如,一見面一般會問一下姓名,相互介紹一下,說姓啥名啥,大家都很明白,知道你是誰了。

但要想說清為何姓啥,為何名啥,這可就麻煩了。甚至他自己都說不清楚,也就有了他爹姓啥他姓啥,他爹叫他啥他就叫啥。

至於題主這個問題,要簡單說清,最好別去管他的姓是咋來的,關心一下他的姓是咋沒的,就更容易明白。因為以他爹姓啥他姓啥理解,最省事,也不容易出錯誤。

那麼,豹眼就不囉嗦,以此直接上乾貨。

01

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吳王夫差,他爹姓啥他姓啥,不是沒姓。

據史書記載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姬昌聰明早慧,深受周太王寵愛。隔輩親,爺爺愛孫子,這符合人情。

喜歡一下也就罷啦,還想把王位傳給他,但依據傳統應該傳給長子。為此,周太王鬱鬱寡歡。長子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就和二弟仲雍假借為父親採藥的機會,一起逃到了荒涼的江南,定居梅里(今江蘇無錫的梅村)。

哥倆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也稱工吳、攻吾。國姓姬姓,還是跟著他爹姓姬。

當時,只有貴族有姓,平民只有名沒有姓。古時說得百姓,不是大眾平民,是指有影響的、有姓的貴族。

吳國國主姓姬,國姓姓姬,當然也會有別姓貴族,但沒有姬姓尊貴。

周武王伐紂,滅掉商朝後,分封天下,就把他父親姬昌的大爺、二大爺,也就是武王姬發的大爺爺、二爺爺在吳國的後代,封為二國:其一為虞國,其二為吳國。

一傳二傳,其中吳國傳了二十三代就到了春秋時期,傳給吳王僚。期間只改名不換姓,一直還姓著姬姓。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也叫姬光,是吳王僚的弟弟,就把吳王僚給殺了,自立為王。這就是吳王闔閭,國王換了,但還姓姬,這沒有變。

同樣的情況,越國也是這樣,但比吳國立國還早,更牛叉。

大禹直系後裔夏朝君主少康庶子無餘,封地在歐餘山之南,今天浙江紹興一帶,以禹王陵為中心,建國,國君為姒姓。

春秋末期,越國與吳國經常相互攻伐。前496年,越國國君允常死後,勾踐繼位,這就是越王勾踐。勾踐祖上姓姒,勾踐自然姓姒。

秦朝之前,在春秋時期,還處在奴隸社會,以分封制為主,宗室貴族是社會的統治階層,底層的民眾大多都是奴隸身份,基本都沒有資格有姓。有姓的宗族都是上層統治階層,都知道他姓啥,不說也知道,一般都是習慣只稱呼名字,不習慣全稱姓名。就好比是一個村都是一姓,不稱姓也知道姓啥,直呼其名就行了。這種情形一般不會重名。

這就是吳王闔閭、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大多不稱呼其姓,只稱其名的原因吧。

02

專諸、要離

專諸,春秋時吳國棠邑(今南京六合區西北)人。就是吳國公子光僱的殺手,是伍子胥推薦給公子光把吳王僚殺掉的那個人。沒有史料介紹他姓啥,不得而知,或許根本就沒有姓。上面已經說過,不是人人都有資格能夠有姓的,底層民眾只有名沒有姓,也屬正常。

公子光也就是姬光即位,由於專諸殺死吳王僚後,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就以專諸之子為上卿,進入了貴族階層,是否賜姓,不得而知。

要離,也生活在吳王闔閭時期。據《吳越春秋》記載,前(513年),吳王闔閭即位的第二年,派遣要離刺殺慶忌。其父為職業刺客,要離為屠夫,因為成功刺殺慶忌,成為春秋時期著名刺客。

要離跟專諸,可能一個情況,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姓,更大可能是一個屠夫沒資格有姓。

03

墨翟、百里奚

墨翟,墨氏,名翟,華夏族,戰國時期滕國人,墨家學派創始人。

其祖先是宋國貴族目夷(今河南商丘人),子姓,跟孔子的祖先一姓。

墨子為何就以墨為氏,沒有資料介紹。

百里奚,(?--前621年),姜姓,呂氏,百里氏,名奚,字子明,齊國沒落宗室。

墨翟、百里奚的情況是,本來姓子、姓姜就挺好,莫名其妙就又有了氏。

史料沒有記載,也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瞎猜也沒有任何意義。

總之,古時候,只有貴族才有姓,平民、奴隸是沒有資格有姓的,凡是有姓就不是一般的人家。如吳王闔閭、吳王夫差都姓姬,越王勾踐姓姒,墨翟姓子,百里奚姓姜;底層百姓專諸、要離,就沒有姓,只有名做個記號。

看來,名字就是記號,姓才是表明身份地位。

貴族階層也會出現分化,因子孫封地、祖先官職、祖宗名字等各種情況,子孫以此又有了氏。如何把這些事弄清楚,就要看家譜,記載的比較清楚。

說起來很簡單,弄明白很複雜。

豹眼也就瞭解這麼多,有興趣的友友可以一起交流。



豹眼看歷史


那何為姓,在遠古時期,母系社會,人生而知其母,未知其父,故以姓辨別其之統其祖考之所自出;而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女子稱姓。以有無氏以區分人之高貴貧賤,貴者才能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依此依據,我認為從嚴格意義上講在母系社會中男性未有其姓,後父系社會夏、商、周的發展,姓氏結合,以“姓”區分其從居的村落,或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而“氏”依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物歸正傳,秦朝時期自然而然也有姓氏。

一、感覺非姓是在中式音律上

的確如此闔閭夫差勾踐要離專諸,並非中國語言,有類似於外語之諧音罷了,鳩淺自用劍便是越王勾踐劍,其祖為客家人,其越族未曾講漢語;夫差闔閭專諸皆為吳人,自然而然說吳語,有人必然詫異,為何如此多語言,然世人皆知秦朝統一七國,統一貨幣,量度,文字,足已解釋七國風情萬種,文字都千差萬別,自然而然在音律上不盡相同,故現代人之感確有其理。

但為何夫差闔閭專諸會講漢語,如同當代國際通用語言英語一般,在英國當時強勢入侵他國,並殖民統治,自然英語的使用成為一個權威特徵,後來部分地區漸漸解放,國語應被還原,但英語仍被保留,隨之大多數國家瞭解英語,很快英語成為全球通用語言,反觀秦朝時期,漢語人口多的時代,發展民營自然而然需要語言交流,而貴士不通曉漢語會成為笑柄。

二、感覺非姓是沒有找準其姓

我據史料,古人並非都是一人一姓一氏,春秋戰國時期,人有兩姓兩名,而百里奚乃漢人姓姜,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即百里奚的正姓為姜,偏姓為百里,其有兩個姓,百里也許為當時一個封地或者官職罷了,被後人混淆了。

最典範的例子就是眾所周知的秦始皇,其名為嬴政,但事實而言秦始皇本人叫趙政或者趙正。此乃千古第一帝王,預想秦朝千秋萬代,結果在第二世時便覆滅了,更不料的是被子孫後代叫錯這麼多年,也許是受壓迫的百姓對其不滿的宣洩罷了。

更為經典的是《羋月傳》中楚國王室後裔羋月,應謂之熊月,而不是羋月,由於熊麗之父穴熊以荊葬妻,後熊麗以熊為家姓,以荊為國字,即楚國,後隨周征戰沙場平定天下,賜姓為羋,故其有兩個姓氏,但由此可見人們對秦朝以前的姓氏確實不瞭解啊!實在是痛心不已,根源是後人未知道其姓誰名誰啊!


小鎮月明


秦朝之前不是沒有姓,而是姓、氏分離,通常情況下“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比如楚國是羋姓熊氏,按照“女子稱姓男子稱氏”的原則,我們熟悉的秦宣太后叫羋月,楚懷王叫熊槐。羋月和熊槐是一對親兄妹。



先秦的姓、氏是怎麼出現的呢?姓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產物。姬、姚、姒、妘、媯、妊、姜、贏是上古八大姓,它們中有六個是女字旁,另外兩個也包含女字,因為在母系氏族社會母親要比父親重要的多,很多人都是隻知母親不知父親,因此這些人只能跟母姓。同姓不通婚就是怎麼來的,因為在當時同一個姓的人都是血緣關係很近的親屬。另外姓很穩固,通常不會改變。


氏是父系氏族社會的產物,也是姓的一個分支。與姓相比,氏的成員較少,但是它可以隨著封地、官職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在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商鞅。商鞅是“公孫氏”,沒有功名之前別人叫他“公孫鞅”。 到秦國之後稱“衛鞅”,這是因為他來自衛國,這時他以“衛國”為氏。後來變法有功,受封在商邑,這時商邑就成為他的氏,因此稱為商鞅。


闔閭和夫差是父子,他們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君主。這個家族是姬姓,吳氏。姬姓來源於周朝,創立吳國的吳太伯是周文王的大伯父,周文王姓姬名昌,因此吳太伯也姓姬,闔閭和夫差都是姬姓。又因為他們在吳地,因此成為“吳氏”。這一點與商鞅是一樣的,都是以地名為氏。


百里奚也是如此,他原本是齊國沒落宗室子弟,因此姓氏與齊國王室一樣,姜姓,呂氏。齊國為何是姜姓呂氏呢?因為建立西周後,開國功臣姜子牙受封在齊地建立齊國,從此之後齊國王室都是姜姓呂氏。後來出現田氏代齊一事,齊國的統治權力才落到媯姓田氏手中,大名鼎鼎的齊威王就是媯姓田氏。


百里奚最初是姜姓,呂氏,但是他這一支在齊國已經沒有任何政治地位,無奈之下只能外出尋找發展空間,最終被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賞識並且提拔他成為一代名相。後來受封於百里邑,子孫後代就以“百里”為姓。


與勾踐夫差等人相比,專諸要離只是市井小人,他們到底有沒有姓氏已經不可考了。春秋戰國雖說是各個階層大融合的階段,甚至孔老先生都把原本屬於貴族的讀書權利分給平民,但是普通人想一步登天有個姓氏還是挺難的,沒有點家族底蘊還真不行。因此對於專諸和要離,我們不能老學究似的追究姓氏的問題。


勾踐是這些人中的一個另類。勾踐這兩個字是音譯過來的。這個家族是姒姓,勾踐原名叫鳩淺,只是在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之前各地文字不同,鳩淺在音譯的時候就變成了勾踐。後來知道譯錯了,但是名字只是一個代號,熟悉了之後大家都知道說的是誰,也就沒有改的必要了。比如都知道項羽的名字應該是項籍,但是誰又會糾正項羽的叫法呢?



總之,先秦不是沒有姓,而是先秦時期的姓氏與現在的姓名有很多不同之處,需要我們一一比較分析。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簾外西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