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的对吗

中国谚语中有一部分也是关于时令节气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村对于一年气候轮回变化的总结,对农业生产很有指导意义,在以前的时候,没有天气预报,只能靠二十四节气来推算。

你知道“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吗?老祖宗说的对吗?

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的对吗

三月怕三七

在老祖宗认为,这三个日子是非常重要的,分别是三月初七、三月十七和三月二十七这三天。

如果在这三天不下雨,那么农民就会很担心了,可能春旱就会来到了,因为在这三个日子的前面一个节气是清明,后面一个节气是谷雨,正好是该下雨的时间,也是很多农作物需要灌溉的时期。

如果,这个时候,不下雨的话,那就意味着今年的收成将会受到影响。

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的对吗

四月怕初一

到了农历四月份的时候,该播种的农作物都播种了,农民也不用担心出现干旱了,反而最害怕的就是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

每年的四月初一前后有一个重要的节气,这个节气就是立夏

立夏的到来,也就代表着夏天的来临,都希望盼着在这个时候,不要下雨,一般进入四月份以后,农作物就会长得很快,

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的对吗

如果这个时候,天气还是下雨的话,那么整个春天都将会是无尽的雨季,春播的农作物也最怕水淹了。

毕竟在过去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的,天气好收成就好,而天气不好,那收成就会受到影响。古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了,如果农历四月初一降雨了,那后面的雨水比较充足。

尤其是在农历四月十二日下大雨了,就表示后期的天气雨水多,这样对于夏收的麦子来说,确实是很不利的。

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的对吗

老祖宗的这句谚语,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这都是古人长期农耕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在以前没有天气预报的时代,就是靠着这些谚语来进行农耕的,

虽然,现在有了天气预报,不需要这些谚语了,但是还是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不管是在天气还是在生活中为人处事,有很多的智慧都是来源于老祖宗的这些谚语,如果还想要了解到更多智慧的,可以从《增广贤文》这本书中了解。

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的对吗

《增广贤文》几乎涵盖了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大部分谚语,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平实易懂。

其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很多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们当代人也很有启迪意义。

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的对吗

《增广贤文》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的普及本。

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贤文》同样能领会到古人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

《增广贤文》这本书是我们老祖宗们智慧的结晶,我们古人几千年下来积累的智慧的结晶

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的对吗

《增广贤文》是一本值得静下来心好好去读,并且可以读一辈子的好书。这一点可以说是丝毫不夸张,就是因为我们今天的浮躁,反而让我们静下来变的好难。

《增广贤文》对后世影响极大,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想要读的朋友们是不是有个担心,那就是害怕文言文看不懂,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白话文的《增广贤文》,有详细的注释,让你在哈哈大笑中,还能学到生活的智慧!

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这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的对吗

一本才46元钱,也就是两包烟钱,一顿饭钱,却能让你受益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