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研究提醒:隔離時間越長,心理影響越大

作為控制目前新冠疫情暴發的一種手段,許多國家要求人們在家或在專門的檢疫機構中隔離。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精神病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者發現,隔離會產生負面的心理影響,包括創傷後應激障礙、困惑和憤怒,而且,這些心理影響可能是長期存在的。

英國科學家研究提醒:隔離時間越長,心理影響越大

這項新研究回顧性分析了以前24項疾病暴發對人們造成的心理影響的文獻,涉及10個國家,疾病包括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埃博拉病毒感染、H1N1流感、中東呼吸系統綜合徵(MERS)和馬流感的人群。

結果顯示,隔離對人群造成了廣泛的心理影響,包括創傷後應激障礙、抑鬱、憤怒和恐懼感以及物質成癮;隔離對有精神障礙病史的人和醫護人員造成了更大的不良心理健康影響;隔離時間越長,心理健康狀況就越差。

造成不良影響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基本的生活用品,如食物、水和衣服,以及公共衛生部門對隔離的目的和所採取的行動缺乏解釋。就隔離後期而言,由於無法工作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圍繞疾病本身的恥辱也與心理健康狀況差有關。

發表在《柳葉刀》上的這項研究成果認為,隔離是一種孤立的、可怕的經歷,它有負面的心理影響。隔離結束後的幾個月或數年後,這種影響仍然存在。這就表明,在隔離規劃過程中應該採取相應的措施,儘量減少不良心理影響。醫護人員在被隔離期間應該得到管理者和同事的特別關注,而那些先前就存在精神健康狀況不佳的人也需要在隔離過程中得到額外的心理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