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将荀子思想转化为治国理念的关键人物-焦子栋

陆贾将荀子思想转化为治国理念的关键人物

陆贾将荀子思想转化为治国理念的关键人物-焦子栋


陆贾(约前240-前170年),楚人,早年追随刘邦,因能言善辩常出使诸侯。高祖和文帝时,两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臣服汉朝,对安定汉初局势做出极大贡献。刘邦去世后,说和陈平、周勃同力诛吕,著有《新语》等。陆贾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尤其是将荀子思想转化为治国理念的关键人物,“绍孟(子)荀(子)而开董(仲舒)贾(谊)”。他认为汉家王朝要想不重蹈秦亡之覆辙,就必须反秦道而行之:“行仁义而轻刑罚;闭利门而尚德义;锄佞臣而求贤圣”,定下带有强烈儒学色彩的三大为政原则。

王利器先生认为陆贾之学师承于荀子:“盖陆子与鲍丘(亦作浮丘伯,荀子弟子之一)游,因得以闻荀子说于鲍丘,故其书有不少可以印证荀子之处。”(见王利器《新语校注》前言部分)

今人刘桂荣认为陆贾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与时局变迁,主张“因时而权变”,在荀子对儒学进行调整和改造的基础上加以发微与创新。他接受荀子从“人的先天情性、自然规律和物质基础”入手讨论天命的认知路径与言说逻辑,吸收了荀子以化性情而治、天行有常、天人相参和“制天命而用之”等思想,奠定了荀子学说由理论走向社会实践的基础。同时对荀子的尊君和民思想(君主必须具备大儒、圣王的素养,君主是民众学习模仿的榜样,君主不夺民利)、教化思想(重视儒学、重视礼教、知明笃行、德教为主、)也多有接受。(见刘桂荣《西汉时期荀子思想接受研究》)

陆贾将荀子思想转化为治国理念的关键人物-焦子栋

(兰陵后学焦子栋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