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自帶"止痛穴",治療這4種疼痛,效果不亞於消炎藥

當出現頭疼、牙痛、胃疼和痛經的時候,很多人往往會選擇吃一些消炎藥來止痛。但是大家不要忘了,

我們的手上有一個自帶的"止痛穴"。那麼,它在哪兒呢?

身體自帶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韓健勇和尤豔利兩位教授的研究發現,按揉或者針灸位於手上虎口處的合谷穴,用於治療頭痛、神經痛、牙痛、腹痛、痛經等疾病時,止痛效果不亞於消炎藥,而且更方便、還省錢。

身體自帶


按摩合谷穴還有內庭穴(見圖示),能夠很好的治療失眠性疼痛和神經性頭痛。用雙手中的拇指按照順時針的方向交替按摩,每天按摩2-3次,每次10分鐘左右,這樣能夠起到立即止痛的效果。

身體自帶


早在《針灸甲乙經》記載"目痛暝,頭痛,齲齒,合谷全之"。

牙痛時怕冷水,按揉合谷穴和三間穴,以瀉火止痛;牙痛時怕熱水,則按揉合谷穴和太溪穴,滋陰降火止痛。兩手交替按摩合谷穴,每隻手按摩10分鐘左右,以有酸脹感為宜,有效緩解劇烈牙痛。

身體自帶


痛經發作時,用食指指腹點按合谷穴和三陰交穴3-5分鐘,達到行氣活血,調經止痛之效,善治婦科痛或月經不調引起的小腹脹痛和墜痛。

身體自帶


胃腸疾病引起腹痛時,點按合谷穴和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三寸,外一橫指處),具有清洩肺胃之熱,理氣消脹、降濁通便、雙向調節胃的蠕痛,善治幽門和腸胃痙攣引起腹部劇痛。一般按揉3分鐘即可見效。

身體自帶


【特別提醒】:

按揉穴位用於治療疾病,一定要滿足兩個要求才能達到治療的作用。一是按揉的時間,二是按揉的力度。但是多數人對按揉穴位不太熟悉,手指持續著力容易出現痠痛,難以深度刺激到穴位。

如果需要幫助,歡迎關注,私信來問,我為我會用最簡單的方法,助你持續健康!

身體自帶


轉載請註明出處:註明作者信息、網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