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為何要下揚州


煙花三月,為何要下揚州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名句。詩中的“廣陵”正是現在的江蘇省揚州市。

煙花三月,為何要下揚州

煙花三月,乘著和暖的春風前往揚州,最初只是詩人孟浩然的一次壯遊。但此後的千年時間裡,它卻成為每一個春天裡江南人踏青出遊的優先選項之一。大地回暖,春光明媚,春天裡的揚州城到底有怎樣的魅力,使得“煙花三月下揚州”的風尚賡續不絕,傳承至今?

煙花三月,為何要下揚州

孟浩然,襄陽人,盛唐時期著名田園詩人,與另一位傑出的山水田園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

身逢盛世的孟浩然,一生中很多時間都是在大唐帝國的大好河山間漫遊,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根據《孟浩然年譜》等資料的記載,孟浩然和李白的初次相識是在唐開元十四年(726年)夏秋間,地點可能就在揚州一帶。

煙花三月,為何要下揚州

幾年之後,在浙江紹興擔任山陰尉的詩人崔國輔邀請孟浩然前往紹興、嵊州一帶遊覽。孟浩然從襄陽出發,在路過江夏時與暌違多年的好朋友李白相逢。兩位詩人在長江邊的黃鶴樓依依惜別。因為孟浩然此次東去旅途中的重要一站是廣陵,臨行之際。李白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別好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煙花三月,為何要下揚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重在寫離別之情,友人掛帆遠行,詩人目送離去,東逝的江水猶如李白對好友的依依別情。

從詩意上看,這是一首普通的敘事詩,但後人卻從中讀出了另外的信息:煙花三月的揚州城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桃紅李白,是天下最美的所在。如果唐代也有旅行攻略手冊的話,肯定會將揚州列為春天出遊的首選目的地。

煙花三月,為何要下揚州

唐代以後,雖然受到戰火的洗禮,但揚州城的繁華依然持續,尤其是在清代,隨著揚州成為兩淮鹽業中心,揚州的富庶再次名聞天下,造就了瘦西湖、個園、何園、小盤古、天寧寺、大明寺等值得人們流連忘返的勝蹟。“一次次的重新崛起,使得揚州在漫長的歲月裡一直是人們心嚮往之的目的地。

竹西佳處,淮左名都,除了文化上的繁盛,商業上的繁榮,揚州地處江淮之間,自然風光優美。每到春天,揚州城鶯啼燕語,綠草如蔭,春色迷人。

煙花三月,為何要下揚州

據悉,目前的揚州不再滿足於傳統的“瘦大個”(瘦西湖大明寺個園)等旅遊景點的擴容或完善,古運河、古遺址、古城鎮、古街巷、古村落等成為重點挖掘的旅遊資源。揚州旅遊也不僅僅只關注“煙花三月”而是“四季”,揚州將成為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歷史文化名城,成為世界人民都向往的詩意城市。

煙花三月,為何要下揚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