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運河城市淮左名都——揚州

揚州這座與大運河同齡的城市,2500多年來未曾斷過與大運河的相依,揚州城址的變遷與大運河開發密切相關。據《左傳》記載,公元前486年,“吳城邗,溝通江淮”。吳王夫差在揚州開鑿的邗溝,成為大運河的起始河段。隋煬帝大規模全線開鑿大運河,以揚州為中心,在邗溝的基礎上進行南北擴掘和連接。盛唐時期日本數百名求法的僧人也都在揚州登陸,波斯、大食等來中國貿易的阿拉伯商人在揚州隨處可見。兩宋時期,為了使揚州城更加靠近運河,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在運河邊的蜀岡下修築“宋大城”。明清兩代,京杭運河達到鼎盛時期,其經濟功能發揮到了空前的程度,揚州城也因此發生了重大變化,修築新城,城址再次南徙,揚州成為瀕臨運河和長江的大都市。清代“康乾盛世”時,鹽運和漕運的發達使揚州又一次進入鼎盛時期。2014年揚州作為牽頭城市助力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

運河城市淮左名都——揚州

2500多年大運河一直在揚州流淌著,匯成了揚州的血脈,揚州境內的古運河與2000多年前的古邗溝路線大部分吻合,與隋煬帝開鑿的運河則完全契合,從瓜洲至寶應全長125公里。現在依舊的在內航水運有著重大作用的京杭大運河,縱穿揚州腹地,由北向南溝通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邵伯湖,匯入長江,全長143.3千米。古運河為揚州沉澱了厚重的文化,現運河為揚州承載著未來的可期。

運河城市淮左名都——揚州

運河哺育了揚州,是揚州的“根”。這條運河線上,留下了歷代著名文人墨客大量的詩文名篇:“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嘹唳塞鴻經楚澤,淺深紅樹見揚州”(李紳);“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杜牧);“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等等。這些千古名句,描繪了古代揚州曾經有過的“歌吹沸天”、極盡繁華的輝煌時代,而這一切無不與運河一脈相承。在運河綿延千里的岸線上,揚州與運河的興衰息息相關!

運河城市淮左名都——揚州

談起揚州運河時就不能不談到鹽商;而只要談到鹽商,又不能離開揚州去談鹽商。揚州哺育了鹽商,而鹽商也為揚州留下了一份極為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那一座座匠心靈構、令人歎為觀止的高牆深院和私家花園裡,塵封了多少興衰沉浮、悲歡離合的歷史故事?

運河城市淮左名都——揚州

揚州在大運河的滋養下商業興旺發達,城市生活豐富多彩。南來北往的人與物及其承載的文化、觀念、習俗、方言等在揚州匯聚交融,商人、市民和文士共同創造了秀美、活力的揚州文化,既有陽春白雪,如標新立異的“揚州八怪”繪畫、工藝精湛的漆器、玉器、盆景等;又有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世俗生活情趣和“三把刀”的生活技術,共同造就揚州多彩的市井文化。

運河城市淮左名都——揚州

在當代,揚州的發展依然與大運河息息相關。作為與大運河關係最緊密的城市,揚州是展示中華文明、彰顯運河風采的代表城市。

運河城市淮左名都——揚州

未來,揚州將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下,立足爭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先鋒示範城市。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把大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以“國際範、中國風、運河韻、揚州味”為理念,引領大運河文化旅遊帶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