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不殺樊噲,是他在死了的君王劉邦,與呂后之間做出來的選擇嗎?

大馬哈魚12


陳平是個有政治小聰明的人。他之所以不殺樊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樊噲是呂后妹夫的原因。

陳平眼看劉邦就快不行了,這時候要是殺了樊噲,萬一劉邦一死,那呂后絕不會輕饒了他,就算陳平有奉召殺噲的說辭,呂后就算不能殺他,那陳平在劉邦死後的政治生涯基本就結束了。

所以他採取的辦法非常聰明,是把樊噲押回長安,押回來了,劉邦如果沒死,那讓劉邦自己做決定,劉邦死了,那啥也不說了,呂后肯定對他感激不盡。

所以,陳平的行為可以解釋為一種雙保險的明哲保身的手段,即沒有倒向呂后,也沒有違抗劉邦的旨意。


草祭William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需要先來研究一下,陳平是個什麼樣的人。

陳平年輕時候分肉,分得讓大家滿意。他為什麼讓大家滿意?是他切割得輕重一樣嗎?肯定不是的。如果是這樣的話,肯定隨便一個廚師水平都比陳平高。那是什麼呢?我覺得是陳平能掌握別人的心理,知道人家喜歡什麼樣的肉,他在分的時候投其所好,這樣大家才會很高興。

(陳平)

後來陳平過江,上了賊船。他知道性命難保,趕緊把上衣脫下來,扔進船裡,然後去幫賊划船。賊本來要砍了他,看到他身無分文,自然就沒有再動手。陳平能躲過這一劫,就在於他從對方內心裡去想。賊需要的是錢,不是命。只不過別人不願意拿錢出來,賊才連帶把命也要了。既然如此,他把上身裸露出來,就是告訴對方,自己身上沒錢,不用要他的命了。

陳平從項羽那裡轉投劉邦,因劉邦很器重他,引起劉邦的那一幫發小哥們不滿,紛紛在劉邦面前說陳平的不是,說他年輕的時候與嫂子有不正當的男女關係,說他貪圖賄賂,總之是品行不好,不能重用。於是劉邦就去問他。這個時候,陳平非常清楚劉邦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劉邦在乎的是忠誠,所以他就著重說了忠誠,說了自己離開項羽到劉邦這裡來,是看中劉邦能用人。至於“盜嫂”的事,他根本不去解釋。因為劉邦在男女關係上,比他還不如。而貪圖賄賂之事,他直截了當說出來,他幹過這事。他為什麼直截了當承認自己幹過這事呢?因為我們說了,劉邦最怕的是人是“有大志向”,和他爭奪天下的。如果這個人只是想貪圖一些小便宜,那其實正是劉邦喜愛的。

所以後來劉邦評價陳平:“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就是說陳平沒有韓信那種想爭奪天下的大志向。所以後來蕭何發現劉邦懷疑他,就搞了一些貪圖賄賂的自汙的事情。他一自汙,劉邦就可以斷定他沒有大志向,也就不懷疑他了。

  

而陳平正是明白劉邦的心思,所以他才回答劉邦話的時候,答得非常得體。劉邦不但不再懷疑他,反而更重用他。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陳平是一個總能把別人的心理搞得清清楚楚,知道別人想什麼,需要什麼,在乎什麼。而劉邦正是明白這一點,才讓陳平去殺樊噲。

  

劉邦讓陳平去提樊噲的人頭來見他,他是不是真的想殺樊噲?

  

不是的。再怎麼說,劉邦建立的也是一個朝廷,他要判哪個人有罪,都要通過廷尉來審查。除非這個人已經提兵造反。而樊噲並沒有提兵造反,而樊噲還是他小姨子的丈夫。所以劉邦不可能立刻就殺他。他那樣說,只是為了嚇唬樊噲,打擊樊噲。讓樊噲不敢支持呂后整治戚夫人母子。而且劉邦還明白,只有陳平才會明白他的心思,因此才派陳平去。

(樊噲)

  

陳平也正是明白了劉邦的心思,才對周勃說,不要殺樊噲,只把他抓起來,送到京城,交給劉邦處置。我估計當陳平把樊噲送到京城時,劉邦肯定是把他交給廷尉,找他的罪來處置他,但肯定不會判他死刑。

  

不過事情很快就起了變化,劉邦死了。劉邦死了,這時候,不管放不放樊噲,都是一個問題。不放,呂后肯定饒不了陳平。但是放了,呂后也會猜忌陳平,以為抓殺樊噲是陳平的主意(不是陳平的主意,為何劉邦會派陳平去抓他?)

所以,陳平必須要呂后把事情搞明白。於是他跑到劉邦的陵前,大聲痛哭說:“你讓我就地處決樊噲,可是我覺得這事事關重大,不能輕易處置,所以把樊噲帶回來交給您,誰知您已經駕崩了。”這話一下就打消了呂后的懷疑,呂后因此不但沒責備他,還一直重用他。這麼個人精,讓他48年參加白軍肯定是不可能的。

轉自五一區網


禾風之戀


陳平此人,對於人性的洞察,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似乎天下人天下事沒有不在其不知不解之處的,大到興邦定國小到趨吉避凶。他就像是後世太極裡的黏手,除非他不接招,只要他接招,都能迅速化解危機。對於劉邦臨死前要求他去殺樊噲,他施展的是拖字訣。因為他知道,老頭子死後,嗣皇帝繼位,新舊權力交接,他手裡的這個砝是他站隊最好的投名狀。

樊噲非但是劉邦的老鐵,還是他連襟,和劉邦出生入死很多年,不是血親,勝似血親。劉邦晚年各異姓諸侯王的叛亂,讓劉邦對掌兵權的發小兒們都起了芥蒂之心,所以才有了殺樊噲一事。可是樊噲會擁兵作亂嗎?不會。樊噲雖然不是劉邦最器重最有用最欣賞的下屬,可是他是最特殊的。在劉邦不僅沉迷女色更沉迷男色時,是樊噲闖宮進諫扳直了他——這事在滿朝上下都沒有人敢!由此可見,樊噲和劉邦的關係不是一般親信所能比擬的。

陳平是人精,當然更能讀懂劉邦的心,劉邦殺樊噲,不如說是一場政治作秀——給嗣皇帝一個收買人心的機會。這麼多如狼似虎的洶洶群臣,仁弱,不英果的兒子能彈壓的住嗎?大老婆到底靠不靠譜?老子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他們娘倆能看好不?老子是不是得放點大招扶上馬一程?後世人對於劉邦的能成功表示很不屑,其實劉邦對於勘破人情人事人心上,不說是個中翹楚,也能名列前茅。——這都得益於張良和陳平。不過張良是貴族出身,始終自帶高冷範兒。陳平不同,人世間的貧窮醜惡都見過,他是從底層真正靠讀心術慢慢的像臭蛆一樣趴上來的。在自身沒有危險的時候,才圖進取,不擇手段,不記榮辱。

張良師從赤松子用《黃石公兵法》幫劉邦打天下,陳平是用太公《陰符經》。張良生怕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飄飄然去了,陳平不怕,他始終是留一手的人,所以劉邦死前囑託呂后說陳平不可單獨任相。可是後來扶植文帝登基後,陳平還是擠走了周勃自己獨相漢文帝,誰又能說這不是做給死去的劉邦看的?陳平的內心是:多謝陛下抬愛,我已送走您兩個老婆及多位兒子孫子,成功把江山從老呂家又奪回來交到老劉家手裡了。完美實現了您的囑託。另,為了證明您也有偏差,我把老周擠下去了,現在是獨相。意不意外,驚不驚喜?——只有您想不到,沒有我做不到啊!——沒辦法,鳳凰男不努力,怎麼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陳平不是選擇死劉邦和活呂后,他只是選擇一個能給他更好的政治舞臺的決策者。對於劉邦,呂后,甚至以前的項羽,都不過是陳平實現人生目標的階梯。梯子長短好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讓他攀。像陳平這類人,能力是無限的精力是無窮的,所差的,就是機遇。顯而易見,陳平是最善於抓住機遇的人,無論是積極進取,還是消極怠工,他把握的分寸都恰到好處。同時期的開國元勳,能像陳平這麼通透又知進退的,怕是沒有別人吧!





人生不過一輪明月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要知道陳平為何不殺樊噲首先要說劉邦為何要殺樊噲,在劉邦人生的後半段,他曾經考慮過換繼承人的問題,想換的人是他最寵愛的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因為種種原因沒換成,但他知道他老婆呂后的性格,如果他百年之後,劉如意肯定活不了,所以給劉如意留下一條後路,可惜沒用,劉如意還是死了,戚夫人還被做了人彘。

在這種背景下,有人過來打小報告,說是正在打燕王的樊噲有跟呂后謀反的意思,本來呂后已經結黨很多,但是他覺得不足為懼,但再加下老將樊噲,劉如意還能活麼?在這種情況他,很自然的就相信了,即使樊噲是他妹夫,即使樊噲為他出生入死,即使樊噲對他很忠心,他還是信了。之後才有了派陳平、周勃殺樊噲的事情,在這時劉邦未死,陳平是個聰明人,三易其主還能得到劉邦的信任可想而知,他想到了這是個兩難的選擇,如果殺了樊噲,劉邦駕崩,他陳平必然要給劉邦陪葬,如果不殺樊噲,押到劉邦跟前讓劉邦下令殺掉樊噲,呂后還能念這份人情,他還能保住一條命,在這種情況下,陳平自然是要保命了。在押送樊噲回去的途中,劉邦死訊傳到這邊,陳平很聰明的先回去,在劉邦靈前大哭一場,邊哭邊說:“我違抗了您的命令沒有殺樊噲,而是帶回來給您處置,沒想到您先去了”。這話是說給呂后聽的,不說這話,哭完陳平就沒了。


有鹿從渠求鹿夢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陳平之所以不殺樊噲,是知道樊噲在漢高祖劉邦心中的地位,雖然劉邦因為樊噲是呂后的妹夫,而遷怒於樊噲,但是隻要想到樊噲曾經隨著自己南征北戰,一統天下,又在平滅異姓諸侯王戰役(英布,彭越等)中出了很大的力。

劉邦只是因為樊噲是呂后的妹夫而殺掉樊噲肯定會後悔,所以他與周勃合計,在平滅梁王盧綰,先將樊噲抓起來,押往長安聽從劉邦發落,但是陳平和周勃回師途中,漢高祖劉邦突然去世,

陳平知道朝中一定是呂后主政了,他一定不能殺樊噲了,便會到長安,哭著跪在漢高祖的靈柩前,說道“你讓我處置樊噲,可我不敢擅自處置大臣,所以將他押解回來了”這是暗中在像呂后表達自己的忠心,呂后也隨即恢復他的職位(這也為後來的陳平周勃滅呂,留下了禍根。)

所以說陳平不殺樊噲,不止是為了防止呂后報復,也是為後來的周勃聯合劉姓滅呂,埋下了基礎。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嘴痕


陳平不殺樊噲的原因,不涉及站隊,而是對個人前途考量後的一種選擇。

在陳平的眼裡,國與君皆輕,唯有自己為重。他為劉邦六出奇計打下大漢江山,無非是一圓自己封侯拜相的夢想。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在這方面陳平就是極致的代表。

為此劉邦心知肚明。他曾經就對身邊的人說過:"我用陳平是因為他的能力,而不是他的品德"。言外之意,是說老子這個無賴己經算沒有什麼德行的了,陳平還遠不如我。

因此他們是同一類人,彼此相知相惜。

既然如此,將死的劉邦把斬殺樊噲的任務交給陳平,應該可見預見到陳平從個人的角度考慮未必會盡心盡力去完成,可是他為什麼還是選擇了陳平呢?

真相只有一個,劉邦希望能夠籍此保全陳平,並能保證陳平始終不離大漢王朝的權力中心。

臨死之際的劉邦顯然看到了自己百年之後,呂雉及其諸呂外戚將會對劉氏政權構成巨大的威脅。只是這個發現來得太晚了一些,等到劉邦意識到危險時,留給他的時日己經不多了。

他己經沒有時間去遏制外戚勢力的坐大,只能將希望寄託在有人可以在時局改變的關鍵節點上力挽狂瀾。於是,他想到了陳平。

唯有陳平,可以擔此重任。因為只有他,是真正可以做到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謀臣。他曾經六獻奇計,每一計都陰險毒辣,完全顛覆了別人對道德底線的認知,卻最終幫助劉邦稱霸天下。

果然,陳平不負重望,以抗旨不殺樊噲取得了呂雉的信任,在諸呂環伺之下成為大權在握的丞相。等到呂雉去世,他又和周勃聯手,一舉蕩平諸呂之亂。

不得不說,劉邦的這一手玩得漂亮。


煮茶道史


劉邦為什麼要派陳平去殺樊噲呢?為何陳平去後又沒有殺呢?難道是陳平暗地裡在劉邦和呂后之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首先從劉邦病重說起。

劉邦在病重期間,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那些威脅到自己江山的外姓有軍權的人,早己被劉邦給收失了。

這個時候劉邦想起還有一個人沒有處理掉,而這個人就是和自己出生入死,多次立下戰功的樊噲,因樊噲手握軍權同時又娶了呂后的妹妹,

劉邦心裡想!如果自己駕崩,樊噲再和呂后聯手,就會形成外戚干政!自己兒子自己知道,性格過於軟弱難當大任!

為了穩妥起見,還是趁自己還有一口氣在,把樊噲繪殺掉的好,這樣就為自己的兒子永除隱患了。

派誰去殺樊噲呢呢?劉邦想來想去還是派陳平去最合適,因為陳平不但足智多謀還對自己忠誠。

陳平是何等聰明的謀士,在險惡的政治鬥爭中,善於名哲保身,他不但多次為劉邦脫困化解危機。而且還能為自己在如此複雜的宮庭鬥爭環境下,立於不敗之地。

這次劉邦派陳平去殺樊噲,陳平自然是清楚樊噲地位的,得罪了樊噲就等於得罪了呂后,

再說了,陳平被派去殺樊噲之時,劉邦已經病入膏肓了。

陳平心裡非常清楚,劉邦一死,呂后兒子當皇帝,呂后一定掌控朝廷實權,如果殺掉樊噲,劉邦還活著時呂后拿他沒有辦法,劉邦一死呂布一族肯定拿他開刀,如果不殺樊噲劉邦不會放過他!

聰明的陳平在這個時候做出了,最聰明的決定,來了一個“拖"字!

既不殺也不放,只把樊噲一路慢慢的送往長安!

在陳平和樊噲還沒有到達長安,就傳來劉邦駕崩的消息。

陳平聽說劉邦已經駕崩,這個時候又展示出他聰明的一面,陳平趕緊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的跑了回去,來到劉邦的陵前大聲痛哭說:“您讓我去就地處決樊噲,可是我覺得這事事關重大啊!不能輕易處置,所以把樊噲帶回來交給您,誰知您已經駕崩了”,這話說出來既沒有抗旨的意思,又沒有拍呂后馬屁的意思,還能一下子就打消了呂后的懷疑!

這就是一個聰明謀士能夠得以善終的智慧,能夠在劉邦和呂后兩股政治勢力裡遊刃有餘得以生存,還能夠活出自我的最高境界。


司馬小絹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我來回答。

劉邦在當上皇帝后,就開始處理自己的手下兄弟,這時他們的關係就沒有那麼純粹,不在是打天下時的兄弟關係,而是君臣關係,君臣之間多了份猜忌。

樊噲和劉邦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多次立下戰功,大漢建立後,不斷有諸侯王造反,劉邦也是派樊噲去平叛,同時樊噲娶了呂后的妹妹,這樣樊噲也和皇室有了一層關係。

陳平是一個何等聰明的謀士,多次化解危機,助劉邦脫困,他自然是清楚樊噲的地位的,得罪了樊噲就得罪了呂后,自己也會有不小的麻煩。

燕王的造反給了劉邦很大的打擊,所以他才確定殺掉樊噲,但是此時皇室關係有微妙的變化,劉邦病重,呂后權力巨大,樊噲即使打江山的部下,也是呂后勢力的一員,如果皇帝反悔陳平還是會有麻煩,殺掉呂后也不會放過自己。這是一道無解的題,樊噲身份特殊,皇室變化微妙,陳平不殺樊噲是正確之舉,不是在皇帝和呂后之間的選擇,是在權力面前的選擇


只是想抱抱你好咩


陳平不殺樊噲,形成共識都隊為他是呂后的妹夫,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兩條。

一是陳平聰明過人,在險惡的政治鬥爭中,善於名哲保身。他棄楚投奔漢並不是不受項羽重用,當時項羽封他為信武君,而是覺得項羽性格暴虐,怕稍有閃失受害。在逃到漢室途,上船上見他穿著不凡,準備對他下手,他脫光衣服去替船伕划船。

一是對漢室劉氏江山的忠誠。劉病中呂后問承相,劉回蕭何,曹參,周勃,陳平。


良戈5


劉邦快不行了,沒有幾天活頭了,而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呂后殺了很多大臣,誰也不敢得罪她,只能暗中幫助樊噲,不讓他被殺,陳平以後有一個活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