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百越有50萬大軍,為什麼禁止班師勤王?亡國也在所不惜

提起秦始皇,我們馬上想到的就是統一六國,焚書坑儒,殘暴不仁等。秦始皇在大家的眼中應該是一個比較殘忍的人,他連自己的親弟弟都能殺死,手段可見一斑。秦始皇在歷史上一直都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喜歡的人就不斷去美化他,討厭他的人就想盡辦法去醜化他。秦始皇對中國的歷史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這是任何人都不能磨滅的。只是秦始皇在行事上受到質疑頗多,我們身為後人只能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

秦始皇在百越有50萬大軍,為什麼禁止班師勤王?亡國也在所不惜

北伐匈奴,南征百越

秦朝統一六國之後,要維持大國的統一,依然需要強大的軍隊。秦軍憑藉滅六國的軍威,駐守全國,南北邊塞是屯兵的重點地區。秦始皇為了防止北邊匈奴對秦威脅,命蒙恬大將軍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使今河套內外,大河南北的廣大地區,在相當長時間擺脫了兵禍的災難。

北伐匈奴的同時,朝廷還將大批刑徒遷到北邊,也鼓勵一些民眾移居邊地,這些刑徒和民眾就在邊地生活下來,一面屯墾,一面戍邊,開發北邊地,充實武器裝備,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且秦始皇為了保護邊地人民的財產安全,命人建築長城,這樣就可以減少軍隊防守,減輕民眾負擔。

秦始皇在百越有50萬大軍,為什麼禁止班師勤王?亡國也在所不惜

對於南邊,秦始皇命屠睢和趙佗率領50萬大軍,對嶺南越族作戰,戰爭持續很長時間才佔領了番禹諸地,並且主將屠睢在戰爭中中箭身亡。過了三年之後,秦始皇再次命任囂和趙佗進攻百越各部族。這次的秦軍勢如破竹,很快便佔領了整個嶺南地區。為了保持嶺南的穩定,秦始皇命進軍嶺南的將士留守當地“屯戍”,不奉召不得返京。並且還從中原大批移民到嶺南地區,並且與當地人通婚。這樣一來促進了漢越民族的融合,加深了中原和嶺南地區民眾的關係,對嶺南地區的持久穩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嶺南地區正式進入了中國的版圖,也使得越族正式成為中華民族的大家庭的一員。

秦始皇禁止南征軍班師勤王

秦始皇在百越有50萬大軍,為什麼禁止班師勤王?亡國也在所不惜

在小說《大秦帝國》中有一個片段,就是說秦始皇留有一份遺詔,遺詔上說“中原但有不測風雲,南海軍切勿北上靖亂,當斷然封閉揚粵新道,不使中原亂局波及南天。將軍謹記:老秦人北上,則華夏從此無南海矣!“有關此遺詔正史中未有記載,只是在小說和電視劇中會有這樣的情節。但是對於百越的問題,我們在相關史料上可以看到,秦始皇對於百越地區是非常看重的,在秦國佔領了百越之地之後,秦始皇確實下令讓南征百越軍隊駐守嶺南地區。

而根據秦朝時期的軍事佈局,秦朝的軍隊分為三種:

秦始皇在百越有50萬大軍,為什麼禁止班師勤王?亡國也在所不惜

京師兵,郡縣兵,邊防兵,各自承擔不同職責。京師兵主要職責宮殿內執勤,皇宮警衛,還有就是負責京師安全以及有戰事之時奉召出征等;郡縣兵就是負責各自郡縣的平安;邊防兵就是在邊塞駐守以及構築軍事工程等,這種郡縣兵和邊防兵一般情況下就是不奉召不準回京。

1.百越穩定

秦朝在對嶺南地區的戰爭中並不像北擊匈奴那般順利。南越之地地勢險要,百越之民蠻橫善戰,百越地區易守難攻。經歷了6年左右的時間,死傷數萬將士,真的可謂是血流成河,喪失一員主將,才將嶺南地區納入中國版圖。

秦始皇在百越有50萬大軍,為什麼禁止班師勤王?亡國也在所不惜

南征百越的戰爭中,秦朝付出了很高的代價,如果從百越撤出軍隊,嶺南地區很有可能再次反叛,那麼要是再想攻下嶺南,可能又不知道再需要幾個6年才能拿下。這樣下去勞民傷財,國家就沒有發展經濟的時間及精力。為了保留下戰爭的勝利成果,秦始皇當然不會同意從百越撤軍,並且還在中原大量移民到嶺南地區,就是為了加強中原和嶺南地區的文化融合,穩定嶺南地區的局勢。

2.國土統一

秦始皇這一生都在致力於統一六國,建立起一箇中央集權制的國家,完成自己稱帝的霸業。他不願意看到自己已經完成的一統大業付之東流,他要保持國土的統一穩定。如果南征百越的五十萬大軍班師勤王,百越地區的人民完全有可能再次脫離秦國,從而破壞秦始皇一統中原的計劃,這是秦始皇不能接受的。秦始皇認為皇位之爭的損失要比國土分奔離析的損失要少很多。

秦始皇在百越有50萬大軍,為什麼禁止班師勤王?亡國也在所不惜

秦始皇讓南征百越50萬大軍屯兵嶺南,並沒有將大軍撤回中原,主要就是從嶺南地區穩定和國土統一兩個方面考慮的。朝代更替是不可避免,但是國土丟失就是千古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