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之燕太子丹——总想一蹴而就的投机取巧者


燕太子丹这个人物在《史记》上记载的并不多,他的事迹零散的出现在《秦始皇本纪》、《燕召公世家》和《刺客列传》里面。

从这些零散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大体知道燕太子丹的身世。


《史记》人物之燕太子丹——总想一蹴而就的投机取巧者

太子丹剧照


燕太子丹,姓姬名丹,战国末期燕王姬喜的儿子。从小在赵国做人质,秦始皇嬴政也是在赵国出生,他们年龄相仿,是小时候的玩伴。

在《史记 刺客列传》中记载他们小时候的关系,用了一个字"欢",两个人都身处异国他乡,能找到共同的话题,玩得还是很快乐的。

而此时,姬丹的处境应该比嬴政还要好一些,因为姬丹是自己国家的太子,法定继承人,而嬴政是当时秦王孙子的儿子,并且,嬴政的父亲是秦王众多孙子中最不起眼的那个孙子。至少在当时看来,姬丹的前途比嬴政更加光明。

可是造化弄人,机缘巧合下,嬴政回到秦国后成了秦始皇;姬丹回到燕国后,又以太子的身份被派遣到了秦国当人质。

儿时的玩伴,一个成了高高在上的秦王,一个成了类似于阶下囚的人质。姬丹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本想秦王是自己的儿时玩伴,应该能受到特殊的照顾,可是现在的秦王完全不顾儿时的情谊,不给丝毫照顾。

《史记 刺客列传》中记载"秦王之与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

这里至少表现出了两点:

1、 姬丹是偷跑回来的。

在战国时候,互相派遣人质是相当普遍的,表示两个国家友好,是国家外交层面的事情。类似于现在两国建交,互派大使。而姬丹此时偷跑回来是因为秦王待他"不善",因为个人恩怨而偷跑回国,这种行为会直接破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放到现在,国家宣布撤回大使,这是开战的前奏!姬丹此时完全没有考虑国家的利益,而是把个人恩怨放在了国家利益前面。

2、 姬丹是因为怨恨秦王而找人报复。

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姬丹因为怨恨而想报复秦王,只是自己国家的力量太弱小了,才不得不放弃。

所以说,姬丹刺杀秦王更主要的原因是为自己泄愤,而不是为家的利益考虑。

过了几年,秦国统一的步伐越来越快,快要到燕国边境了,姬丹才又害怕了,商量对付秦国的办法。


《史记》人物之燕太子丹——总想一蹴而就的投机取巧者


之后的事情不用过多赘述,姬丹找到了荆轲,荆轲刺杀秦始皇失败。

我们这里主要分析一下:

姬丹刺杀秦始皇的计策是否可行?或者说就算是刺杀成功能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先来看姬丹给荆轲布置的任务。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史记 刺客列传》

可以看出,姬丹给荆轲布置的任务是两个目标,一是劫持秦王,使其归还所侵占诸国的土地;二是刺杀秦王。我们分析一下,这两个目标就算成功了,能不能达到目的。

1、 劫持秦王

姬丹想像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让荆轲劫持秦王,让秦王答应归还侵占六国的土地。我们先分析一下,曹沫劫持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功?

曹沫劫持齐桓公能够成功的三个原因:

(1) 时间上,曹沫劫持齐桓公发生在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这时是处于春秋时期,这个时期,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比较讲信誉、信守承诺的。

(2) 国家力量的对比上,齐鲁两国在实力对比上来说是齐强鲁弱,但是,齐国还远没有强大到能灭掉鲁国的程度。鲁国也没有弱小到无力抵抗的程度。当时是鲁国打了败仗,丢失了一些土地,鲁国提出割地求和,与齐国会盟,齐桓公答应了,在会盟的时候发生了劫持齐桓公事件。

(3) 国际环境,齐桓公在被劫持的当时答应归还土地,个人的危险情况解除之后,就想反悔,管仲劝他如果反悔会"弃信与诸侯,失天下之授",齐桓公才继续履约。也就是说,齐桓公履约不是因为鲁国和曹沫,而是顾忌到其他诸侯国的态度才履约的。齐国强大,只是比其他诸侯国稍微强大了一些,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还需要考虑其他诸侯国的态度。

而荆轲劫持秦始皇时,这些条件完全不存在了。

(1)时间上,荆轲刺秦是发生在公元前227年,已经到了战国时期,时间上过去了四百多年,而这时,国与国之间出尔反尔、朝秦暮楚是常事,谋士也以智诈为能事,那个讲信誉、信守承诺的大的环境已经不存在了。

(2)国家力量的对比上,这时的秦国对燕国已经具有绝对的力量,一个弱小的燕国,随时都可以灭掉。

(3)国际环境,这时的秦国已经有了绝对的实力,可以不把其余六国放在眼里,秦始皇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完全不用考虑其余诸侯国的态度。

综上所述,荆轲即使劫持成功,也不会达到目的,秦始皇一旦解除危险情况就会立即反悔的,不会因为紧急情况下的一张契约就停止统一天下的步伐。

姬丹提出这样的目标,只能说他太幼稚。

现代社会也规定,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签署的条约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史记》人物之燕太子丹——总想一蹴而就的投机取巧者


2、 刺杀秦王。

第一个目标实现不了,把秦始皇杀掉,能不能阻止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呢?

我认为还是不能的。

秦能统一天下,秦始皇有很大的功劳,但也绝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

从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了重大的改变,到秦始皇继位,经历了六代秦王,这一百多年时间,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一步步提升,秦国的国土面积也在一场场战争中扩大。到秦始皇时,秦国已经兵强马壮,经济富裕,还聚集了大量的人才,文臣武将多不胜数。一百多年来,扩张领土,进而统一天下,在秦国已经成了惯性,或者说是国策。死了一个秦始皇,还会有别的秦王继续完成秦国未完成的事业。秦始皇半途被刺杀,或许会放慢秦统一的步伐,但不会中止它的步伐。

可以看出,姬丹用的这种刺杀秦王的方法,不管成功不成功,是不能改变国家命运的。

那么,此时的姬丹应该怎么办呢?其实,他的老师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姬丹看到秦兵快要到达燕国边境时,感到了害怕,向自己的老师鞠武请教怎么办,老师给他的答案是"向西与三晋结盟,向南联络齐、楚,向北与单于和好,然后就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了。"

鞠武的办法有没有效果呢?

不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绝对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同样是处在战国末期的信陵君,在自己的国家魏国受到秦国攻击的时候,就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传檄于其余五国,其余五国都派兵跟随信陵君作战,一举大败秦国名将蒙骜,使秦兵不敢出函谷关,这是何等的气魄。秦国则一直等到信陵君死后,才又派遣蒙骜出兵伐魏。

而姬丹则认为"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说白了,姬丹就是不脚踏实地,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只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只想一蹴而就,一举成功。

姬丹的这种心态在社会上还是很常见的,有太多的人总想不劳而获,总想一夜暴富。有太多的人只看到了成功者光鲜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成功者背后付出的努力。只想享受成功带来的成果,而不想为成功付出应该有的努力。这样的人只想一蹴而就,一举成名,只能成为一个投机取巧者,用非常不靠谱的投机行为来为自己的理想埋单。

其实,姬丹从秦国逃回来之后,就应该以自己太子的身份招募人才,发展经济,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水平,这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在发展国力的同时,向西、向南、向北联合诸侯,形成国际联盟共同对抗秦国,提高自己国家的国际威望。

在这些工作做好的基础上,寻找刺客刺杀秦王,以拖延秦国统一的步伐,来为自己的发展赢取时间,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计策。

可是,姬丹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到公元前227年派遣荆轲刺杀秦王,这几年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前:寻找刺客。姬丹是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刺杀一事上。姬丹不明白,发展国力才是根本,刺杀只是为发展国力赢取时间。

姬丹这样做是舍本逐末,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只是一个总想一蹴而就的投机取巧者。


《史记》人物之燕太子丹——总想一蹴而就的投机取巧者

太子河,原名衍水,太子丹曾在此藏匿,后人为纪念他,改名太子河。


姬丹的结局也很悲惨,暴怒之下的秦始皇立即派遣王翦开始了灭燕之战,燕国毫无抵抗能力,很快就失败,燕王姬喜和太子丹带人跑到了辽东一带。燕王姬喜为了自保,割下太子丹的头颅献给秦王。姬丹的头颅又为燕王姬喜续了五年的命,五年后,秦灭燕。

司马光对姬丹的评价是"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所以,姬丹是一个个人恩怨重于国家利益,不脚踏实地,只想一蹴而就的投机取巧者。姬丹的刺秦行为加速了自己国家的灭亡,自己也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