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红楼梦》负面情绪交织时,也是暗示结局之时

在10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一集是矛盾激化特别严重的,这集中体现在两个女孩子的身上,一个是林黛玉,一个是晴雯。

这两个女孩子相继在端午佳节与贾宝玉发生矛盾,最终贾宝玉低声下气把她们哄好了。然而,这一集对白却频频出现两个关键词:散,和尚。

10版《红楼梦》负面情绪交织时,也是暗示结局之时


10版《红楼梦》负面情绪交织时,也是暗示结局之时

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宜解不宜结

我这老冤家是哪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她们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我偏又不咽下这口气,真是俗语说得对,不是冤家不聚头。

老祖宗这番话真是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点评得恰到好处,没错,不是冤家不聚头,但是冤家宜解不宜结啊。这又隐隐地暗示着宝黛最终不会结成连理,贾宝玉是深爱着林黛玉的,他最在乎的人也是林黛玉。而老祖宗也十分看好这一对儿,她喜欢林黛玉,但是林黛玉却处处没有给过贾宝玉好脸色看,且时常闹得不可开交。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看在眼里,心里自然七上八下,她是敢怒不敢言,他看到林黛玉这个样子不由得心里暗自感叹自己的儿子即将落入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孩子的手里,而这个女孩子正是王夫人极其不喜欢的女孩子,林黛玉

林黛玉多才博学,且多疑敏感,贾母是十分喜欢,尽力撮合着他们俩,但是,他们有竞争对手,这对手便是薛家母女,王夫人是站在薛家这一边的,她更喜欢薛宝钗这样的贤淑女孩。林黛玉的情绪过于外露,在她看来似乎有些不检点。

所以,老祖宗可是为宝黛恋费尽了心思,只可惜,他们俩完全意会不到老祖宗的意思,只能是让老祖宗感叹:不是冤家不聚头了。加之,王夫人这边有位大女儿元春,在宫里当了妃子,可见,宝黛恋久久定不下来也是有原因的,拖的时间长了,恐怕也就是宜解不宜结了。

10版《红楼梦》负面情绪交织时,也是暗示结局之时

宝玉喜聚不惜散,黛玉喜散不喜聚

  • 宝玉:好没意思,就这样散了。
  • 黛玉: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然冷清徒增伤悲,所以不如不聚的好。
  • 宝玉:你是个天性喜散不喜聚的,别人以为悲时你反以为喜。
  • 黛玉:那你呢?意之如何?
  • 宝玉:我这一生只愿人可常聚,花能常开,怕只怕人散了添悲,花谢了没趣,若一时筵散花谢,这万种悲伤又如何排解呢?

十四集中,宝黛有段这样的对话,其实林黛玉并非不爱聚,她是害怕相聚后的分离所产生的伤感,所以她才跟宝玉说宁可不聚。而实际上,她是位组织能力很强的女孩子,每每大观园有活动,她都是首当其冲,“桃花社”便是她把探春的“海棠诗社”进行重组得来的。可见,她并不是一位不懂交际的女孩子,只不过她的性子本就是悲春伤秋,什么事情都要感叹一番罢了。

林黛玉其实是跟贾宝玉一样是喜欢聚集搞活动的,只是她的身子却不适合贾府的夜夜笙歌的生活,加之她多愁善感,她也害怕“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句话,因而,她才会由此感叹。

然敏感之人的第六感又往往很准,她所想到的一切到最后全部都应验了。宝黛的对话中处处离不开“”,也正是暗示着这个端午佳节,是个不一般的端午佳节,暗示贾府的大厦未来即将要崩塌了,现今根基已然有些不稳。

正如剧中片尾曲所言: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10版《红楼梦》负面情绪交织时,也是暗示结局之时

宝玉与晴雯好离好散

  • 晴雯:二爷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不过跌了把扇子,也是极平常的事儿,以前连那些个玻璃缸玛瑙碗啊,不知坏了多少,也没见二爷您生气呀。这会儿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呢?要嫌弃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
  • 你也不用忙,将来有散的日子。

宝玉说得对,将来有散的日子,最终晴雯也是被王夫人赶走了,而且落得个郁郁寡欢,死在宝玉的怀里。晴雯的身份并非一般,她本是老祖宗的眼线,大观园里的一动一静都躲不过她的眼。王夫人自己肯定也是被贾母压着好多年,好多事情她是敢怒不敢言,所以她也是忍了很久,待贾母过世以后,她便要急着除掉安排在宝玉身边的所有丫鬟,以便巩固自己的地位。

晴雯是被王夫人冤枉与宝玉有私情被撵了出去的,偏偏她的性子又极其刚烈,长此以往,她的不良情绪也压制着她无法好好过日子。宝玉心生怜悯,昔日他对哪位丫鬟都是极度的怜惜。而这一集的端午佳节,晴雯也是跟宝玉闹得最凶的一次,最后宝玉还是去把她哄好了,拿出两把扇子,让晴雯撕,撕好了便气儿也消了。

但是,这也间接地暗示了晴雯的悲惨命运,她跟宝玉也是要散了的。

10版《红楼梦》负面情绪交织时,也是暗示结局之时

10版《红楼梦》负面情绪交织时,也是暗示结局之时

宝玉两次提到要做和尚

宝玉和黛玉因为张道士说亲的事情大吵了一架,往日里都是小打小闹,而这一次可是闹得特别的凶狠,气得宝玉连自己的命根子玉都扔了,黛玉也跟着剪掉了玉下由自己攒上的穗子。后来宝玉过去哄黛玉,黛玉本不想搭理,让其权当自己去了,这去了黛玉的意思是把自己当死了的意思,宝玉意会后便答了一句:“你死了,我作和尚去。”

黛玉听了于心不忍,便下意识化干戈为玉帛了。后赏午回来,宝玉和黛玉刚讨论完聚散一事,宝玉心中不快,又跟晴雯大吵了一架,后林妹妹过来劝架,无意间又跟袭人说起若袭人死了自己便先哭死了,宝玉听不得黛玉说自己死,又接上了一句:“那你死了我去作和尚去。”

这两处“作和尚”也是暗示了宝黛的结局,黛玉最终得知宝玉与宝钗成亲,自己却郁郁而终,贾宝玉最终也是去出了家。

可见,这里又有一处结局暗示。

10版《红楼梦》负面情绪交织时,也是暗示结局之时

暗示性极强的一个端午节,把负面情绪拔到高潮

10版的《红楼梦》第14集可谓是通篇故事转折点的一个警告,它在告诉我们,贾家的大楼很快就要坍塌了,然整个贾家除了在儿女情长的情绪波动上比较大之外,其余的却毫无声色,虽说作者极力暗示,然而剧中人却是毫不知情的,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宝黛的恋情向来是情绪波动极大的,黛玉时常生气,宝玉时常担心,可是他们的结局也是跟他们的日常一样不得安宁,且以悲剧收场。晴雯一位烈女也因为贾家这幢大楼的坍塌导致自己身败名裂,可以说所有人的命运都随着贾家基业的溃败转折,每个人所要面临的命运非生即死。最后却是什么都不剩了。

导演也是高明地把这一节的内容集中到一起,运用负面情绪的高潮来作为一个极大的警示,让人的心随之担忧,也随之无奈。那一片悲凉是徐徐地入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