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長江特聘和國家傑青入選高校排名,人才培養實力的比拼

對於國內高校來說,人才培養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而在國內人才評級體系下,院士是最高檔,但由於院士增選2年才評選一次,每次增選人數都不足200。在院士之下,當前國內高校科研的中堅力量就是國家傑青和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了。國家傑青評選從1994年開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始於1999年,兩個評選都已經走過了20年時間。由於其含金量高,每年的評選結果都備受大家關注。這些頂級人才的入選數量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高校的人才培養水平,那麼,這20多年來各大高校在這2個評選中的表現如何呢?小編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999-2019年)和國家傑青(1994-2019年)歷屆入選者數據進行了統計,得到各大高校入選人數的排名情況如下:

近20年長江特聘和國家傑青入選高校排名,人才培養實力的比拼

從這份排名來看,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兩校在這份排名中遙遙領先,兩校歷屆入選總數都超過了400位。而且,從近幾年的評選結果來看,清北兩校與其餘高校間入選人數差距也在越拉越大。以2019年的數據為例,北京大學共計有長江特聘和國家傑青28人,清華大學共計21人,華東五校入選總數剛剛上雙,其餘大學基本都個位數。由此可見,人才在逐漸向這些最知名的高校集中,這也是大趨勢。未來一段時間,國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創建幾所世界一流大學,而這些高校才是種子選手。


近20年長江特聘和國家傑青入選高校排名,人才培養實力的比拼

華東五校不出意料的位居清北之後,其中浙江大學表現最佳,入選總人數位居華五首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居華五末位,關鍵原因還是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入選方面和別的大學差距較大。當然,其中有部分原因是長江學者是教育部直接評選的,對於中科院系的高校有一定的打壓。其餘高校中,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三校進入了前十,這個排名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高校的發展速度。對於武漢雙雄和中山大學這所土豪高校來說,過去10年是一個黃金髮展期。

近20年長江特聘和國家傑青入選高校排名,人才培養實力的比拼

從入選總人數來看,巨無霸高校川山吉三校表現都很不錯。至少從規模來看,這些大學要佔不小的便宜。2019年3校長江特聘和國家傑青入選總人數都是7位,基本保持一個平穩的狀態。南開大學也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實力下滑嚴重,至少在人才培養方面還是不錯的。而另外一些名校卻排名不佳,像同濟大學、廈門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這份排名遠低於其綜合實力排名,這需要這些高校認真反思一下原因在哪裡。

近20年長江特聘和國家傑青入選高校排名,人才培養實力的比拼

排名靠後的幾所大學中,湖南大學、東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已被降檔,從這份數據中也能說明一些問題。當然,與這3校情況類似的還有中國海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4所高校。華東師範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由於有行業加成,降檔可能性不大。但西北工業大學和重慶大學就要小心了,2022年的雙一流評估是一個大考。

近20年長江特聘和國家傑青入選高校排名,人才培養實力的比拼

最後,再聊一聊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的評選。由於長江特聘的含金量較高,每次名單公佈之後就會引發一次“孔雀東南飛”的現象。為了遏制這種跳槽與挖角的情況,教育部最近2年對長江特聘的管理十分嚴格。同時,還增加了中西部高校的入選比例,採取長江特聘教授跳槽將取消頭銜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情況,但這畢竟是治標不治本。想留住人才還得讓這些高校真正獨立發展起來才可以,靠輸血必然不是長久之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