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馬”最帥 價值投資才牛

2019年已近尾聲,A股市場又到年終盤點時。近日,財經微博和朋友圈掀起了一場對2017—2019 年股市變化的討論。過去三年,A股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究竟應該如何看待?未來又將如何演繹?為此,金融投資報記者從不同維度進行了統計,並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

三年逾700家公司上市A股上市公司逼近4000家

數據統計顯示,從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27日收盤,滬指由3103.64點下降至2903.19點,降幅6.46%;深成指由10177.14點下降至9648.39點,降幅5.19%;創業板指由1962.06點下降至1674.39點,降幅14.66%。可以看到,過去三年,A股市場主要指數表現較弱,創業板指跌幅達到兩位數。同時,與科技類企業為代表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相比,主板上市公司表現出相對較強的抗跌能力。

儘管三大股指均出現下滑,但是A股市場的融資規模卻有明顯提升。數據顯示,三年來,滬市上市公司總市值由33萬億元上升至38.27萬億元,深市上市公司總市值由11.77萬億元上升至14.96萬億元,兩市總市值合計增加8.46萬億元。業內人士指出,這與過去三年A股上市公司規模擴大關係密切。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初,A股市場合計3016家上市公司,而截至2019年11月27日記者發稿時,這一數量達到了3733家,即近三年時間,共有717家公司上市,這717家上市公司目前總市值合計7.24萬億元。與近三年的市值增加額相比較可以看到,除去近三年上市新股影響,約3000家上市公司在近三年來總市值共增加1.22萬億元,平均每家上升4.07億元。

食品飲料業漲幅翻番傳媒等三大板塊幾近“腰斬”

從行業市場表現來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按總市值加權平均計算,從2017年初至2019年11月27日收盤,食品飲料行業以128.96%的漲幅遙遙領先,家用電器、銀行、建築材料、非銀金融四個行業緊隨其後,分別上漲 40.62%、35.89%、25.47%、19.6%。與上述行業強勢表現相對應的是,28個行業中有20個行業均出現下滑態勢,以滬指為參考標準,下跌行業中僅醫藥生物行業以3.57%的跌幅跑贏大盤,其餘行業跌幅均在10%以上,其中申萬傳媒、申萬綜合、申萬紡織服裝三個板塊以48.96%、46.02%、44.77%的跌幅成為過去三年調整最大的行業。

而從個股來看,三年來,有21家上市公司漲幅超過500%,漲幅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分別為康泰生物(300601)、韋爾股份(603501)、至純科技(603690)。三年來累計漲幅排名前100名的個股中,電子行業佔20家,醫藥生物行業佔19家,計算機10家,食品飲料9家,化工8家。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5行業未曾有個股擠進漲幅榜前100名。

從外資持股市值來看,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四季度末,包含陸股通、QFII、RQFII等在內外資機構(不含外資私募)持有A股市值合計3068.53億元,至2019年三季度末,持股市值上升至1.32萬億元,增幅超過30%。三年來,外資的持續流入顯示了其對A股市場發展的看好。

過去三年市場大分化消費、科技、金融是未來趨勢

“過去三年是A股市場分化的三年,雖然指數上沒有太大的表現,但以茅臺為主的“白龍馬”股(白馬股+行業龍頭)卻走出了獨立行情。”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過去三年,大部分績優股都走出了比較好的行情,而績差股和題材股正在不斷被市場邊緣化,價值投資逐漸深入人心。

楊德龍說,過去三年,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經濟轉型繼續推進,而消費增長比較亮眼,品牌消費品很多股票走出了比較強的走勢;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鋼鐵、煤炭等週期性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有所減緩,出現了盈利的回升,但是週期性行業畢竟是工業化時代的產物,現在工業化已經逐步完成,經濟增長方式依靠投資拉動、出口帶動逐步轉向為消費拉動、科技帶動,因此這些週期性行業沒有持續的表現機會。

談到未來三年的投資策略,楊德龍表示,未來的投資機會在消費和科技兩大方向,“金融也是未來持續增長的方向,但是因為銀行本身基數較大,加上未來的利率市場化,銀行的增速可能會下降,重點關注保險和券商的機會。”他表示,“白龍馬”股的股權價值會越來越高,建議投資者跟著外資學炒股,做好公司、龍頭公司的股東。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