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走壁”的高铁桥梁工

在京哈高铁沿线,有一些“飞檐走壁”的高铁人,他们常年穿梭于高铁桥梁和隧道中,精心检查设备状况,及时诊疗设备隐患。

“飞檐走壁”的高铁桥梁工

  索迪所在的长春高铁基础设施段桥梁检测维修一队长春西作业班,负责京哈高铁130公里桥梁设备的检查维修养护任务,他和工友们战严寒,抗酷暑,终日奔波在管内线路上。暖时一身汗、寒时衣上霜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飞檐走壁”的高铁桥梁工

  2月28日上午9时,在京哈高铁新开河特大桥下,索迪扣紧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动作娴熟地通过桥墩检查梯爬到近10米高的箱梁内。

  所谓箱梁,是指外形像箱子一样的高铁桥梁的一种,俗称桥肚子。每年桥梁工都要对梁体、支座、桥墩等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密闭的箱梁内,光线昏暗,索迪和工友们借助头灯的光亮仔细检查梁内设备。

“飞檐走壁”的高铁桥梁工

“飞檐走壁”的高铁桥梁工

“飞檐走壁”的高铁桥梁工

  “这个季节要格外注意排水管,白天化、晚上冻,这管里的积雪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可不行。”参加工作7年,索迪练就了“眼看、手到、耳听”的硬功夫。他用手中的检查锤敲打着排水管,通过声音仔细分辨管内是否有堆积物。箱梁内回声很大,敲击声震荡着耳膜。这样的噪音在桥梁工眼里还不算什么,桥面上动车组飞驰而过,巨大的噪音迅速冲击进耳膜,嗡嗡的耳鸣声久久不散。

  索迪说:“我们只要钻进箱梁内检查,基本上就是一上午时间,记不清有多少趟动车组从头顶经过了,所以对这些噪音都有免疫力啦!”

  梁端的检查口不足一米见方,索迪小心翼翼通过检查梯下到桥墩上,在十几米的高空上作业对桥梁工来说太平常了。但索迪依旧没有丝毫松懈,认真地按照规定做好防护工作。桥墩上空间狭小,距离地面十多米高,索迪把安全带稳稳的扣在检查梯上后,才敢转身检查设备。“高空作业可不是闹着玩,我们最高的桥墩有30多米高,因此,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设备检修工作,是我们始终秉承的工作理念。

  初春的东北,乍暖还寒。索迪站在桥墩上,冷风像刀子一样。“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都是戴着口罩作业,并且划小了作业单元。还别说,戴着口罩对于我们来说挺好,等于多了一层保温措施,要不一到桥墩上,冷风刮得脸都疼。”三个多小时的作业,索迪和工友们在桥梁上爬上钻下24次,完成了24孔桥梁的设备检查任务。

  车间党支部书记邹继东介绍道:“天气转暖,春检工作马上全面开展,车间针对季节性病害特点,强化设备检查整修。面对当前疫情形势,我们划小作业单元,精心检修桥梁设备,全力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让复工人员平安、有序、温馨出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