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設施蔬菜生產技術要點

無公害蔬菜是指蔬菜產品中不含國家規定的不準含有的有害物質,其他物質的含量控制在允許範圍內的蔬菜。生產技術要點:

  1.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和低富集硝酸鹽的品種。尤其是對尚無有效防止方法的蔬菜病害較嚴重的蔬菜種類,必須選用抗病蟲品種。

  2.做好種子處理和苗床消毒工作。對病菌靠種子、土壤傳播的菜類,嚴格做好種子和苗床消毒,減少苗期病害,減少植株的用藥量。

  種子處理:播種前檢驗種子純度、淨度、千粒重、發芽率、水分和病蟲害等。

  溫湯浸種:將種子放入50~55℃(即2份開水兌1份冷水)的水中浸種,邊浸邊攪拌,隨時補充熱水保持溫度10~15分鐘,然後加冷水降低溫度。

  藥劑處理:福爾馬林用50~100倍液浸種20~30分鐘,取出種子密閉燻蒸2~3小時,再用清水沖洗乾淨,可防治黃瓜炭疽病和枯萎病;用硫酸銅100倍液浸種10~15分鐘,取出用清水衝乾淨藥液,可防治黃瓜炭疽病和枯萎病;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然後用水沖洗到中性為止,可預防番茄病毒病。

  3.適時播種。蔬菜播期與病蟲害發生關係密切,要根據蔬菜的品種特性和當年的氣候狀況,選擇適宜的播種期。

  番茄適宜播期大棚冷床12月下旬,大棚溫床元月上旬;

  黃瓜適宜播期早熟品種2月中下旬,中晚熟品種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

  豇豆適宜播期3月至4月;

  甘藍適宜播期7月中旬,早熟種可適當提前到6月下旬。

  4.培育壯苗。採用護根的營養缽、穴盤等方法育苗,適期苗齡,及早練苗,帶土移栽,以減輕苗期病害,增強抗病力。

  壯苗的標準是:枝葉完整、無損傷、無病蟲、莖粗、節短、葉厚、葉柄短、色濃綠、根系粗壯、側根及吸收根發達、苗齡適當,達到定植要求標準。

  5.深翻整地,合理輪作、間作。有條件的地區,採用水旱輪作的方式,減少病原菌基數和病蟲危害。

  6.加強田間管理,改進栽培方式。提倡深溝高廂栽培,避免田間積水,利於通風透光,降低植株間溼度,及時清除病蟲株,病殘株,減少病菌和害蟲數量,以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無公害設施蔬菜生產技術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