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孩子都去哪儿了——尝试与寻找

一位读者看完书后对我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上小学前拥有这本书就好了。现在他已经初三了,坏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我每天除了头疼就是头晕。”

其实只要父母长期坚持按照正确的做法改变自己,虽然可能要花很长时间,但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早晚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但如果父母仍然固执地沿袭自己原有的想法和做法,孩子的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轻叩清华门——12个清华学子家庭采访实录》并不是一本专门写给学霸家庭看的书,它记录的是12个普通孩子与父母共同成长的经历。

距离上次采访三年多过去了,现在的他们各自走向了怎样不同的道路?又体验了哪些生活滋味呢?


清华孩子都去哪儿了——尝试与寻找

喜鹊告诉我:他非常感谢我帮助他回顾和反思自己过往的人生。虽然我无法切身体会,但仍然十分乐于接受他的心意。也希望他把这当作我最诚心的礼物,回馈他们一家参与并帮助我完成这本书的善心与诚意。

喜鹊说自己三年多来做了几份工作,但实际都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寻找自己真正想从事的职业。我问他:"你是怎样寻找的呢?"他说:"就是经过尝试,排除那些以为自己喜欢,但实际并不愿意从事的方向。"


清华孩子都去哪儿了——尝试与寻找

经过本科四年的课程学习和企业实习,以及毕业后最初的纠结与思考,喜鹊确定了一件事:自己真的不喜欢过工程师的呆板生活。从那以后,他再没有把机械行业列入自己目标职业。

清华背景让他很快在金融和咨询行业的尝试获得了成功,并拿到了待遇相当不错的OFFER。但就在此时,一位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同学找到了他,邀请他一起建立一个公益组织,投身乡村建设。

喜鹊说:"我最初的择业还是受了社会对名校毕业生必须'进名企、拿高薪'认知的影响,父母的中性建议也被我认为包含了他们的期许。但我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说:'那不是你最想要的。'所以当这个机会来到眼前时,我只经过了很短时间的犹豫就做出了选择。"

喜鹊坦诚当初参与公益项目的目的没有那么单纯和伟大,而是想作为一个观察者了解这个群体中的具有更高视野的核心人物是如何做人生选择的?又是如何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努力的?当然同时他也想作为一个参与者,为贫困农民的生活改善做点什么。

这是一群二十多岁满怀激情的年轻人。他们在四川达州选择了一个贫困村后,很快就开始考察当地环境和产业现状,筛选有较大增值潜力的方向。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人脉、知识、智慧和努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帮当地农民脱贫。

有较大升值空间的经济作物很快就找到了,那就是一种叫"爱媛"的柑橘。它是一个从日本引进杂交品种,来到四川后口味更加细嫩、清香,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当时超市中的的价格是每斤15-20元。但是由于农机具匮乏、种植粗放以及销售渠道不畅,导致村里种植户辛苦一年却收入甚微。不仅在当地的收购价只有市场价格的十分之一,产量也非常低。

有了目标,他们立刻就开始在社会上寻找捐助者,帮助购置农业机械;到上级政府寻求种植技术支持,治理病虫害、提高产果量;调动并挖掘各种关系直接对接大的经销商提高收购价。

虽然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心力,结果却与他们的设想相距甚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没有能力或不愿意承担切换生产和销售方式带来的风险,当地农民很难在实际行动上接受他们的帮助。无论怎样苦口婆心,无论怎样描述前景,观望过后,村里人仍然会沿袭自己的固有习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无力感逐渐蔓延到了每个人的心中。此时他们终于意识到: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做法虽然见效慢,甚至有时不够人性化,但那毕竟是常年经验的总结。相较之下,自己缺乏对农村社会生态的了解,应对困难的准备也不够充分。脱贫需要长期艰苦付出,速战速决的想法过于简单了。

一年之后,虽然帮助村里的农民联系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并从上级政府争取了一些科技和文化方面的资源,他们还是黯然离开了曾经充满热情与梦想的集体宿舍,离开了那个仍然贫困的村庄。

清华孩子都去哪儿了——尝试与寻找

回到成都后,喜鹊加入了一位校友组建的从事招商引资的咨询公司。在这期间他了解了一些商业运作方式和初创企业的生存现状,但贯穿始终的思维模式和利益权衡与他的本性产生了较大的冲突,让他的内心很不快乐,于是确定这也不是自己想要走的路。

经过几番尝试和思考,喜鹊开始将视线从远方转回身边。

喜鹊的母亲在他考上大学后在家里办了几年小学生托管班,父母用辛苦和操劳换来的温暖与感谢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他。上大学后,喜鹊也利用课余时间做过家教,对教育培训机构有一定的了解。

他说:"孩子学习困难更多在于教育资源的问题。我如果从事这个行业,可以帮助他们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这是我个人的价值所在,它让我觉得自己活得很有意义,很有成就感。"当然,收入水平也是他考虑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使自己这次的决策更谨慎,喜鹊做了较长时间的调研。他向业内人士了解培训机构在教学内容上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又怎样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课外教育给孩子最大的价值在哪里?经过几番考察、沟通、筛选、面谈,喜鹊正式成为了一名教育培训机构的高中老师。


清华孩子都去哪儿了——尝试与寻找

回顾自己这三年多的经历,喜鹊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这些名校出来的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会背有一定的包袱。开始择业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倾向选择知名度高、社会地位高或收入高的工作,而忽略那些普通而平凡的岗位。因此有些人做着令别人羡慕而让自己不快乐的工作,却难以脱身。

并不是名校毕业之后就是一片坦途。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刚刚踏入社会的我们也有着同样的迷茫。总是追问自己'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是在这样的自我拷问和寻找答案中一天天成长起来。

现在我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选择经常被他人的意见和社会的期望所左右,而不是纯粹顺应自己的内心。以这样的功利心择业的结果,就是越走越迷茫,越来越不快乐。

所以,如果从学生时期开始就以开放的心态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你可能就会更早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擅长,至少可以排除掉那些不喜欢的方向,那么在做就业选择的时候就会顺利得多。这是每个人都需要自己跨过的'坎',无人可以替代。"

清华孩子都去哪儿了——尝试与寻找

我没问喜鹊是不是觉得大学四年被白白浪费,没问他是不是对不成功的志愿服务后悔,没问他是不是认为在咨询公司的工作毫无价值,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正是这些曲折帮助他一点点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帮助他意识到顺从本心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让自己快乐。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认为孩子考上好大学,将来的工作就会有高起点,就会比别人少走弯路。但喜鹊毕业后经历表明: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无论拿到了什么样的文凭,想要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一个内心快乐的人,都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都会遇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并且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重新出发。


【作者新书上市,购签名书请私信,或点击“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