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進入“厭奶期”,這些常見錯誤別再犯了,只會加重娃的負擔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當了媽媽之後特別容易焦慮,孩子任何一點小問題,都會上升到極其緊張的程度。

但我們也都知道,冷靜才能解決問題,生活中很多媽媽恰恰是因為太過著急,才導致事情適得其反、越來越嚴重的。

所以說,瞭解一定的餵養知識,能很大程度上幫寶媽們規避這種盲目的做法。養育寶寶會遇見各種各樣的情況,但我們只有先穩住自己的陣腳,才能幫他走出困局。

寶寶進入“厭奶期”,這些常見錯誤別再犯了,只會加重娃的負擔



我的例子

比如我自己當初就犯過這樣的錯誤,突然有一天寶寶就不愛吃奶了,奶量相比從前減半。

不管怎麼喂,吃不到5分鐘就會吐出奶嘴或乳頭,開始到處看,而且之後完全沒有再吃奶的慾望,反而一塞奶嘴就開始哭鬧、蹬腿。

發現這樣的情況,當天我就特別不淡定了,總擔心吃不飽會影響寶寶生長髮育。

後來實在無計可施,我反而冷靜下來了。想想寶寶不吃奶開心玩耍的狀態,就好受多了,起碼沒什麼問題。

寶寶進入“厭奶期”,這些常見錯誤別再犯了,只會加重娃的負擔

更何況,寶寶也是能感知飽餓的,餓了自然就吃了。

像我這樣的寶媽其實還有千千萬萬,我想越到這種時刻,保持理性就越重要。

寶寶進入“厭奶期”,這些常見錯誤別再犯了,只會加重娃的負擔



寶寶為何會出現奶量減半的情況?

一般寶寶到了6個月就會進入這種狀態,也有的寶寶從4個月就開始了,這是一種很普遍也很正常的生理現象,說明寶寶進入了“厭奶期”。

厭奶主要有生理性厭奶和病理性厭奶這兩種,大部分寶寶都屬於生理性厭奶。除了開始變得不愛吃奶外,沒有其他任何狀況,精神狀態也挺好的。

其實,寶寶之所以厭奶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正常的生長經歷。

寶寶進入“厭奶期”,這些常見錯誤別再犯了,只會加重娃的負擔

1)之前吃得太多,身體需要休息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前幾個月寶寶的奶量特別大,生長速度也很快,因此需要一段時間給身體做調節和休息。

《育兒百科》中說,一般吃奶粉的寶寶3個月後就會出現厭奶現象了,這是因為配方奶粉消化起來比母乳更難,因此腎臟和肝臟負擔過重,更需要休息。

2)吃奶時不舒服

隨著月齡增大,寶寶開始注重餵養細節,有時奶水流速過急或過慢,會讓他們覺得很不爽。

比如被嗆過幾次之後,寶寶可能就排斥母乳了,反而更喜歡奶瓶。

寶寶進入“厭奶期”,這些常見錯誤別再犯了,只會加重娃的負擔

3)好奇心太強,吃奶時不專心

隨著寶寶逐漸發育,視覺和觸覺神經都開始變得敏銳起來,因此時常會好奇周邊環境。

有些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寶寶進入厭奶期時,吃奶時總不夠專心,一有點動靜就左顧右盼,這跟大人看電視忘了吃飯是一樣的道理。

4)厭倦了單一的奶味

隨著味覺的逐漸發育,寶寶會開始對味道單一的奶水產生厭倦感。

這種情況尤其發生在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身上,他們希望嘗試到更多口味的東西。

5)吮吸反射消失

所謂吮吸反射,其實就是寶寶的本能,一旦有奶嘴靠近便會自動張開嘴吮吸。

一般到了4個月左右,這種反射就會自動消失,寶寶吃奶不再是條件反射,

已經會根據自己的需求決定是否喝奶了。

6)食道反流或長牙

由於嬰兒的胃比較平,因此吃奶時特別容易迴流。

寶寶進入“厭奶期”,這些常見錯誤別再犯了,只會加重娃的負擔

如果吐奶比較嚴重,會灼傷喉嚨和食道,讓寶寶覺得疼痛,從而不願意喝奶。

還有的寶寶因為開始長牙,口腔感到不適,也會出現拒絕吃奶的情況。

說完厭奶期的表現之後,我還想列舉一下寶媽們的那些常見錯誤。不用說,家長的初衷都是好的,擔心寶寶吃不夠影響發育,可多半都好心辦壞事了。

寶寶進入“厭奶期”,這些常見錯誤別再犯了,只會加重娃的負擔



寶寶進入厭奶期,這些錯誤不要犯

1)強制餵奶

有的媽媽關心則亂,還沒弄明白寶寶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就盲目地強制餵奶。

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不僅讓寶寶更加抗拒吃奶,也會給他的身體增加負擔。

2)錯誤判斷寶寶的吃奶信號

大家都知道,餵養寶寶要少量多餐。

這裡所說的“多餐”,其實也要根據寶寶自己的需求量來,而不是寶媽隨便制定的。

比如有的媽媽一看見寶寶哭或哼唧,就覺得是餓了,該吃奶了,實際上離上次吃完奶間隔甚至都不到一小時。

說實話,這樣做孩子想不厭奶都難。

3)過於焦慮,照書本養娃

剛升級為寶媽,大家都會緊張,這很正常。但也不要太過照本宣科,嚴格按照書本上的指標養孩子。

書上代表的是多數情況下的孩子,但事實上個體存在差異,並非每個寶寶都如此。

寶寶進入“厭奶期”,這些常見錯誤別再犯了,只會加重娃的負擔

比如寶寶一天吃多少頓,每頓吃多少毫升都無所謂,按需餵養就可以了,只要便便狀態好,能睡好覺,精神狀態不錯也有活力,就沒什麼問題。

正如上文所說,寶寶厭奶的因素有很多,寶媽要懂得視情況下菜碟。

唯有如此,才能在不盲目、不傷害寶寶的前提下,幫他順利度過厭奶期。

寶寶進入“厭奶期”,這些常見錯誤別再犯了,只會加重娃的負擔



如何正確應對寶寶的厭奶期?

1)不強制餵奶,按需餵養,少量多餐還是能保證營養攝入的。

2)從寶寶的表情和狀態判斷他吃奶時是否不舒服,如果有嗆奶、口腔不適、食道反流等情況,要針對性解決。比如換姿勢,給寶寶買牙膠緩解,若寶寶吃奶吃到一半玩耍,就停下來拍拍嗝,以免吐奶、食道反流。

3)多消耗寶寶的體能,更容易產生飢餓感,比如做被動操等。寶寶吃完奶後,可以抱著他在家裡多走走,看看新鮮事物。

4)餵奶時儘量找一個安靜的環境,讓寶寶可以在吃奶這件事上保持專注,不至於左顧右盼。

5)給孩子進行腹部按摩,促進消化。

6)若已經添加輔食,可根據孩子的喜好調整餵養比例,但一天至少要喝三頓奶。

寶寶進入“厭奶期”,這些常見錯誤別再犯了,只會加重娃的負擔

總而言之,寶寶厭奶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作為寶媽一定要放平心態、避免焦慮。當然,也要特別注意病理性厭奶,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帶寶寶就醫。

寶寶持續表現以下幾種症狀,可能是病理性厭奶

  • 在不強制餵奶、正確餵養的情況下,厭奶狀況並未改善,且持續了一個月以上。
  • 寶寶的體重百分比是下跌。
  • 尿尿次數減少,甚至到6次以下。
  • 十分嗜睡,並且醒來時也沒什麼精神頭。
  • 長期拉綠便。
  • 大運動能力離月齡指標差得很遠。

以上。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