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棍棒底下出名角?從3個方面看錯誤的教育觀及啟示

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韓非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從古代的諺語中延伸出來

《霸王別姬》是一部經典的電影,是導演陳凱歌的代表作,當年囊括國內外眾多獎項。這部電影的視角很宏大,主要講述在時代變遷的大背景下,主人公段小樓、程蝶衣、菊仙等一眾人物的悲情命運。

《霸王別姬》:棍棒底下出名角?從3個方面看錯誤的教育觀及啟示

戲班裡的一群孩子

我從這部電影裡窺見的是錯誤的教育觀,從一開始的錯誤教育觀,是引發劇中人物悲劇的根源。這錯誤的教育理念,其實貫穿著他們的一生,和人物悲情的結局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下面我從3個方面給大家說一說錯誤的教育觀,以及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一、小癩子自縊身亡,是對師父棍棒教育的無力反擊和恐懼

1、當年學京劇很辛苦,戲班子的孩子能夠忍受辛苦,不過為了討口飯吃

影片開頭就有小癩子偷跑的場景,學戲孩子的臉上都是傷痕。小癩子是戲班子的一員,從小在關家戲班子里長大,同時也是被打大的。只要一犯錯,關師父必定一頓毒打。可是小癩子卻不是個禁得住捱打的人,也不是個學戲的人,因為害怕吃苦,這從影片開頭就可以看出端倪。

被送進戲班子的人幾乎家境貧困,小豆子生下來就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從事的職業根本無法將他留在身邊,沒法養活他,只能將他送進戲班子,學門手藝。

小癩子和小豆子的家境想必一樣,家裡無法養活他,也是不得已進的戲班子。他沒有學戲的天賦,也害怕捱打,每次逃跑後都重回戲班子,因為出去以後可能變成乞丐,無飯可吃,無家可歸。

2、小癩子在最後一次逃跑後,之所以回來是因為無處可去

有一次,小癩子和小豆子終於又逃跑了,他們去偷看由角兒演出的《霸王別姬》,看到角出來後,當時的小癩子淚流滿面:“他們怎麼成角的啊,這得挨多少打啊。”小癩子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最後,小豆子和小癩子還是回去了,一來是他們對京戲依然有熱愛,依然有自己的嚮往,二來是他們根本沒有地方可以去。

《霸王別姬》:棍棒底下出名角?從3個方面看錯誤的教育觀及啟示

小癩子

在看到小豆子被毒打後,小癩子崩潰了,他害怕捱打,下一個捱打的就是他,對捱打抱有深深的恐懼,並且無力改變,他吃完自己的糖葫蘆後自縊身亡。

3、這樣的棍棒教育,很多時候會物極必反,對待老師的暴力教育,很多網友訴說當年被打的心聲,至今仍然有心理陰影

還記得2019年12月20日的時候,江蘇發生的教師打學生的案件,江蘇鹽城市濱海縣第一中學,初一班主任毆打學生,猛扇學生耳光數十次,將學生的頭部撞擊黑板,導致學生臉上出現大面積的瘀傷。學生當時眼睛便模糊不清了,晚上有頭暈、嘔吐、脖子疼等症狀。

《霸王別姬》:棍棒底下出名角?從3個方面看錯誤的教育觀及啟示

去年江蘇鹽城官網爆料的被打學生事件

這名學生被毆打的原因,竟然是漏整理兩道數學題。此教師不僅僅是毆打一名學生,班上的其他同學只要做錯一點事情,同樣排著隊等著捱打。由此可見,捱打多麼讓學生恐懼。

《霸王別姬》:棍棒底下出名角?從3個方面看錯誤的教育觀及啟示

被打學生

該事件發到網上後,很多網友都說出了自己當年被老師痛打的經歷,有的甚至說至今都不能忘懷,留下了心理陰影。

《霸王別姬》:棍棒底下出名角?從3個方面看錯誤的教育觀及啟示

看到新聞後,很多網友的敘述


《霸王別姬》:棍棒底下出名角?從3個方面看錯誤的教育觀及啟示

很多網友在微博發佈的敘述

①《地球上的星星》,好的教育,就是用愛去感化、用心去教學

8歲的伊夏是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兒童。在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這時,一位名叫尼克的美術老師走進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見到的固守成規的老師不同,尼克主張讓學生們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由的發展。

《霸王別姬》:棍棒底下出名角?從3個方面看錯誤的教育觀及啟示

地球上的星星劇照

教育就是要挖掘孩子們本身的潛能,而非填鴨式的“大波轟”。一個孩子在啟蒙時期,在成長過程中,能夠遇到一位好的老師,真的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總有一天,他們會走出自己的路。”

“有時候需要給出的,也許只是一點耐心,一抹微笑,一個擁抱,一句關懷,一次掌聲。”

二、戲班主的教育,折射他一意孤行的教育觀,他在樹立自己的威嚴,是讓孩子們“怕”,而不是“欽佩”

1、戲班主是在樹立錯誤的威信,這是戲班主一意孤行的“教育觀”

他是戲班子裡最厲害的人,彷彿是威嚴的所在,他威嚴的形成主要靠棍棒教育,他就是戲班主。但他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教育理念,會讓孩子們生出害怕、恐懼的心理。

只要學戲的孩子們犯錯,戲班主就是一頓毒打,即使孩子們想跑也跑不了,因為有很多幫手。戲班主依靠毆打學生,樹立起了自己的威嚴,讓學戲的這些孩子心生恐懼。

影片中有一幕是程蝶衣和段小樓跪在關師父面前的場景,當時的程蝶衣和段小樓早已經成年,並且已經在社會上立足了。在犯了錯誤後,依然是跪地、捱打,外面的社會日新月異,而關家戲班子依舊是這樣的老規矩,充滿了封建舊思想的意味,多年從未改變,這也是戲班主一意孤行的“教育觀”。

《霸王別姬》:棍棒底下出名角?從3個方面看錯誤的教育觀及啟示

戲班主在責罰學生

2、戲班主之所以這樣管理,是因為戲班子想出名角,他認為只有這種教育才能讓孩子們吃苦練功

“人啊,得自己成全自己。”

“不瘋魔,不成活。”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

常常聽到戲班主這樣教育戲班裡的孩子,在他的教育觀裡,棍棒教育是輔助,孩子在他的棍棒教育之下自己成全自己才是他的目的。這種宿命論的教育觀念是不對的,是對孩子其他優秀方面的扼殺,教育本質是鼓勵,並不是一條路走到底,變通必不可少。

當時的大環境的確是生存困難,但是戲班子這樣的教育觀,無非將很多孩子往絕路上送,從不好的教育觀裡,也折射出一些問題讓我們反思。

只有戲班子有節目表演,戲班主才有錢拿,也才能養得起這些孩子。雖然這些孩子不用流落街頭餓死,但這也是一個壞的循環,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導致日後生活中會有影響。

3、換一種教育方法,注重教學理念,對人權重視,也許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再看現代的戲曲學院的教育,早已不是當時的棍棒教育。在1949年以後,廢除了體罰。從此京劇舊的科班被廢止,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學院教育制度——注重教學理念,對人權重視。

著名京劇演員王佩瑜,是國家一級演員,也是現代京劇的傳承者。她曾和大家分享過她的求學之路,她是隨著舅舅入行京劇的門,9歲就獲得過評彈藝術節第一名的獎勵。現在她是京劇的傳承者,也創辦了自己的劇社。

《霸王別姬》:棍棒底下出名角?從3個方面看錯誤的教育觀及啟示

王佩瑜1992年考入上海市戲曲學校,期間拜過多位老師,訴說過學京劇的過程,雖然艱苦,但是她說過沒有體罰,主要是練功。在她的講述裡,京劇行業成才比較低,一路走來有很多的艱辛,她曾經要做以下這些方面來提升自己的京劇水平:

①、早起跑步:要有一副好的體能,每天跑步是必不可少的,鍛鍊體能以外,可以放鬆心情。

②、需要有嗓子的天賦:不管學什麼都需要天賦,學京劇必不可少的是一副好嗓子。

③、要有強大的自理能力:可以獨立的照顧自己,要和同學打成一片,和同學友愛。

④、需要一定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不能太低,需要有理解力、模仿力。

⑤、需要投師訪友:只有在不停的投師訪友裡,才能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同行多多交流,提升自己的快速通道。

⑥、持之以恆的努力和堅持: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堅持,即使辛苦也要努力堅持,行業的佼佼者都是堅持到最後的人。

三、教育是需要因材施教,而不是棍棒相向,孤兒小四是在棍棒教育之下,走向極端的例子

1、孤兒小四的當眾舉報,是改變程蝶衣、菊仙、段小樓的命運轉折,小四的世界沒有愛,在棍棒教育下走向了極端

小四是程蝶衣收養的孤兒,十幾歲的程蝶衣看到被遺棄在石墩子上的小四心生憐憫。劇中有一幕,小四成年以後,程蝶衣還在用棍棒毆打。

面對程蝶衣的毆打,小四無動於衷,想必從小到大早就習慣這種教育方式。在這種錯誤的教育理念下,小四的性格扭曲了,變成了不懂感恩的人。

《霸王別姬》:棍棒底下出名角?從3個方面看錯誤的教育觀及啟示

霸王別姬裡的小四

小四憤然出走,從此他把程蝶衣當做是仇人一樣,舉報程蝶衣,批鬥程蝶衣,然後自己又想要做角。

小四同樣也是極端教育失敗的例子,程蝶衣用從師父那裡得到的教育觀,並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徒弟。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接受和接納這樣的教育方式,小四最終走向了極端。

他恨程蝶衣,從未將他當成自己的師父,所以在舉報師父後絲毫沒有悔過之心,這也才有後面悲劇的發生,可以說因為他的舉報,是改變程蝶衣、菊仙、段小樓命運的轉折。

2、從《放牛班的春天》裡,看正確的教育觀,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引導者

《放牛班的春天》表面看是一部音樂電影,實際上很有教育指導意義,體現對學生的關懷和尊重。電影講述郊區的輔導院裡生活著一群被放棄的野孩子,後來因為馬修老師的到來,改變了這些孩子的一生,他以正確的教育觀引導這些孩子,讓孩子糾正過往,從此改變了命運。

在這部電影裡,馬修老師的教育觀念很值得我們學習。

①、老師應該尊重學生,抱著人人平等的心態實施教育,而不是差的學生老師打罵,好的學生給予鼓勵,要平等對待學生,應該一視同仁。

②、要用愛來包容學生,而不是暴力相向。馬修老師在接受校長任務的時候就提出了三個要求;不體罰學生,讓他來處理犯事的學生;不透露他們的名字;對他們的幼小心靈提供關愛。馬修老師是用愛來感染孩子,給孩子溫暖,從而解救了迷失的學生。

《霸王別姬》:棍棒底下出名角?從3個方面看錯誤的教育觀及啟示

放牛班的春天劇照

③、要因地制宜,找到學生的興趣。因材施教是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需要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的興趣,樹立學生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④、老師的期望,是給予學生希望:老師對待學生需要有希望,很多時候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在事情沒弄清楚之前,老師需要相信學生。如果沒有引導,老師對其自暴自棄,孩子也會失望,最後蒙丹縱火了,這個縱火是對於別人不信任的報復。馬修老師就做的很好,相信學生,並且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學生會被感化。

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 ——愛因斯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