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自金陵遍九州,金田止步暗藏修……明建文皇帝圓寂富順金田寺?

□ 蔣周德

在富順縣南約20公里處,有青山山脈橫亙,沱江縱流其中,形成青山鎖峽。臨江西岸的山巔,曾有一座古剎——金田寺,曾是富順著名的風景名勝八景之一。傳說,明建文帝曾藏修於金田寺,並在此圓寂。

兵敗失位下落成懸案

建文皇帝,即明惠帝朱允炆,1398年6月繼其祖父朱元璋之後,成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21歲的朱允炆繼位後,年輕氣盛,針對叔父們開展了“削藩”行動。

眼看一個個弱小的兄弟被拿下,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感受到了威脅。朱棣對父親沒有將皇位傳給自己本就不滿,眼看危險迫在眉睫,便伺機對朝廷開展軍事行動。1399年7月下旬,忠於朝廷的軍官抓到了朱棣旗下的兩名下級官員,並把他們送往國都金陵(今南京市)以煽惑罪處死。8月5日,燕王藉口清除朝廷的奸佞官員,向鄰近幾個州縣發動軍事進攻,開啟了與建文皇帝持續近3年的軍事對抗。

朱允炆缺少謀略,軍事將領指揮不當,雖兵力、地盤數倍於叔父朱棣,卻節節敗退。1402年6月,燕軍渡過長江直逼金陵城下,谷王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

燕軍進入金陵城後,在與朝廷軍隊最後的混戰中,皇宮大院起火。熊熊大火被撲滅後,人們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是誰。朱棣為了名正言順地稱帝,對外宣稱侄兒朱允炆及其長子已死於火災。從此,朱允炆的下落成為一件懸案。

傳說建文帝藏修於金田寺

相傳,在大軍壓境的危急時刻,在翰林院編修程濟等人的護送下,建文皇帝通過地下暗道倉皇出逃。朱棣在皇宮的廢墟里沒有找到侄兒朱允炆的屍體,便派出多路人馬四處追蹤。朱允炆在幾個忠臣的陪伴下,流落西南各省,最後輾轉來到富順縣青山嶺上的金田寺隱居3年,直至在此圓寂。

傳說,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年),金田寺重修時,還塑了建文皇帝像,受到僧人和群眾的祭祀。清康熙七年(1668年),金田寺住持僧水谷大師專門建了一座佛閣來供奉建文皇帝的塑像,並將建文皇帝寫的4首律詩刻在匾上,懸掛廟中。這四首詩,其一:“遠自金陵遍九州,金田止步暗藏修。蒼生未遇真明主,南國空留作楚囚。白燕飛來無信息,黑雲遮湧漫心頭。江山社稷歸何處? 檻外長江空自流。”其二:“閒罷楞嚴磬懶敲,笑看茅屋雨花飄。南遊幛嶺千層回,北望京都萬里遙。款段久辭飛鳳攆, 袈裟新換滾龍袍。公卿此日歸何處,惟有群鴉早晚朝。”其三:“風聲一息忽然清,大地全移四海新。鳳出丹山紅日遠,龍潛滄海白雲深。紫微有象星還拱,玉漏無聲水自沉。遙想京城今夜月。六宮鹹望翠華臨。”其四:“流落西南四十秋,蕭蕭華髮已盈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獨流。長樂官中雲氣散,朝陽殿裡雨聲收。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已休。”

此外,據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富順縣誌》(段玉裁主編)卷三.《壇廟》還載有程濟《和建文金田寺》詩一首。詩云:“吳霜點點鬢毛侵,不改惟餘匪石心。作客歲寒應自久,避人崖壑未曾深。虎龍追逐知心少,魚雁依稀遠信沉。回首金陵悲往事,短節高岫一登臨。”

從建文皇帝與程濟的題詠,很多人相信,建文皇帝曾隱居在富順縣境內。富順縣政協原委員何泛漁稱,金田寺附近的魚龍寺曾豎有建文皇帝詩碑。據說是建文帝在該寺暫住時,留了一張詩箋在誦讀的佛經內。建文皇帝離寺後,詩箋被僧人發現,知是建文皇帝,才特地刻了一塊石碑豎在寺內。何泛漁說,新中國成立初期,他曾見過這塊石碑。1981年,有文史愛好者根據何泛漁的講述,去尋找這塊石碑時,得知被附近農戶搬去做了豬圈石材,至於是否就是刻有建文皇帝詩的石碑,沒有得到證實。

有人根據那四首詩中的“遠自金陵遍九州,金田止步暗藏修……”推斷建文皇帝走遍了九州各地,最後來到富順縣金田寺止步藏修。而“流落西南四十秋,蕭蕭華髮已盈頭”的詩句,則告訴人們,建文皇帝到金田寺藏修是他流落西南的最後時光,即他的人生末年。

但是,富順縣歷史上是否曾有過金田寺、金田寺是否位於青山嶺,說法是不一的。有人認為金田寺位於富順縣與隆昌市、瀘州市瀘縣交界的龍貫山。龍貫山原名羅觀山、螺貫山,據說就是因為建文帝這個真龍天子曾隱居於此而得名龍貫山的。

巴中人認為朱允炆圓寂通江

巴中市通江縣也有人言之鑿鑿地認為,建文皇帝圓寂於該縣。

1986年1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龍門陣》第六期103頁,刊發了劉輝光撰寫的《建文帝在通江的傳說》。該文說,據《通江縣誌》載:五佛崖在縣治四百里,明建文帝遜國後由秦人蜀,曾掛錫於此。又據《西鄉勝蹟錄》載:明建文帝人蜀, 禪師(御史程濟)相隨,圓寂於此。……五佛崖又名建文崖,位於川陝交界處,世傳九十里巴山是也。《續修陝西省通志》雲:建文崖在(西鄉)縣西南三百里,古名紅崖,崖广四十里,碧光映水之波,睛霞瀉松清之瀑,明建文君潛修處。崖上有建文帝五佛崖詩,至今尚存:牢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髮已盈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收。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據《鄰水縣誌》(鄰水縣隸屬廣安市)載:據說建文帝在通江南寺一住數年,每日裡跟著師父唸經拜佛。寺內有詩為證:閱罷楞經磬懶敲,笑看黃幄寄縣瓢,南來嶂嶺千層回,北望天門萬里遙。款段久忘飛鳳禁,袈裟新換滾龍袍。百宮此日知何處,惟有群烏早晚朝。

可見,建文皇帝是否躲過了火災,是否曾在富順縣境內隱居避難,都是600多年來的難解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