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如古之愛情可歌可頌,今之愛情少之啊!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眾所周知,它是是出自漢代才女卓文君作品《白頭吟》中的名句。

司馬相如原名司馬長卿,因為仰慕戰國時代的名相藺相如才改名。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如古之愛情可歌可頌,今之愛情少之啊!

「文君夜奔」景帝中元六年,司馬相如回到蜀地,恰巧那裡的富豪卓王孫,備了宴席請客。縣令王吉和司馬相如一起參加了宴會。客人被司馬相如的堂堂儀表和瀟灑的風度所吸引,正當酒酣耳熟的時候,王吉請司馬相如彈一曲助興。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豔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託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餘悲。

這首《鳳求凰》表達了司馬相如對卓文君的無限傾慕和熱烈追求。相如自喻為鳳,比文君為凰,文君聽出了司馬相如的琴聲,偷偷地從門縫中看他,不由得為他的氣派、風度和才情所吸引,也產生了敬慕之情。宴會完畢,相如託人以重金賞賜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轉達傾慕之情。司馬精湛的琴藝,博得眾人的好感,更使那隔簾聽曲的卓文君傾倒。這卓文君是富豪卓王孫的女兒,因丈夫剛死,才回到孃家守寡,她聽到司馬相如的琴聲,如痴如醉,又見他的相貌堂堂,有了好感。此後,他們兩人經常來往,便產生了愛慕之情。一天夜裡,卓文君沒有告訴父親,就私自去找司馬相如。他們一起回到成都,結了婚。這就是有名的「文君夜奔」的故事。

然後便有了當壚賣酒的故事,司馬相如家裡一無所有,幾個月後,他們乾脆賣掉車馬,回到臨邛開了一間小酒家。卓文君當壚賣酒,掌管店務;司馬相如繫著圍裙,夾雜在夥計們中間洗滌杯盤瓦器。卓文君是一個罕見的女人,居然不慕虛榮,司馬相如也是一個罕見的文人,居然一點都不自卑一點都不羞愧。這對才子佳人開的小酒店遠近聞名、門庭若市。

當然啊,卓文君本是公主般的生活,被父親知道自己當壚賣酒,自是很憤怒,也是不得妥協,贈予了結婚的嫁妝,金錢和僕人。後來司馬相如所寫《子虛賦》得到漢武帝賞識被封為郎(帝王的侍從官)。司馬相如衣錦榮歸,著實讓岳父卓王孫風光了一把,卓王孫獻金相認。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如古之愛情可歌可頌,今之愛情少之啊!

當然,愛情沒有那麼一帆風順。這之後還有一個事件值得一記:司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頭吟》,以這樣的句子“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終使相如回心轉意。

當時呢,據說當他在長安,被封為中郎將的時,由於自己覺得身份不凡,曾經興起休妻的念頭。有一天,他派人送給卓文君一封信,信上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十三個大字,並要卓文君立刻回信。卓文君看了信,知道丈夫有意為難自己,十分傷心。想著自己如此深愛對方,對方竟然忘了昔日月夜琴挑的美麗往事。

回信如下: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雖說是三四月,誰又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據說還有另一版本,此處就不贅述。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歎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終於用高車駟馬把妻子卓文君接到長安。這首詩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數字詩。細細品讀,其愛恨交織之情躍然紙上。夫人的才思敏捷和對自己的一往情深,都使他心絃受到很大的震撼,於是很快地打消了休妻的念頭。

漢武帝時,司馬相如在長安以一篇《上林賦》得寵,封郎官,一時春風得意,意欲納茂陵女為妾,卓文君無法忍受,寫下了後來流傳於世的《白頭吟》和《訣別書》。

司馬相如看了大為感動,終於打消了納妾的念頭,並給文君回信:“誦之嘉吟,而回予故步。當不令負丹青感白頭也。”此後不久相如迴歸故里,兩人安居林泉。卓文君寫《白頭吟》使夫回心轉意的故事遂傳為千古佳話。

卓文君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棄。她用心經營著自己的愛情和婚姻,終於苦盡甘來。他們之間最終沒有背棄最初的愛戀和最後的堅守。這也使得他們的故事千轉百回,成為世俗之上的愛情佳話。

愛情啊,是需要經營的。這裡引一個和題無關的語句,古時候,人們認為東西壞了是可以修的。然而現在,東西壞了就得換。生活變得越來越浮躁。

愛情的路上,難免有些插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