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打战战略:以粮食为武器,转被动为主动

提起司马懿,许多人都会想到其一生的努力,为晋朝的建立奠定了雄厚基础,他自身的优秀政治才干自不必赘言。然而,司马懿作为一名军事家,凭借着自身独特的战略和战术,这也使得他在打战中往往处于不败之地。

他的战略是着眼于政治的,他总是从政治高度来规划作战策略,他的战术也十分独特——根据粮草制定抗敌战略。并且他总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战略决策,就连攻守方略也不尽相同。所以,他总能击中对方要害,将敌人的粮食消耗完了,逼得敌人不得不无功而返。司马懿将战略和战术巧妙结合的策略,表明他的军事思想境界已经到达了一定高度,拥有了一定深度,为他成为三国时期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奠定了基础。


司马懿打战战略:以粮食为武器,转被动为主动

平息孟达之变

“平息孟达之变”是司马懿战例中较为经典的一个,这里充分体现了他战略思想的深化。孟达是刘备的宜都太守,奉命攻下房陵后,刘备命他与刘封一起攻打上庸。由于两人产生冲突,造成不和的局面,孟达带领他的部下一起投奔了魏国,做了魏国的新城太守。蜀国在攻占房陵、上庸后,具备了极有利的战略地位,因此诸葛亮致力于重新布局蜀国战略方案。当诸葛亮北伐的的时候,听说孟达有意归蜀,便主动冰释前嫌,积极与孟达沟通。这便是为重新布局蜀国的战略方案做铺垫的表现。

但是蜀国在节节胜利之际却犯了四个致命错误:第一,关羽误中吴国骄兵之计,因大意丢了荆州和所带军队;第二,不该让孟达投靠魏国;第三,刘备不顾众臣反对,为夺回荆州,亲率大军攻打吴国而落得惨败的下场;第四,直接导致了蜀国益州郡南中地区的叛乱。


司马懿打战战略:以粮食为武器,转被动为主动

面对蜀国此刻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局势,诸葛亮首先从战略高度出发,与吴国恢复了友好关系,并制定了北伐中原的战略计划。但是由于根据地丢失,蜀国的两面夹击中原的战略计划面临着无法进行水上运输,解决运粮运兵的难题,所以新的根据地建立对蜀国至关重要。此时诸葛亮把新根据地的目光放在了新城。

新城虽然不大,但是却处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上。如果蜀军能够一举攻破新城、襄阳、樊城这三地,那么三国战略布局将会被改写。首先,蜀军能将汉中至襄阳的主要水路牢牢掌控,方便运兵运粮;其次,更容易开展夹击中原计划;最后,可以利用新城,挽回丢失荆州带来的损失。


司马懿打战战略:以粮食为武器,转被动为主动

所以,新城的战略地位之重,令双方统帅都拼命想夺取。

司马懿深知孟达反魏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新城的战略地位,不顾上报,便亲自带领大军去解决这件事。在夜以继日攻打新城半个月后,终于拿下了这座城池。他对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加上适当的战略,他便不出意外地攻下新城了。对于为何采用这种策略,司马懿是这么解释:

“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能不速? 以四击一,正令半解,犹尚为之。是以不计生死,与粮竞也。”

其实,这只是司马懿低调的说法,司马懿当时是督荆豫诸军事,有自己的驻地,在驻地内调点粮食过来不算难事,怎么能是因为粮食短缺才快攻之下取得新城的呢?


司马懿打战战略:以粮食为武器,转被动为主动

从更深层次来看,他是为了抢占先机,防止诸葛亮得到新城而打通了运粮的道路,解决了蜀军的痛点。

司马懿抢先占领新城,不仅达到了防蜀的目的,而且打乱了诸葛亮的新城根据地计划。蜀国以后再想攻打魏国,就只能从祁山入手,而且军粮问题也会变得异常尖锐,对蜀国的作战十分不利。例如第五次攻魏,耗费三月之久,也并未攻下。由此看出,新城在魏蜀战争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并且对后来的魏蜀战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司马懿把战略目标看的极为重要,根据具体装备物资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战术,并且争分夺秒地赶去新城,终于赶在蜀国之前攻下新城,抢占了先机,在防蜀的工作中取得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相反地,诸葛亮在蜀军攻魏大计即将开始之际,居然连孟达回归的具体条款都还没有商定完毕,这里的诸葛亮过于谨慎了。而兵贵神速,若是诸葛亮拿下了新城,打通了粮道,对魏国将是沉重打击。


司马懿打战战略:以粮食为武器,转被动为主动

调动敌人转攻为守,百日歼灭公孙渊

曹操追讨袁绍残余势力行至辽东,公孙康因为积极响应被封为襄平侯。在公孙康死后,公孙渊在吴国的帮助下推翻了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的统治,以辽东太守自居,顺着祖父公孙度的政治路线继续在辽东割据称雄

。此时的辽东在公孙家长期的治理中改头换面,幅员辽阔,并且发展成了四个郡,人口在史书上的记载是“二十万户,六十万口。”

根据辽东的发展状况来看,形势一片乐观,此时公孙渊准备大展宏图。当时曹操已经把北方几乎都统一了,蜀、吴两国的实力与魏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在多方对比之下,他选择了吴国。于是,吴国和辽东便开始了合作之路。

孙权向外发展的重要决策之一便是拉拢公孙渊,与之形成联合之势。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政治上扶持,经济上帮助。所谓“政治上扶持”就是帮助公孙渊登上大位;所谓“经济上帮助”指的是让利于辽东。孙权最初的打算是:封公孙渊为燕王,而且他在吴国的帮助下登上大位便会拥护其称帝。这样孙权就如虎添翼,在得到东北战略要地的同时,还能在幽州和青州兵分两路攻打魏国。


司马懿打战战略:以粮食为武器,转被动为主动

但是,这一切的计划都因为公孙渊的狂妄自大画上了休止符。

他认为吴国距离太远不能做稳妥的靠山,就投靠了魏国,但是后来又背叛了魏国。魏国大怒之下两次派兵讨伐公孙渊,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了。魏国第三次讨伐公孙渊派出的是司马懿。司马懿在前两次的失败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合此次战斗的作战计划,最后大败公孙渊。

公孙渊在司马懿到达之前就就修建了了六七十里长的的防御工事,并派大将驻守,阻止魏军过辽河,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拖垮魏军。面对这种情况,司马懿先假装攻打敌人的南部营寨,以声东击西之计把敌人主力部队引至南面,主力部队顺利地从北面度过了辽河。趁着襄平主力部队不在,城内空虚之际,司马懿包围了襄平。襄平作为辽东的政治中心,司马懿料定敌人必会营救,这时逼得辽东的主力部队不得不回城。通过切合实际的战术,魏军大获全胜,重伤了敌人。

古时的作战特别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司马懿此次作战完全具备了这个条件。作战时,城里连续下了几天雨,连最难得的“天时”条件都具备了,此战焉有不胜的道理?

而下雨之际,最重要便是城中缺少粮食,引起了军心不稳。而最关键的一点是,司马懿抓住了这个敌军“缺粮”的时机,发功总攻势。 顺利除灭了公孙渊。

在这场作战中,司马懿最成功之处就是自己掌握主动权,牵着敌人的鼻子走。通过调动对手,形成了转攻为守的有利局面,转被动为主动,是这场战役能够成功的一个关键点。而对作战结果至关重要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发挥襄平的关键作用。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襄平作为辽东的政治中心,它的地位就相当于俗语中的“王”。连最关键的地方都抓住了,此次战役怎么能不胜利呢?经此一役,司马懿布局谋略皆有自己特点的高明之处就显露出来了。


司马懿打战战略:以粮食为武器,转被动为主动

讨论

司马懿的战略战术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其高明之处值得后人学习。

他的战略战术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他处理军事问题都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从来不孤立地看待任何军事问题,眼光独到且深远;例如他能在魏国重镇樊城被关羽所围困之际,提出联合吴国,捣毁蜀国的主张。这个主张不仅解决了襄樊的危机,还把战火引到吴、蜀两国,两国的实力被削弱了。他成功把三足鼎立的局面改变成仅剩魏国一强的局面,为魏国实现大统做了铺垫。第二,他常常利用粮食达到打击敌人的目的。“外行谈战略,内行谈给养”,他把粮食看的尤为重要,他认为粮食就是军队的生命线。在深知这一点的情况下,他的作战计划大多都是根据敌我双方手中粮草的多少来制定的。这个作战思想在防蜀作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即使是诸葛亮那样满腹韬略的军事家也不能扭转没有粮食带来的失败。第三,他观察入微,分析缜密,能调动对手,转被动为主动。这一点在辽东和公孙渊的战斗发挥到极致。他吸取前两次讨伐公孙渊失败的经验,不跟对手硬拼而是采取智取的方式,给与对手重创,并最终取得了战斗胜利。他深知硬拼只会失败,于是巧妙避开公孙渊修筑的工事,埋伏的重兵。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顺利渡过辽河。抓住襄平这一关键点,取得决战的彻底胜利。


司马懿打战战略:以粮食为武器,转被动为主动

结语

司马懿的一生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军事传奇,他的一生亦可以用传奇这个词来形容。他的胜利并不是靠运气得来的,而是靠着自己敏锐的作战嗅觉、非凡的观察力、洞察力和随机应变的思想方法。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都是他成为一个出色的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的必要条件。

他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军事表现,帮助魏国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一个基本实现一统的大国。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

房玄龄.《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