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混乱没逻辑?陪孩子“讲故事”,趁机培养孩子逻辑能力

最近朋友发现儿子讲话总是没有逻辑,讲了半天自己急的团团转开始别人就是听不出他想表达的意思,对此朋友很是担心。昨天下午,朋友听到从客厅传来打碎东西的声音,她走过去一看满地都是碎玻璃。儿子站在旁边显得手足无措。收拾完之后朋友就问他怎么打碎的?孩子急忙解释:"妈妈,是猫打碎的,我这样,然后猫过来,就这样,然后就它就把杯子打碎了。"

"他边说还边用手比划,可是我听了半天就是不知道打碎杯子的过程究竟是怎么样?他看出了我的不理解,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就开始哭。后来我花了好久才明白他的意思,他是不哭了,可是一想到他以后和别人讲话还是这样不清不楚,我都想哭了。该怎么办呢?"

孩子说话混乱没逻辑?陪孩子“讲故事”,趁机培养孩子逻辑能力

孩子说话混乱,总是表达不出意思。很多家长会会认为这是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原因。但其实,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自己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也知道自己要和家长说什么。就是在表述的顺序错了,也就是缺乏逻辑性,所以才会让听的人一头雾水。

但其实就像朋友儿子打碎了杯子这件事情,后来在朋友的耐心安抚和询问下,孩子终于说出自己和猫玩,不小心打碎杯子这一事的先后顺序。只要家长给予一定的耐心和引导,孩子是可以完整表达的。这也是孩子说话混乱的真正原因,也就是孩子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导致。正是因为他们逻辑思维的混乱才会想到什么就立马说什么

逻辑思维强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做任何事情也会更加地有条理。相反,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人可能就会出现说话颠三倒四,做事情也马马虎虎的状况。要想解决孩子这一问题,家长就得了解到底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它对孩子的能力培养存在哪些影响?家长又该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又被称为"抽象思维"。很多家长在看到这个词时,往往的第一反应是数学。原因便是数学这一学科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对孩子的"数学启蒙",实际上这就是提早对孩子进行维"逻辑思维"的一种训练。

而"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指能够合理思考的能力,也就是人能够对事物进行认识、观察、分析、判断等等的能力。具有科学逻辑的思考方法,除了能够让孩子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外,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帮助。

研究表明,孩子开始发展自身的抽象思维大概在6-7岁左右。而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却认为:3-4岁的年龄才是孩子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期,原因是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喜欢追问问题,他们饿脑袋里总是充满着疑惑,也会突然就蹦出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些表现实际上就是在暗示家长:抓紧把握好时机,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对孩子具有哪些影响?

有些家长会发现:"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孩子有条理会表达,也更能够解决问题,而能力弱的孩子则做事慌乱,容易失败。但首先,家长们要知道一件事: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就具有差距的,往往是后期教育不足才导致差距。而这个能力培养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它可以帮助孩子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逻辑思维能力"强意味着孩子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好学习的思路,也就能够让他们迅速地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不仅如此,孩子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速度也会更快,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学习难度自然也就降低了。当学习不再成为孩子的负担,他们的积极性也就自然提高了。

其次,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

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孩子可以更快地掌握学习和生活上的要领,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当他们在困难面前依旧能够保持冷静,并且迅速理清问题所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更具有效率。

最后,它能够帮助孩子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适应社会。

"逻辑思维能力"强对应的更强的是获取、收集并保存信息的能力,这让孩子能够更加自主地保持信息接收的完整性,以及自身思维的延伸。当孩子对接收信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时,就意味着他们能够为了这个目标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更为紧密的信心,以便适应社会社会生活的要求。

那么家长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呢?不妨试试陪孩子"讲故事"的方法。

用"讲故事"来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

尽管数学能够锻炼人的逻辑能力,但是对孩子来说数学游戏只会让他们觉得枯燥无味,并不会对他们的能力培养发挥什么大的作用。对于他们而言,能够将乐趣和学习结合起来的能力培养才是最好的方式,而"讲故事"恰恰就是既有趣,又有利于孩子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之一。

孩子说话混乱没逻辑?陪孩子“讲故事”,趁机培养孩子逻辑能力

我们每个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会接触到很多的故事,有研究表明:那些在学龄前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而父母也能陪伴他们一起讲故事的孩子,无论在逻辑能力还是记忆力、想象力等能力上都会更加突出。"讲故事"听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孩子们集中注意和进行思考的,同样也要求家长保持耐心并且有逻辑地引导孩子,这对于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讲故事"对于家长来说也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那么,家长们可以怎么样更简单地讲好故事呢?

如何简单"讲好故事"?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1、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

从孩子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为故事的开头,让孩子进入回忆,想想今天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完成了什么工作等。当孩子出现迟疑、停顿时,家长就可以在旁边进行引导,但不要帮孩子说,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理清和讲述经历的事情,这会让孩子学习到如何归纳和总结。

孩子说话混乱没逻辑?陪孩子“讲故事”,趁机培养孩子逻辑能力

2、故事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陈述。

孩子说话混乱没逻辑?陪孩子“讲故事”,趁机培养孩子逻辑能力

如果孩子年龄尚小还不会表达时,家长就可以讲故事给孩子听。但是前提是故事要具有特定的逻辑,就好比时间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等等,同时在讲述中加入逻辑的关键词,让孩子能够加深印象,并且学会梳理和把握逻辑关系。

3、通过"复述"引导孩子明白内容的关联。

"复述"就是通过重复来引导孩子明白表达所需要的完整因素。就好比妈妈问"你刚刚看的节目是什么?"孩子回答:"三只小猪。妈妈这时候就可以说"对了,宝宝刚刚看的节目是三只小猪。"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就会知道:"故事需要包含人物、时间等因素,讲明白了才听得懂。先让他们掌握好基础,再引导孩子进行语句上的延伸和运用。

孩子说话混乱没逻辑?陪孩子“讲故事”,趁机培养孩子逻辑能力

4、引导孩子自己进行故事复述。

当孩子已经熟悉"讲故事"的模式之后,家长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复述故事内容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同时让孩子把握认知和逻辑能力。在孩子复述的过程中,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补充情节等等。

孩子说话混乱没逻辑?陪孩子“讲故事”,趁机培养孩子逻辑能力

"讲故事"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他们总是可以将情绪带入故事中。但是由于他们对故事的表达和把握不足,所以需要家长多给予孩子鼓励,让孩子能够在趣味和好奇中掌握逻辑思维能力。

我是童心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