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告訴你,你家孩子沒禮貌


01


上週末,參加初中同學婚禮,場面很感人,賓客也很高興,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班長的孩子,全程調皮搗蛋,瓜子撒得滿地都是,把桌上的轉盤轉得忽悠忽悠的。


看得所有人都很尷尬,可是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


我正想出手治治這個熊孩子,卻被旁邊的朋友拉住,他朝我使了個眼,示意我別說話了。


後來,酒席結束,我們聊起這個孩子,他才告訴我熊孩子早就在同學圈裡出名了。


沒人告訴你,你家孩子沒禮貌


可是因為父母的關係,大家都拉不下臉,也沒人站出來說什麼,可同學說起的另一件卻讓我陷入沉思。


去年,熊孩子到了要上小學的歲數,班長著急地發現,分配的學校太差,好學校又考不上,想趕快找老師給孩子補習,多少錢都願意出。


我們班同學裡,有不少教育系統的人,找老師補習根本就不在話下,可最終找了好幾個月,竟然一個老師也沒找到。


每個人嘴上都說幫忙,最後誰也沒幫上。


最後沒辦法,孩子還是上了一個不怎麼樣的學校。


我猜想,班長這輩子都不會知道,孩子吃了多少虧。


沒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沒禮貌。但你的孩子,會因為沒禮貌,掉不少坑。


02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普遍“沒有禮貌”


同事前幾天去一個同事家玩,見到他家五歲的寶寶很可愛,便走過去滿臉笑容地說了聲你好,沒想到換來的是孩子的一頓拳打腳踢,一邊打一邊嘟囔著:“我是奧特曼!”


同事頓時滿臉黑線,雖然很生氣,但心想不能和孩子一般見識,還是忍住了。


滿以為孩子媽媽會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或者起碼讓孩子道個歉。


可是,什麼都沒有,媽媽只是假裝無事發生,趕快轉移了話題,和她聊起了公司的八卦。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都這麼沒禮貌?父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孩子永遠學不會懂禮貌。


有段時間我在小學支教,班裡有個小女孩兒家住學校附近,每次遇到我都不主動打招呼,我以為她內向,就主動跟她搭話,特意關照她的學習。


直到有一次在樓下遇到他們一家,媽媽向我打聽女兒的成績,爸爸微笑著向我點頭示意。


小女孩兒全程沒搭理我一句,在一側和她爸爸旁若無人地閒聊,媽媽始終沒有提醒女兒說一句“老師好”,倒是爸爸還找了個不錯的藉口:“這孩子平時不愛說話。”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鏡子,不懂禮貌的孩子背後,站著的是一個沒家教的家庭。


當父母說:


孩子可不都是這樣,不能怪他們。


孩子還這麼小,還不懂事呢。


別和孩子一般見識。


孩子就會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有一個自我建設:


我還小,所以不懂禮貌也沒錯。


即使錯了,也沒什麼,媽媽都說了,大人都不會和我們孩子一般見識。


為人父母,需要的是一點自我反省的能力,因為別人不會告訴你,你家孩子沒禮貌。


你的一次次縱容,終將變成孩子前行路上的大坑。


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等到社會來教育他們的時候,就不會這麼舒服了。


沒人告訴你,你家孩子沒禮貌


03


別人不會告訴你,你的孩子沒禮貌,但並不代表,沒禮貌不會有惡果。


前些天,鄰居家7歲的兒子小小去小區物業借錘子,他推開門徑直走進去,對著物業的老爺爺喊:“嘿!錘子在哪兒?”


老爺爺低頭看報紙,沒理他。


小小又喊道:“我爸爸讓我來拿錘子。”


老爺爺還是沒理他。


這孩子轉身出門,一邊跑一邊喊:“爸,你看物業的人聾了。”


借不到東西事小,大事是孩子自己也過得並不好。我曾經見過好幾次,幾個小朋友正在小區玩,看見小小互相使了個眼色,就都走了。


小小落寞地看著小夥伴的背影,我猜他在想為什麼沒人和我玩呢。


孩子的世界比成人單純,卻也比成人殘酷,一點偽裝都沒有,不喜歡就根本不會理睬你。


沒禮貌的孩子,小時候沒有玩伴,長大了沒有夥伴,更慘一點,可能連伴侶都沒有。


沒人告訴你,你家孩子沒禮貌


04

孩子不講禮貌,其實是沒有感恩的心


之前,去小姨家做客,小姨忙裡忙外做了一桌子的菜,出於禮貌,我去廚房打下手,但是兩個人也還是忙不過來,小姨就喊她15歲的兒子洋洋幫忙擇一下菜。


沒想到這個外表清秀,學習優秀的兒子竟然一邊玩抖音,一邊不抬頭地回到:“你自己不會擇嗎,我不想擇。”


小姨苦笑了一下,沒有說話。


我忍不住指責洋洋:“你怎麼那麼跟你媽說話呢,你媽不是剛下班,忙不過來嗎,你也太沒禮貌了。”


洋洋沒有接我的話。


我問小姨為什麼不批評洋洋,小姨說,“沒事,小孩子,不想做就算了。”


我覺得非常無奈,孩子是不願意做這一點家務嗎,他們早就對媽媽付出的一切視為理所應當了,沒有一絲感恩的心,這種心態,小到不討人喜歡,大到終有一天,會為自己的輕狂付出代價。


最近,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刷屏《父母付出一切,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精讀媽看的心顫顫,裡面列舉了很多父母從小到大為子女殫精竭慮,但是卻得不到子女的一絲感激和孝順,有的甚至還是白眼狼的例子。


比如,前一陣子一名24歲的男大學生,因心理問題兩次留級,母親不放心他,遠道而來陪讀。

沒想到,11月22日,男生與前來接自己的母親發生衝突,直接拿刀捅死了她。


沒人告訴你,你家孩子沒禮貌

沒人告訴你,你家孩子沒禮貌

沒人告訴你,你家孩子沒禮貌


更令人心酸的是,這位母親竟然沒有求救,可能她臨死還想著保護自己的孩子。

中國式父母,在孩子面前,從來不知道拒絕是什麼,他們付出一切只想著孩子的生活可以輕鬆快樂一些。


可是你對孩子的縱容,對他無禮行為的包容,其實是一把利劍,刺傷了孩子,也刺傷了自己。


05

做一個“愛管閒事”的家長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德國人在河邊散步,看見了一個7、8歲小孩在釣魚,面前放著兩隻魚竿。


德國人很嚴肅地走過去詢問,為什麼用兩根魚竿釣魚,有沒有釣魚執照,帶沒有帶尺子,小孩連忙點頭。


這種事情在中國幾乎不可能發生。


我們從不關心別人的孩子,生怕因此惹上麻煩


可是,在國外,孩子可以隨時隨地被教導如何做正確的事,這一點,其實是件對孩子非常好的事。


小區裡有兩個小男孩兒由奶奶照看,父母忙於生計,基本沒有陪伴孩子的時間。


兄弟倆雖然長得很帥氣,卻特別不招人喜歡,見到小朋友就張開雙臂橫在馬路中間不讓過,鄰居們見到他倆都繞行,同齡小孩兒從不和他們一起玩耍。


有一次,兩個孩子熊孩子玩得無聊,竟然把鄰居家的車劃了個面目全非。


鄰居非常生氣,但礙於面子沒說什麼,覺得兩個孩子的父母做點小生意不容易,也沒有索賠。


沒人告訴你,你家孩子沒禮貌


大家都對這兩兄弟默默地厭惡著,卻沒人開口教育。


後來,兩兄弟欺負一個新搬來的小男孩兒,被小男孩兒的父親拎到牆角罰站了半天,直到他們保證以後不再欺負小朋友。


事後大家才知道,原來這位父親是位刑警,他還特意和兩個孩子的父母溝通,讓他們平時多關注孩子,勸導周圍鄰居對孩子進行輔助管教,今天對他們視而不見,明天他們就有可能誤入歧途。


我突然覺得很暖心,如果有一天我忙於事業疏忽了對孩子的管教,我會很感激那個能夠伸手管教孩子的人。


明明看到孩子的錯誤,卻無動於衷,無異於默認了他們的行為。我們對別人孩子的冷漠,都是他走上歧途的推手。


我們對其他孩子的問題漠視的行為,其實跟我們所討厭的那個孩子沒禮貌一樣,這是成人世界裡的不負責任


對他人的孩子多一份耐心和熱心,將會得到不一樣的收穫。


錢只能決定一個人的現在,教養才能決定他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