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別人賺差價是一種窮人思維

不讓別人賺差價,是一種窮人思維

只要有交易,就會有環節,只要有環節,就需要給予相應報酬,只要在合理範圍內,就是一個商業社會的必備。

01

我哥做貸款生意,最近遇到一個客戶的事。

這個客戶從縣城局機關接到一個小工程,可資金鍊緊張,沒法進工程材料。

於是找到我哥所在公司借錢,可按規定查詢客戶個人徵信,發現他有一筆銀行爛帳未結清,這樣貸款風險極高。

眼見賺到手的錢因資金不到位泡湯,還要付違約金,客戶愁容滿面。

我哥問:“這個工程如果做完你能賺多少?”

客戶說:“刨去成本費用我能賺10萬。”

我哥說:“我給你出個主意,你把工程直接交給供應商,10萬塊的利潤五五分成,你負責客戶關係和施工,他負責材料,如果你能談到三七或四六當然更好。”

客戶覺得一下少賺5萬難以接受。

我哥勸他:“貸款利息和手續費其實也不少,與其這樣整天為錢奔波無結果,不如讓別人也賺點。”

一個月後,客戶上門給我哥送香菸。原來工程已結束,他不僅沒付違約金,還賺到6萬塊。

供應商也很高興,本來只賺材料的利潤,結果多賺3萬,還為倆人下次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讓別人賺錢,是一種互惠雙贏,也是未來共同發展的動力和前提。

不讓別人賺差價是一種窮人思維


02

這些年,代購市場如火如荼,可在一些人看來,好像代購就是剪刀差、吸血鬼。

朋友小許做香港代購,她有一個永遠“價比三家”的同學。

買東西前永遠拿別人的低價來談,一盒面膜朋友代購價298,這位同學說某某店只要278,能不能這個價幫我帶一盒。

小許感嘆:“我是小代購,買不到這個價,你說的是皇冠店,拿貨量大有折扣。”

可人家不理,覺得同學不給全行業最低價,就是昧著良心掙錢。

上個月那個同學又讓小許買負離子吹風機。

小許說:“不帶外盒可以嗎?說明書配件小包裝有,就那個外包裝太大,過關風險大。”

結果同學非得要那盒子,還說某某店就有外盒,服務怎麼如此差。

小許到那店鋪瞅一眼,比她這貴200不說,如果要外包裝另收費。

小許無奈地說:“這一次幫你吧,下一次還是請你移步別家”。

一段友誼也基本告吹。

任何行業,失去利潤服務都會打折。

如果總以窮人思維去算計別人的塊兒八毛利潤,輸了姿態,折了情誼,更可能享受不到好的服務。

即便是同學或朋友、親戚,也要將錢和情分開相處,別總想著賣面子,不論什麼感情都不可能永遠靠面子合作。

讓別人賺錢,是對待感情的最好修養;讓別人賺點錢,可以讓感情更堅固,讓彼此更有尊嚴。

03

現代社會是一個商業社會,我們早已超越了物物交換的原始階段,而邁向現金——電子交換複合發展的時代。

在這個社會里,商業的鏈條異常複雜,即使你只想買張桌子,也必然經過多道的交易程序。

在這個過程中,你有機會賺錢,別人也有機會賺錢。

能做到1+1>2,要比一方永遠賺錢、一方永遠虧損的零和博弈更持久,也更高效。

自己賺錢就開心,別人賺錢就不開心,說到底這是一種窮人思維,只能看到既有蛋糕的分割,而看不到可以一起努力把蛋糕做大。

一定要讓別人賺到錢,這才是正常的商業邏輯,也是基本的商業思維。

越是能賺錢的人,越是懂得這個道理。

2016年底,李嘉誠以358億港元賣掉香港中環中心物業,第三方中介房產經紀人收佣金超7億元,幾百億的交易額,李嘉誠照樣給齊佣金。

李嘉誠曾說:“守行規才能走得遠,才能掙大錢。你想要從別人那兒得到你想要的,就要把別人想要的給予別人,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一個大氣之人才能成就大事,李嘉誠這一生成在眼光,贏在大格局。

讓別人賺錢,是對行業乃至社會規則的尊重。

若不講規則,只看重眼前的可得利益,路只會越走越窄。

唯有規矩做事,才能走得更遠。

不讓別人賺差價是一種窮人思維


04

最近這半年,有兩個行業,成了眾矢之的,一是房屋中介,二是藥廠。

前段時間一線城市房租猛漲,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中介。

這其中,有血淋淋的資本擴張,有黑心的騙子,這些人無論怎麼抨擊都不為過。

不過,也不能像有些人那樣將中介一棒子打死,好像中間商賺差價就是一個天然的毒瘤,一切中間人都是素質低劣,品質敗壞。

就像買二手房的客戶,很多人覺得中介不就提供個信息、帶我看個房嗎?憑什麼收這麼多錢?太坑人了。

更有親朋好友覺得,你的信息應該免費給大家用,互通有無最好。

可是公允地說,中介這個行業就是賺信息費的,他們最有能力幫我們成功買到想要的東西。

再說,中介公司的很多費用客戶並不瞭解,比如一手信息費、銷售人員提成、辦證人員工資、各網站的廣告費用等等。

所以,對於那些吸乾年輕人血液的黑心中間商,我堅決反對,但是對於中介這個行業,我還是抱著理解。

只要有交易,就會有環節,只要有環節,就需要給予相應報酬,只要在合理範圍內,就是一個商業社會的必備。

不讓別人賺差價是一種窮人思維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醫藥行業。

電影《我不是藥神》提到的救命藥物,在現實中就是瑞士格列衛。

很多人看完片子後,罵醫院狠心,救命藥為什麼賣如此貴?罵瑞士諾華公司黑心,為什麼霸著專利權不鬆手。

可研發藥物比我們想的要複雜的多,從這個角度講,我覺得諾華公司並不是魔鬼。

瑞士格列衛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小分子靶向藥,能精準控制慢粒白血病人的染色體變異。

這個藥從發現到研製、合成,再到臨床應用,歷時長達半世紀,這期間瑞士諾華公司為此投入的研發費用為78億美元,折人民幣超500億。

因為研發成本高,所以原廠申請藥品專利保護,在保護期未到之前,其它廠商不得生產、不得仿製。

一位醫生朋友說,任何一款新藥,除了生產研發週期長、投入大外,還會有高風險。

風險在哪裡?

在過程。

新藥的有效成分從發現、提取、理論試驗、動物試驗、臨床試驗是一個複雜漫長的過程。試驗的次數越多,失敗的可能性越大,研發的不確定性越高。

研發到最後還會出現不適用人類的情況,也就是說你前期所有投入和工作都OK,最後卻不能用在人身上,只能GAME OVER。

你想,如果研發公司沒有賺到預期可觀的利潤,他們拿什麼投入到下一個新藥研究?誰又願意再花大成本去攻克下一個難題。

人類更迭,新的疾病與細菌變異層出不窮,如果沒有有效地保護研發者的專利和利益,又有誰挽救我們於未來?

所以,讓製藥公司合理地賺錢才是醫藥行業良性循環的長久之道,當然不能讓它無限制地賺。

資本就是天使與魔鬼的共體,你不節制它,它就無限制的賺錢,直到把其他人榨乾為止;但是你若控制好它,它能創造許多奇蹟。

讓別人賺錢,是長遠生存和共贏的基礎,只有讓專業的人賺錢,他們才會為我們提供更先進的技術和更專業的產品,乃到更安全的保障。

不讓別人賺差價是一種窮人思維


總害怕被別人賺去錢的人,永遠賺不到別人的錢。

只有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看待別人賺取合理的利潤,先予後取,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讓辛苦的人賺錢,他們可以生活得更好;

讓懂行的人賺錢,他們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完善的服務,也讓我們少走彎路;

讓專業的人賺錢,他們可以專注研發,讓大家生活得更好。

這個世界上,一切財富都是流動的,我們的心胸和視野才是獲取一切財富的源泉。

花該花的錢,賺該得的錢。

有時候,多給一點,是為自己的財富做播種。

人這一生,就是不停為自己佈施,有播種才會有收穫。

讓別人賺錢,是給彼此多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